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教育心理學在我們國家大約有10多年的時間了,也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也使教育心理學體系更加的完善。隨著不斷完善教育心理學,對國內的教育改革也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研究教育心理學能夠建立素質教育理論,并且,研究教育心理學也為國內的課程教學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學基礎;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研究教育心理學能夠準確指導國內的教育實踐工作。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改革
隨著國內教育心理學研究不斷完善,特別是近10多年以來,教育心理學已經有了非常大的發展。大部分的成果都已經在教育當中得到實踐,并且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有效促進了國內教改的潮流。
一、 研究成果
(一) 體系更加完善
現階段已經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陸續出版的《教育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綱要》等都是高水平的學術著作,使國內的教育心理學內容變得更加完善,這對建立高校心理學學科以及心理學學科體系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拓展了研究領域
因為受教育的人群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就需要教育心理學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指導。國內的教育心理學在開始發展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很多專家都開始進行深入研究。隨著教育心理學領域的不斷拓展,國內的教育心理學研究體系也變得越來越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 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心理學
不同國家的教育心理學都有自己的特色,雖然我國研究教育心理學的時候較晚,但是,能夠借鑒國外的豐富經驗來研究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經過這些年的研究工作,我國已經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心理學體系。
二、 研究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
(一) 促進理論基礎的發展
1. 搭建良好的教育環境
判斷教育人員是否優秀的主要參考標準就是能否因材施教,也是對素質教育目標是否得到實現的衡量標準。經過相關研究證明,學習環境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國的教育心理學家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環境、文化環境以及師生之間的溝通等方面,把學校軟件環境的影響不斷擴大,從而有效促進了教育的發展,提高了學校的素質教育。
2. 促進轉化學習成果
人們在現階段對教育的理解已經從單純的獲取知識慢慢地轉變成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對知識教育成果的轉化更加重視。根據相關的研究數據證明,人們經過教育會得到三種知識,即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以及策略性知識,這幾種知識是能夠進行轉化的。而一些常識類的知識,就能夠利用反復練習的方式形成思維能力,使學生穩步地發展。
3. 使學生社會性發展
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讓學生融入到社會當中,使自身的價值得到實現。所以,我國的教育學家就結合社會教育理論,認為學校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未來的社會發展狀態。學校教育屬于規范性學習,只有結合社會的實際需要,才能使學生提高自覺行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4. 加強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育的主體就是教師,只有對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才能確保學生的素質得到提升,逐漸提高國民素質水平。很多專家都認為必須要積極鼓勵教師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教師隊伍應當向質量方向轉化,培養專家型的教師。這不但能夠提升整體教師隊伍的質量,并且對推動國內的素質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 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在近幾年提出了有效教學這一理念,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有非常大的改變,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專家認為有效教學能夠體現出教學本身起到的教育作用。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要對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加強重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時監控,這才能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 教學改革對心理學的作用
素質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的創造性有很好的培養效果,與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非常大的區別。素質教育更加重視個體性發展,而該教育理念也大大增加了教學改革的困難。而不斷研究教育心理學為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有了非常好的解決方法。
只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研究,對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培養,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得到充分的發揮,建立起多層次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一定的標準下能夠自由發揮。教育心理學最為重視的一點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探究性學習在教育心理學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未來教育改革主要的發展方向。
(三) 研究教育心理學對實踐指導意義重大
教育心理學主要的研究內容都有:德育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學心理研究等等,包含了很多種教育領域。不斷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學,教師就可以結合學校的教育環境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調整,逐漸研究出一套適合學生長遠發展的教學方式。研究教育心理學還能夠使學生以及教師更加準確地認識自己的位置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為我國的素質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在現階段已經比較準確、詳細地涵蓋了很多教育學內容,能夠為我國的現實教育提供優質的服務。這也是我們國家教育改革的心理學研究基礎所在,能夠有效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
參考文獻:
[1]弓家樂.淺談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J].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2014(9):68-68.
[2]王玉萍.基于教育心理學研究新進展的教與學—針對教學環境的研究的啟示[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8):109-113.
[3]吳鴻茹.教育心理學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6(5):199.
作者簡介:濮春霞,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南湖第一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