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王歡 呂銳玲 張盛 蔡星星 李興華

摘要:介紹了高產優質多抗雙季晚秈稻新品種巨風優441的選育過程,分析了該品種的主要特征特性、產量、品質及抗性。區試產量為8 458.5 kg/hm2,比對照協優92和新優188分別增產6.26%和3.22%,達到極顯著水平;生育期與對照相當;米質達部頒3級優質米;中抗稻瘟病,抗稻曲病,抗條紋葉枯病等,莖稈粗壯,穗大粒多,抗倒性強??偨Y了該品種的高產栽培技術和高產制種技術。
關鍵詞:巨風優441;晚秈稻;選育
中圖分類號:S51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21-003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1.007?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Breeding of A High-yield,High-quality,Multi-resistance,Double-cropping Late indica Rice Variety Jufengyou 441
ZHOU Qiang,WANG Huan,LYU Rui-ling,ZHAGN Sheng,CAI Xing-xing,LI Xing-hua
(Huangg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anggang 4380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breeding process of 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multi-resistant double-season late indica rice variety Jufengyou 441 was introduc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yield,quality and resistance of the variety were analyzed. The trial yield was 8 458.5 kg/hm2,which was 6.26% and 3.2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Xieyou 92 and Xinyou 188,respectively,reaching a very significant level;the growth period was almost the same to the control;the rice quality was awarded 3 grade high quality rice;has moderate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resistance to rice false smut,resistance to stripe leaf blight,etc.,the stems are thick,the ears are large and with more grains,and the lodging resistance is strong.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this variety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Jufengyou 441; late indica rice; breeding
巨風優441于2018年5月通過了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區試每公頃8 458.5 kg,比對照協優92和新優188分別增產6.26%和3.22%,達到極顯著水平;生育期與對照相當;米質達部頒3級優質米;中抗稻瘟病,抗稻曲病,抗條紋葉枯病等,莖稈粗壯,穗大粒多,抗倒性強。
1? 選育經過[1,2]
1.1? 母本品種來源
母本巨風A系宜昌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優質早秈三系不育系[3,4]。
1.2? 父本材料來源
GR441是黃岡市農業科學院用成恢448與先恢207/綿恢725的雜交后代再雜交經系譜法多年多代選擇而成的一個強配合力優質抗稻瘟病恢復系。成恢448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優質抗稻瘟病恢復系,先恢207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育的優質晚稻恢復系,綿恢725為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選育的優質、強配合力恢復系。
1.3? 父本選育過程
2007年春季在海南用成恢448與先恢207/綿恢725的雜交后代再雜交,在黃岡市種植F1代20苗,去雜混收5 000粒;2007年冬至2008年春在海南種植F2代群體2 000株,選擇優良單株20株;2008年在黃岡市種植F3代20個株系,從5個綜合性狀表現好的株系中選擇優良單株12個;2008年冬至2009年春在海南種植F4代株系12個并進行稻瘟病人工接種鑒定,淘汰不良株系,選擇優良抗病單株6個;2009年在黃岡市種植F5代株系6個,選擇綜合性狀優良整齊的株系6個;2009年冬至2010年春在海南種植F6株系6個并進行稻瘟病人工接種鑒定同時與巨風A等進行初次配組;2010年在黃岡市做晚稻種植配組組合,進行組合株系比產鑒定,組合巨風A/09H6085表現早熟、高產、優質,恢復系09H6085定名為GR441,2011、2012年進行品比試驗,2013年參加安徽省晚稻篩選試驗,2014、2015年進入區試續試,2016年因水災生產試驗報廢,2017年繼續進行生產試驗,2018年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見圖1。
2? 組合主要特征特性
2.1? 形態特征
該品種植株較矮,株型較緊湊,分蘗力中等,劍葉中長而挺、內卷,長穗型,著粒均勻,谷粒中長, 莖稈粗壯,葉下禾,葉鞘和稃尖紫色,無芒或有短頂芒。
2.2? 農藝性狀與經濟性狀
該組合株型適中,葉色濃綠,長勢一般,抽穗整齊,熟期轉色中等,每公頃最高分蘗苗396萬株,成穗率62.4%,株高100.2 cm,穗長26.0 cm,每穗總粒數211.1粒,實粒數146.5粒,結實率69.4%,千粒重27.8g,屬早熟雙季晚秈稻類型。
3? 產量、品質及抗性
3.1? 產量性狀
2014年每公頃8 781.0 kg,較對照協優92增產7.29%,較新優188增產6.17%。2015年安徽省晚稻區試每公頃8 130.0 kg,較對照協優92增產5.16%,增產極顯著,較對照新優188增產0.22%。兩年平均每公頃8 458.5 kg,較對照協優92(兩年平均7 960.5 kg)增產6.26%;較新優188(兩年平均8 194.5 kg)增產3.22%。
3.2? 品質性狀
糙米率80.1%,精米率74.9%,整精米率65%,粒長6.8 mm,長寬比3.1,堊白率38%,堊白度6.8%,透明度1級,堿消值5.2,膠稠度82 mm,直鏈淀粉含量21.4%,綜合評價達部頒3級(2014、2015年均為部頒3級優質米)。
3.3? 抗性性狀
抗病性鑒定結果(括號后面抗病性符號為2014年抗病性鑒定結果),稻瘟病表現中抗(MR1、MR1),稻曲病發病率表現抗(R、R),病指表現抗(R、MR1),紋枯病表現中抗(MR2、S2),白葉枯病表現中抗(MR2、S1),條紋葉枯病表現高抗(HR、HR)。田間病害發生情況:2014年為稻瘟病害發生無-輕,稻曲病害發生無-中,白葉枯病害發生無,紋枯病害發生無-中,條紋葉枯病害發生無。2015年為稻瘟病害發生無-輕,稻曲病害發生無-中,白葉枯病害發生無,紋枯病害發生無-輕,條紋葉枯病害發生無。稻米品質檢測結果為3級(2014年3級)??沟狗墑e1級。
3.4? 生育期
2014年全生育期125.0 d,與對照協優92生育期相仿,較新優188生育期長1.1 d。兩年平均全生育期126.6 d,與對照協優92(兩年平均126.0 d)和新優188(兩年平均125.7 d)生育期相仿。
4? 高產栽培技術[5]
4.1? 適時播種,稀播勻播,培育壯秧
①平整秧田,深施底肥。6月16日左右準備秧田,秧廂寬1.8~2.0 m,深施底肥,每公頃施進口復合肥225 kg,廂面要平。②6月20日前后播種,浸種催芽,每公頃播187.5 kg,按2 m廂寬,27 m廂長播1 kg種子,做到稀播勻播。③一葉一心至三葉一心時每公頃噴多效唑3 kg,可矮化秧苗,促進分蘗,兼具防雜草的作用。④注意防治稻薊馬的危害。⑤一葉一心和三葉一心時每公頃各追施尿素75.0~112.5 kg。
4.2? 及時移栽,合理密植,早管促早發
①深施、施足底肥。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整田、結合整田深施底肥,按每公頃碳銨750 kg、氯化鉀112.5~150.0 kg、過磷酸鈣750 kg施用。②及時移栽。7月20日前后帶水移栽,秧齡控制在30 d以內,移栽時在秧田打1次預防藥。③合理密植。按16.5 cm×19.8 cm或16.5 cm×23.1 cm插植,穴插3~5苗。④移栽后前5 d深水返青。⑤追肥防草。移栽后5~7 d即7月25~27日追第一次肥,每公頃追施尿素75.0~112.5 kg,結合拌除草劑防治雜草,保持水層2~3 d。⑥防治病蟲害。特別注意防治稻薊馬和螟蟲的危害。
4.3? 適時曬田,構建合理高產群體
①栽后第12天即8月1日灌淺水促分蘗。②栽后12~15 d,即8月1~4日追第二次肥,每公頃追施尿素和氯化鉀各112.5 kg。③病蟲害防治主要以防治稻薊馬和螟蟲危害為主。④適時曬田,構建合理高產群體。在每穴苗數達10個時即可曬田,根據不同田塊決定曬田時間長短和輕重,泥腳深、肥力高的田塊,壯苗和旺苗宜重曬,沙壤、弱苗宜輕曬。
4.4? 安全齊穗,防治白穗,防蟲治病
①確保9月10日之前齊穗,如播種過遲遇低溫,每公頃可施用30 g“920”解除包頸。②8月底或9月初始穗,每公頃用3 kg殺蟲雙對水噴施防白穗。③稻曲病和稻瘟病發病區注意在抽穗前和齊穗時防治兩病兩次。④淺水勤灌。
4.5? 注意防治稻飛虱,及時收獲
①加強稻飛虱防治。田間若發現稻飛虱,用撲虱靈或蚍蟲林噴施,或用滴滴畏拌細土選晴天中午撒施,撒施時田間應保持淺水層。②及時收割、脫粒、曬干、揚凈。當稻穗粒有85%以上的谷粒黃熟時可以收割。
5? 高產制種技術[6]
2013—2015年在湖北省黃岡市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對巨風優441進行了小面積制種試驗,并對其制種技術的各個環節進行了研究和探討。由于不育系柱頭較發達、外露率高和父本花粉量大,制種產量平均每公頃2 950 kg,高產田塊公頃產量達到3 500 kg??偨Y其制種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5.1? 播差期、播期與花期
夏秋制播始歷期父本92 d左右,母本55~60 d,父母本播差期(32±1) d。夏制第一期父本5月25日播種,母本6月26日播種,抽穗期8月26日左右;第二期父本6月2日播種,8月30日始穗。秋制父本第一期6月1日播種,母本7月4日播種,始穗期9月1日;第二期父本6月8日播種,9月6日始穗。
5.2? 基肥與追肥
大田每公頃施尿素150 kg,氯化鉀150 kg,過磷酸鈣750 kg,大田第一次在父本移栽后5 d追施尿素37.5 kg,第二次在母本移栽后5 d父母本共追施尿素112.5 kg,第三次在母本移栽后10 d再追施尿素及氯化鉀各112.5~150.0 kg。
5.3? 父母本行比與插植密度
父母本行比按2∶12,父本株行距19.6 cm×19.6 cm,母本距父本19.6 cm,母本株行距13.2 cm×16.5 cm,父本插單苗,母本插雙苗。
5.4? 花期預測與調節
夏秋制種分別于8月5日、8月10日調查父母本幼穗發育進度,發現父母本花期不遇應及時調節。在幼穗分化2~4期時若母本早可對母本每公頃單追尿素112.5 kg可推遲抽穗2~3 d,若父本早,可對父本每公頃單追尿素75 kg可推遲抽穗2~3 d?;蛟谟姿敕只?期左右每公頃用多效唑2 250 g可以延緩生育進程2~3 d,在開始破口時用“920”15~30 g可提早抽穗1~2 d。如果花期相差過大,也可將以上幾種方法聯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5.5? 合理噴施“920”,解除包頸奪高產
在稻苞開始破口時對父母本進行割葉,瘦田輕割或不割,肥田重割。在母本抽穗5%時開始噴施“920”,連續施用4 d,每公頃共施用450 g左右,4次噴施分別按1∶2∶5∶8的比例進行。
5.5? 趕粉
從開始噴施“920”的第二天起,每天趕3~4次粉,直至花期結束,歷時12 d左右。觀察父本的開花與散粉時間,始花期趕1次粉,第二、三次趕粉時間與第一次趕完間隔20~30 min,用繩索或竹竿趕粉。
5.6? 隔離去雜保純
在制種田周圍不能種植與制種花期相隔±15 d的水稻品種。在大田期特別是抽穗期對父母本進行去雜,除去異常株和保持系等雜株,確保種子純度。
5.7? 病蟲害防治與收獲
苗期注重稻薊馬的防治;分蘗及孕穗、抽穗期注重三化螟、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治;在孕穗期注意防治紋枯病;盛花期噴克黑凈2次防治稻粒黑粉病。母本成熟時及時收曬,在收割母本前先割掉父本,以確保種子純度。
參考文獻:
[1] 朱立宏,黃超武,申宗坦.作物育種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
[2] 周? 強,涂軍明,王? 歡,等.優質高產中熟晚雜新組合金優38的選育[J].湖北農業科學,2004(4):38-39.
[3] 趙開榮,王學安,傅德金,等.優質水稻不育系巨風A[J].作物研究,2007(3):210-212.
[4] 趙開榮,王學安,張明海,等.秈稻不育系巨風A高產繁殖技術[J].雜交水稻,2010,25(3):18-19.
[5] 高立民,李澤炳,習操銓.作物栽培學[M].上海:上??茖W出版社,1979.
[6] 謝保忠,王萬福,周? 強,等.雜交稻制種“九二0”使用技術改進[J].雜交水稻,200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