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是黨建的導向和標尺。南京公安隊伍中86.7%是黨員、是隊伍的主體,與人民群眾聯系點多、線長、面廣。立足發揮這一黨建優勢,南京市公安局黨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圍繞黨的“五大建設”尤其是作風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設立民意110,聚焦民意訴求、落實問題整改,走出了一條融民意于黨建、以黨建促工作的新路子。
民意訪評全覆蓋,踐行黨建價值追求
2015年7月,南京市局黨委結合“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查擺了隊伍中存在的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剖析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結合不緊密等深層原因。對此,通過建立民意收集、反饋、整改一整套機制,在每一起執法服務中倒逼規范執法,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民意110整合外部“四類監督渠道”,推動業務與黨建、民意資源一體融合,并開通87110110民意熱線,一站式對群眾意見建議進行跟蹤監測。對每一名辦理過窗口業務和報過警的群眾,于次日全覆蓋發送回訪短信,對評價不滿意的群眾進行電話回訪,全程錄音,形成工單,推送整改。5天內,對訴求人進行二次回訪,最終將群眾評價納入績效考核。同時,圍繞社區警務工作、社會治安形勢、公安隊伍建設等體現警務效能的主要指標,按月開展電話調查。尤其是對曾經做出不滿意回復的群眾,通過警民懇談等形式,面對面二次征求意見。這些措施確保了將群眾滿意標準貫穿黨建工作始終,真心聽取意見、真誠落實整改,真正贏得了民心民意。
數據研判智能化,實現整改精準發力
建立民意分析研判系統,運用大數據和可視化技術,設置3個層級、378個問題標簽,對每一個“電子工單”進行問題標注,精確顯示執法服務中存在的共性、個性和重點問題。同時,深度整合業務數據、黨建數據和民意數據,建立模型開展碰撞比對,配套完善聯席會議、約談提示等工作機制,及時預警公安工作中的風險信息和短板弱項,以此倒逼執法和黨建工作。民意大數據的深度應用,推動了見警率不高、態度生硬等一大批執法服務問題得到了糾正,巡防體制重組、南京公安“微警務”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應運而生,有效增強了黨建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各項滿意度穩步提升,群眾不滿意事項大幅下降。
隊伍管理精細化,激發黨員主體活力
民意導向不僅提升了規范執法、服務群眾的水平,也為公安黨建提供了有力抓手。組織生活針對性更強,各基層黨組織將民意110與“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有機融合,通過將民意擺出來,見人見事見案,達到了心服口服的效果,提高了學習教育、組織生活質量。黨員評議精準性更優,依托民意110民警執法服務檔案,對每個黨員民警“畫像”,為考核獎懲、職務晉升提供了重要依據。爭先創優積極性更高,1.2萬名黨員民警勇于擔當爭表率,從“三嚴三實”到“兩學一做”,從“迎接十九大、忠誠保平安”到“講政治、守規矩、嚴紀律、優警風”,用1050萬條的群眾滿意回復展現了學習教育成果。
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從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改起。民意110開通兩年來,共發送訪評短信1065萬條,同步電話回訪29.5萬人次,整改群眾不滿意事項14.6萬件,整改率達99.86%,群眾不滿意事項下降了57.5%。2016年,市公安局在全市作風評議中位列第一,創下參評以來最佳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