劉智丹
摘 要 這兩年,“一帶一路”這個詞無數次刷屏,“一帶一路”就是打通從中國到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一路”是21世紀中國打破當前的格局,走向世界最重要的舉措之一。本文對“一帶一路”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 “一帶一路” 經濟 影響 問題
一、“一帶一路”提出的背景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的前身是發源于古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最初的作用是運輸中國出產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后來成為東西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由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組成。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構想,并在10月的東盟國家訪問時提出愿與東盟各國攜手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把“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2014年的重點工作。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國的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至此我國21世紀最偉大、最卓越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式走向世界舞臺。
二、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作用
(一)全面發展國內市場經濟,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對于中國來說,將會有更多的產品涌入中國市場,特別是能源和大宗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是可預期的。我們可以肯定中國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會有自己的原油期貨、黃金期貨以及影響國際經濟波動的原材料市場。這在原材料價格上會有更明顯的優勢,有利于制造業的改造升級以及競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建設的改善也有助于中國貨物在當地的運輸和周轉,提升市場效率,有利于出口企業的發展,進而影響整體外匯的存量。“一帶一路”也將使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未來海外接受人民幣報價會逐步形成機制。這樣最直接的影響是可以減少匯兌損失,加快企業的結算速度,降低成本,最終也將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同時,普通老百姓感受最多的就是境外旅游更加便捷。
(二)突破美國包圍,確保能源安全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大部分能源靠進口,而且由于大部分地區都深居內陸,運輸線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目前,中國能源是通過海路運輸,要經過漫長的航線。最要緊的是馬六甲海峽受到美國的控制和影響,一旦中美發生沖突或者對峙的情況,美國隨時能捏斷我們的能源供給。如果我們修好了鐵路,石油能源源不斷地通過火車運輸進來,就能突破美國的包圍,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
(三)消化過剩產能,提升國際話語權
我國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高速公路、高鐵等不斷增加。但基建項目不可能無止境地修下去,那我們剩余的鋼筋、水泥怎么辦?把鋼筋、水泥以貸款的形式用來幫助其他不發達國家修路可謂一舉兩得。以后中國的商品可以通過火車源源不斷地銷往沿途地區,擺脫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把歐亞大陸打造成一片世界性的自由貿易區。
三、“一帶一路”實際存在的問題
(一)需要大量投資和技術支持
“一帶一路”需要多大的投資,從之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就可見一斑,部分國家表態積極,但受本國經濟發展水平限制,行動遲滯。在國內僅僅是修建一條京滬線就反復論證了無數遍,投入大量的人力、資金才修建完成,而現在的“一路”是從中國修一條到歐洲的鐵路,中間的崇山峻嶺、江河湖海、戈壁荒漠要艱難無數倍。
(二)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情況復雜
一些不發達國家、地區國內政治局面不明朗,政權維持期限很短。有的政策的延續性和可執行性極有可能出現不良變動。更有的國家和地區,常年出現政府武裝與民間反政府武裝對峙的情況,這一情形在某種程度上也嚴重影響了“一帶一路”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三)各國意識形態差異巨大
前文已經提到,從最近的“一帶一路”峰會上可以看出資金實力雄厚的歐洲國家對于“一帶一路”倡議仍處于觀望狀態,而經濟欠發達的亞非拉國家為了爭取更多的援助對“一帶一路”倡議報以極大的熱情。南邊的印度與中國有領土紛爭,不希望中國在世界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沒有參加“一帶一路”峰會。北面的俄羅斯經歷了由質疑、排斥到批評聲音漸趨緩和,最終產生認同、實現對接的過程。另外,亞非拉國家參會的主要目的是爭取援建項目、無息貸款等。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國的對外投資和援建項目還需從長計議。
四、結語
“一帶一路”是中國在21世紀提出的最宏偉的世界性計劃,它與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亞歐大陸沿線的人民。對中國而言,“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全面發展國內的市場經濟,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助力我國突破美國的包圍,確保能源安全,同時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當然,我們也要正確認識推行“一帶一路”倡議遇到的問題,并積極解決它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為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 牛書濤,張迎麗.國際視野下“一帶一路”建設的風險挑戰與治理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2):10-11.
[2] 楊珍奇.制約“一帶一路”建設的東南亞因素分析——以國家形象為視角[J].社科縱橫,2017,32(11):72-78.
[3] 孫芳.“一帶一路”視域下國際物流服務貿易發展戰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7(21):85-87.
[4] 吳志成.“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J].統一戰線學研究,2017(06):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