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銀??
摘要:素質教育明確強調我國學校在落實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的整合,不斷地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生物作為我國目前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對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意義重大,本文立足于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生活素材在自主實驗過程中的重要性,以期真正地將實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各種實驗之中,從而有效地提高個人的生物素養。
關鍵詞:生活素材;自主實驗;生物素養;素質教育
一、 積極拓展生物教材實驗
(一) 生活化實驗的設計
生物是一門與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之中必須要立足于現有的生活實踐經驗,積極地將理論學習與生活和生產實踐相結合,通過對各種生活素材的運用來積極地為個人的自主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個人生活素養的提升。對于老師來說,在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第二課堂的拓展,保障學生能夠結合所學習到的知識積極地設計與生活實驗相關的各種技術實驗,比如在學習細胞呼吸原理的過程之中,學生首先需要了解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之下的具體呼吸過程,該過程也被稱之為發酵過程,在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嘗試制作相應的酸牛奶,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提出相應的意見和解決對策。在制作酸牛奶的過程之中,乳酸菌的制作過程就是細胞的呼吸過程,學生通過親手制作來積極地了解細胞的呼吸知識,不可否認這種生活化的實驗設計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能夠通過動手實踐提高個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其次,在結合設計原理進行自主實驗的過程之中,老師還需要繼續突破教材的限制,在生活之中選擇相應的器材以及使用物品,保障實驗設計的可行性以及簡便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實驗來充分地利用各種生活素材,解決生物學習過程之中的各類問題,這種自主學習的形式不僅能夠鞏固原有的生物知識,還能夠真正地讓學生將個人的生活實驗與生物學習相結合。
(二) 拓展現有的實驗器材
實驗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意義重大,為了發揮生活材料中以及價值、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自主實踐,老師必須要有效地拓展現有的實驗器材,比如在學習鑒定還原性糖的過程之中,老師以為學生提供青葡萄汁、梨汁以及蘋果汁,讓學生以此來鑒定這些不同物質中的糖分含量,在對不同的物質進行脂肪鑒定時,老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小麥種子、色拉油、芝麻種子以及花生種子,讓學生通過自主實驗來積極地了解不同食物之中所含有的各種元素。這種與生活實踐緊密相連的自主實驗方式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障生物實驗取材范圍的有效擴大,讓學生能夠真正主動地參與過程之中,體會生物學習的奧秘和精髓,有效促進生物課實驗效率的提升。
二、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信息化時代之中,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學生除了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積極地吸收各種知識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以及各種雜志和報刊來更新現有的知識,因此新時代之中學生的知識結構比較多元,同時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各種新鮮事物。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之中需要發揮現有生活素材的作用及價值,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了解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積極地實現學科之間的有效貫通,以此來給他們創造新的實驗方法以及實驗形式,通過具體的實踐以及主動的參與來積極地解決生物實踐過程之中所遇到的各類難題。對于生物老師來說,在授課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保障學生能夠真正地實現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生活素養。
(一) 加強對文本實驗的探究
新課改對我國的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國許多的生物教材開始進行了有效的革新,在內容以及形式上越來越豐富和多元。比如在進行鑒定還原糖實驗的過程之中,老師首先需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驗器材,在對試管水進行加熱之后,最終會呈現磚紅色的沉淀,通過這種方式來鑒定植物之中所含有的還原性糖,學生在自主實驗以及思考的過程之中了解與其相關的實驗方案以及實驗基礎,通過臨時切片的形式來對整個樣品之中的糖分含量進行檢測,另外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之中,學生還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對文本進行有效的實驗以及探究,比如載玻片并不是用來加熱的,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該實驗器材破裂,學生可以輕輕地晃動載玻片,保障加熱的均勻性。
(二) 改進層析液
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之中的學生需要結合不同實驗的相關要求,了解每一個實驗環節的實際情況,比如在進行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之中的光合色素實驗過程之中,學生需要將溫度控制在60℃到90℃之間,結合不同使用問題的相關需求,保障分量以及比重的合理性。對于實驗的液體來說,有一些液體對人體的健康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實際意義的提煉環節較為復雜,因此學生可以直接用不同的物品來進行替代,在保障實驗的基礎之上盡量地避免各種不必要的影響。
如果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教材實驗的拓展不僅能夠有效地開拓學生的視野,還能夠讓學生在主動的參與過程之中提高個人自主創新的能力,積極地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不斷地促進思維邏輯能力水平的提升,真正地將社會實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挖掘生物科學之中的潛力以及內在奧秘,以此來培養個人的生活素養。
(三) 提高學生的生活科學素養
新課程標準對我國現有的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老師需要積極地提高學生的生活科學素養,生物學素養對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培養高素質人的綜合型人才意義重大,因此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之中,學生必須要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通過對各種生活素材教學創造性地利用,為整個自主實驗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教與學的結合來提高個人的綜合動手能力以及生物素養。
參考文獻:
[1] 陳賢純.如何將生活實驗與生物教學課堂相結合[M].生物教學實驗與研究,2013.
[2] 張志勇.欠發達地區之中生物課程教材實驗的情況以及反思[J].教材教法研究,2009(24):106.
[3] 黃燕云.綜合性學習與研究對生物課程教學的要求[D].教育科學研究,2009.
[4] 鐘燕.在不同教學研究階段之中生物教學的對比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趙德銀,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丘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