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該階段是學生個性培養的重要階段,需要進行一定的關注,歷史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部分,對于個性的養成具有很大的意義。文章以歷史教學為媒介,表述了進行學生個性培養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個性培養;方法
一、 引言
在人生中,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塑性,如果進行正確的引導,可以使其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在今天,學生的個性健康逐漸被更多人所關注,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斷地努力著,全力推進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
二、 愛國情懷
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愛國情懷一直作為傳統美德廣為流傳,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液中都流淌著濃濃的愛國情懷。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現代化成為了一個重要方向,但是愛國情懷依舊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個性品質,尤其是在我國歷史教育中,愛國情懷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需要加以重視。高中歷史從古代講到今天,對于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具有很大的意義,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媒介,進行課堂講述,使學生的愛國情懷得到更大的發展。
例如:在進行“秦漢政治”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采用視頻資料、歷史重演等方法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社會的繁榮發展,認識到我國很多方面的發展是曾經走在世界前列的,使學生們建立起強大的民族自豪感。
在進行我國近代史的講解過程中,同樣可以采用視頻資料的方法使學生們感同身受到我們在曾經受到屈辱,認識到民族發展才能在國際上拿到更多的話語權,才能改變我們國家落后的面貌。
在進行毛澤東思想的學習時,需要進行一定的擴展,使學生明確認識到時代發展到進行,共產黨人付出的努力,明確認識到共產黨人對于社會的發展的重大意義,從而更好地實現愛黨愛國。
三、 誠信意識
誠信是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重要條件,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市場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誠信缺失的問題卻呈現著愈演愈烈的趨勢,限制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在進行教育時,必須對學生的誠信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誠信意識的重大意義。在進行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歷史教育有著很大的優勢。
例如,在進行近現代歷史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就“西安事變”中講解時扣押張學良的歷史事實,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意義。同時在進行古代史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如果不能做到恪守誠信,會產生的巨大惡劣后果,從而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誠實守信。中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我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同學的這種特性,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采用多種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意義,進而實現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四、 合作精神
時代發展到今天,社會競爭逐漸激烈,社會各階層之間的聯系也更加復雜,緊密,如果緊靠個人的力量,很難在動蕩的市場競爭中立足。雖然學生現在還處于學生階段,不需要體會社會競爭的激烈,但是終有一天,學生會走向社會,必須處理復雜的社會關系,所以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90后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合作學習的能力存在很大不足,作為老師,在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方面具有很大的責任,利用歷史教學中的真實案例使學生認識到團結的意義。
例如,在進行二戰部分的教學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們認識到在這一場戰爭中如果沒有大家共同奮斗,眾志成城,就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在進行新民主部分的教學時,認識到一場戰爭中,共同奮斗的重要性。共產黨人在中國發展中,團結各界人士,經過多年艱苦奮斗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新中國才得以建立。同時,在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采取任務教學的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進行自主分組,然后搜集資料,采用該方法,也能使學生的團結合作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實現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五、 自信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自信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在傳統的教學中,應試教育帶來的巨大弊端依舊影響著課堂模式,大多數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能自主的解決問題,只是等待老師解決問題,然后接受老師的答案,只是死記硬背,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學生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因為對教師教授的內容盲目遵從。自信的缺失,使學生不敢對老師提出質疑,所以,自信不足對于學生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響,需要進行不斷的關注?;诖?,教師在進行教育時,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肯定,在進行學習的過程學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得到提高,從而更加有信心進行之后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絲綢之路部分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層,然后進行不同的任務設置,使每個階層的學生都可以得到肯定。
六、 堅韌不拔
堅韌的個性是取得成功的必然條件,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韌性進行培養。學生具有頑強的意志,對其學習也具有很大的幫助?;诖耍處熜枰詺v史問題為出發點,使學生認識到堅韌的個性對于個人成功的意義。
例如,在進行抗日戰爭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教學的形式,使學生認識到這一時期,工農紅軍面臨的巨大困難與惡劣環境,認識到堅韌個性的重要性。在這場戰爭中,如果沒有堅韌的個性作為支撐,就很難取得最后的勝利。在進行絲綢之路的學習時,引導學生認識到張騫也曾遇到過很大的困難、被匈奴扣押、受到了多年的折磨,都沒有被困難打倒,重新出發。在途中依然受到政治的阻礙,如果沒有堅韌的性格支撐,張騫不可能成功。
七、 結束語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學生個性的培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學歷史,講述了中國的整個發展,從古代到現代社會,古老的文明會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渲染,對于學生的個性養成具有很大的推動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慶蘭.培養歷史探究能力,促進課堂自主學習[J].考試周刊,2016(85):126-126.
[2]駱曉芳.新形勢下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儷人:教師,2015(6):158-158.
[3]許鍇.個性化教學與學生個性培養關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18):97-98.
[4]杜秋華.歷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初探[J].教育,2016(7):00019-00019.
作者簡介:樂春林,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