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軼+劉曉林
【摘要】對民族傳統文化視角下的德育教育實效性進行評估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根據實效性評估原則和標準,以湖南工業大學為例,從活動開展的目標和意義、活動過程性、活動參與主體與受眾反饋等三個方面進行評估,認為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創新了德育教育,有效增強了德育教育效果,但應進一步改進教育方式來提升教育效果。
【關鍵詞】高校德育教育;民族傳統文化;實效性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15C01)、輔導員骨干專項課題(15F06)、2017年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省級項目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項目(17GC1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湖南工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項目“思想政治教育視閥下的毛澤東體育思想研究”(課題編號2013C01) 。
民族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目的在于培養既具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又兼具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當代大學生。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币虼?,將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引入到當代大學生德育實踐中,增強德育實踐的內涵與吸引力,在潛移默化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但是我們也日益關注到一個核心問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是否真正提升了德育實效?我們以湖南工業大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與實踐活動為例,開展調研,切實了解活動開展的實際效果,并作為今后德育教育的參考。
一、評估的原則與標準
一般認為,對大學生德育教育活動進行實效性評估具有相當的難度。其原因在于,思想意識和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德育教育本身更多地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但是,德育教育活動無論是活動開展的目的、活動面對的群體還是活動本身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因此,我們運用辯證的思維,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方式,科學、合理地制定評估標準與原則,從而對其進行較為客觀、準確的評價。
根據高校德育教育的特點,我們認為德育實效性評估的總體性原則包括:是否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否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等。評價的標準可進一步細化,主要包括: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程度;與當代大學生心理特征和個人發展的契合程度;是否從大學德育工作的實際出發;開展的工作是否有明確的目標、理論指導,是否有明確的面向對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根據以上實效性評估原則和標準,對湖南工業大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德育實效性進行評估,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活動開展的目標和意義評估,主要考察活動本身開展的價值與內涵,是否有利于實現培養現代化建設人才的目的,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等;二是活動組織與開展的過程性評估,主要考察活動的面向對象、活動開展的現場效果,是否有利于最廣泛地吸引大學生參與,活動的開展是否在大學生中得到熱烈的回應;三是活動參與主體與受眾的反饋,主要考察活動的實施效果,參與活動的主體是否感受到自身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活動的受眾是否覺得參加活動有意義等?;谝陨先c,我們制定了較為嚴謹、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評估條目和內容。
二、評估的內容與實施
在確定了德育教育實效性評估的總體原則與標準后,根據要評估的具體內容,我們對湖南工業大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進行整理、分析,確定了評估的步驟、方式和內容,并注重評估進程中的操作細節等。
(一)評估實施步驟
評估的組織與實施分四個步驟進行:第一個步驟是對傳統文化教育的組織者進行采訪,查閱資料,了解傳統文化教育的整體規劃和目標,分析評價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案和措施;第二個步驟是跟蹤教育活動的現場,實地了解活動現場的氛圍,對活動組織與實施工作進行評價,包括活動組織的有序性、參與活動對象與受眾的來源如何,他們對于參加活動的認可程度等,主要通過口頭的調查完成;第三個步驟是在整個活動完成一段時間后,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隨機采訪校園內的學生,到教室、校園其他公共場合和宿舍發放調查問卷;第四個步驟是對前三個環節所有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根據先前設定的權重,進行綜合評價。
(二)評估的主要內容
評估的核心內容是調查問卷及數據匯總和分析。我們設計的調查問卷包括三個方面,六個問題。第一方面為,對于該校民族傳統文化團體你知道的有哪些?你參加了哪些?第二方面為,該校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了哪些活動?你參加了哪些活動?第三方面為,對于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你認為整體效果如何?你有哪些改進的建議?前兩個方面的問題是多項選擇,將開展活動的團體名稱列出來供被采訪者選擇,主要是考察活動開展的范圍和受眾群體,了解活動本身開展的基本情況和實施情況;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則是考察活動在參與者中的影響力,考察他們對于活動的接受程度和認可程度。該調查問卷發放60份,以湖南工業大學大一、大二學生為對象,專業領域涉及工、管、理、文、法等多專業,收回60份,均為有效問卷。
從調查問卷分析來看,大學生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現狀總體上是良性的,可以通過有效手段予以提升,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感知度有待加強。如對古典詩詞了解的人不是很多,能背誦出很多的有16人,占27%;能背誦不多的有37人,占62%;背誦很少的有7人,占11%。二是學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有待加強。如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通過網絡、電視、傳媒的有49人,占82%;通過課外書本的有44人,占73%;通過中小學課堂教育的有38人,占63%;通過旅游、參觀、展覽等有26人,占43%;通過高?;顒拥挠?2人,占37%。
三、結論與建議endprint
對高校德育教育實踐的評估結論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整體工作規劃、具體的活動組織與實施方案進行評估;二是對活動的組織、實施環節進行實地考察,以此作為前一方面的補充與實證;三是對前兩個方面的重要補充,它主要是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是對德育教育實效性評估的主要依據。
我們從以上三個維度對湖南工業大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予以評估。
第一個方面的評估,主要是查閱資料,考察湖南工業大學運用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實施德育的重視程度、總體規劃等。湖南工業大學高度重視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很早就建立了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基地,著力通過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素養。同時發揮課程主渠道作用,開設了《中國傳統文化》《近代歷史事件解讀》《中國酒文化》等多門有關民族傳統文化的課程。組建了湖南工業大學民族藝術團,其中包括合唱隊、禮儀隊、舞蹈隊、龍獅隊等多項包含豐富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專業隊伍,已經組織學生通過參加炎帝祭祖等各類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實施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傮w而言,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做到既面向一般同學普及,又能根據專業需要因材施教。
第二個方面,從實地的調查和采訪而言,廣大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是極為感興趣的,但他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認識存在不足,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在當前的民族傳統文化實踐活動中,學生表現出較濃厚的興趣,活動的參與熱情高,活動效果亦呈現出兩面性:一方面學生在學與玩中感知了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開展的游園活動,猜字謎,書法寫作等,有的學生成立了諸如“詩社”“書畫社”之類的社團,傳播了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另一方面是隨著活動的結束,學生的熱情有所下降,部分學生再度回到電腦桌前玩游戲,可見要保持民族傳統文化的吸引力非一夕之功。
第三個方面,作為評估的主體方式,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表明:大部分學生(70%)了解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60%的學生參與了部分活動,40%的學生認為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具有較大的學習意義和現實意義,有5%的學生認為開展此類與現實需要無關的民族傳統文化活動意義不大,20%的學生表示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應該常態化,否則難以在大學生涯中形成較深的印象。客觀而言,湖南工業大學民族傳統文化活動的受眾面廣,影響較大,但民族傳統文化促進德育的實效性有待通過積極宣傳和常態化建設進一步加強,而對于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使兩者深度融合以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
總體而言,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德育的實效性評估,是為了總結經驗教訓,及時發現不足,進行修正,從而更好地指導今后的德育實踐。評估作為一種手段,其主要意義在于承前啟后,進行指導,今后需要進一步地完善評估標準和體系,細化評估的內容,以此來增強評估的有效性和客觀性,更好地發揮民族傳統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體系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8/c64094-28935836.html,2016-12-08.
[2]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J].社會主義論壇,2017(03):4-5.
[3]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J].2014(04):4-7,41.
[4]孫劍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測評體系及其實現路徑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7):87-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