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潔發(fā)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黨委結合業(yè)務實際和黨員隊伍特點,堅持問題導向,提出“互聯(lián)網(wǎng)+黨建”新思路,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新、快、靈的優(yōu)勢,開展“指尖黨建”創(chuàng)新實踐。通過組建黨建微信群,開展“微直播”“微論壇”“微訪談”等活動,構建黨建微平臺,提高中心黨建工作的多樣性、適應性和時效性,找到符合中心特點的那把黨建新“鑰匙”。
技術搭臺 大家唱戲 互動靈活抓黨建
組建黨建微信群,做到黨建信息隨時可看、隨時可查、隨時可用。中心按管理分級分別組建了黨委、黨支部、黨小組微信群,實現(xiàn)黨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全覆蓋、信息時時分享。一是及時傳達黨中央重大方針政策、文件精神和部黨組、機關黨委工作要求,分享人民日報、新華網(wǎng)、紫光閣等權威媒體黨建理論宣傳資源。二是第一時間發(fā)布黨建通知和中心黨委、黨支部、黨小組活動動態(tài),促進比學趕超。三是提供對話交流平臺,安排“黨建小友”定期組織黨建交流,發(fā)起專題討論,輔以圖片、視頻、文字等,全方位、多視角深入解讀黨建理論知識。開展“微直播”,實現(xiàn)黨建知識輕松學、經常學、深入學。每周2期,由全體黨員輪流做主播,精煉介紹黨的理論知識。一年來,直播內容從黨建名詞解釋到固定用語闡述,從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到《之江新語》等專題學習,從原汁原味讀文件到組織觀看《將改革進行到底》后談心得,緊扣黨建工作重點,抓住黨建工作主線。在形式上,從單一的一分鐘語音豐富到語音、視頻、圖片“三位一體”的全方位解讀。設立“微論壇”,創(chuàng)辦學、思、踐、悟網(wǎng)絡小講壇。每月1-2期,通過“主持+在線黨課+在線研討”方式,由“黨建小友”做主持,邀請普通黨員走進“微論壇”,圍繞當前黨建工作重點、熱點,選特定專題,結合自身思想、工作中的所思所悟談感想、說認識,與其他黨員在線互動,互相交流、提問、探討。探索“微訪談”,小空間、好故事,講述黨員心路歷程。近期,中心在探索實踐基礎上推出“微訪談”,由“黨建小友”做主持,深度采訪身邊的先進黨員和老黨員,請他們講身邊的故事,樹身邊的典型,傳遞正能量,促進黨員回歸黨性本真,不忘初心。中心黨委委員、支部書記和黨小組組長均帶頭參加,黨員參與累計超過800人次,做“微直播”“微論壇”主講人的參與率達100%,每期“微論壇”黨員提問互動參與率均在70%以上。
形成我要講、我要學、我要參與的活潑氣氛
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黨建”開展“指尖黨建”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中心黨員參與黨建活動和黨的理論學習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開拓思路,切實解決抓手少問題。通過“指尖黨建”建立了全天候、開放式、菜單化黨建新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集中學習形式單一、人員時間難協(xié)調、自學交流互動少、印象不深走過場等局限,實現(xiàn)黨組織和黨員之間“親密”“即時”“微距”接觸,提高每位黨員的主角意識和參與意識。除活動期間廣泛交流外,中心黨員普遍利用上下班、出差路上、晚上睡前等碎片化時間,再在黨建群里“爬樓”,重聽直播、學知識、提疑問,營造了人人爭學黨的理論、爭講黨的知識、爭傳黨的聲音的“比學趕超”良好氛圍,真正把黨的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創(chuàng)新手段,精準對接黨員需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黨員在做微論壇、微訪談前,要做大量準備工作,真正把相關理論學精吃透。活動中要沉著冷靜,全面思考,既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活動后的提問交流促進了對主講內容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形成系統(tǒng)、成熟的思想認識體系。黨員紛紛表示,“做一場微論壇,堪比參加一次筆試面試”。隨著活動深入,黨建微平臺積累了大量文字、圖片、錄音、視頻等形象直觀、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構建了多維知識體系,便于黨員結合自身需求和薄弱點,有針對性補短板,避免黨建業(yè)務“兩張皮”。精細管理,打造黨建共享平臺。中心黨委把黨建微平臺定位于信息發(fā)布平臺、學習交流平臺和成果匯報平臺,實現(xiàn)信息發(fā)布集約化、學習交流常態(tài)化、成果匯報網(wǎng)絡化。黨員即使沒有會議室,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知識、相互交流;即使錯過直播、論壇時間,也可以事后學習,補充發(fā)言,顯著提高了黨建成效,切實把黨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