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哲
摘要:繪本閱讀是集繪畫、文字閱讀、設計等于一體的一種藝術形式,是美術教育一種全新的模式。研究繪本閱讀與美術教育的關系,在美術課堂中通過繪本閱讀培養兒童的繪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認知能力等,可以更好的促進美術教學開展,提高兒童參與繪畫創作的積極性。
關鍵詞:繪本;美術教育;關系;創作;圖畫書
在當今的幼兒美術教育中,美術教育與圖片、識字、看圖說話和看圖寫字等方式相互配合是一種全新的繪畫啟蒙教育方式。而繪本閱讀在美術教育中的使用,極大的提高了幼兒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是美術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
一、什么是繪本
所謂繪本,是從日語中的圖畫書引申而來,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專指以繪畫為主,配有少許文字解釋,用圖畫和文字表達出一個完整故事的書籍。在國際上給予繪本“最適合兒童讀的圖書”這種高評價。繪本的內容涉及到藝術、文學、教育、生活、科普等多種領域,可以幫助幼兒通過想象和畫筆構建出一副全新圖畫,編成一個全新而完整的故事,對幼兒的繪畫基礎培養、思維開發、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的培養都有重要作用。
二、繪本閱讀融入美術教學的優勢
(一)拓寬教師業務領域
繪本閱讀與美術教學的融合,體現了業務與知識的融合性,繪本閱讀加入到美術教學中,能夠幫助教師拓寬教學內容,開拓視野,全面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美術教學下要如何開展和設計內容。繪本涉及的題材廣泛,內容多樣,表現形式涵蓋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創業美術等等形式,這本身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多種選擇。同時,結合繪本的多種美術繪畫技巧,在引導學生的同時也是教師自身提高的過程,為學生講解故事需要感情充沛,繪聲繪色,而有趣生動的故事閱讀也能夠更好的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升課堂趣味性,提高幼兒的美術課題參與程度。
(二)易于建立師生間親密關系
教師講解繪本故事需要融入感情,繪聲繪色,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喜歡聽,這就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同時,配合提問與溝通,更加讓教師與幼兒有了親密的交流空間,既促進了幼兒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師本身來說,也可以了解幼兒的想法和心理,在授課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這也是增加親密關系的途徑和手段。
三、繪本閱讀與美術教學融合的成效
(一)提升幼兒繪畫興趣和參與度
繪本是“有生命”的繪畫故事。美麗豐富的畫面,生動活潑的故事情節,不同手法的藝術效果,展現了繪本的生命力和藝術效果。美術教學與繪本閱讀融合,可以讓幼兒對畫畫有了新的認識和吸引力,同時幼兒喜歡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繪本閱讀故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內容,顏色多彩多樣,內容充實有趣,在閱讀繪畫中,幼兒積極參與,提高閱讀興趣,同時積極參與教師美術教學設計中來,一舉多得。
(二)豐富幼兒的美術表現手法
繪本中含有多種繪畫手法,這些都會給幼兒帶來前所未有的審美體驗。繪本中還有多種繪畫的表現技巧,這些都是寶貴的繪畫資源,如可以用泡泡畫、粘貼畫、拓印畫、吹畫、彩鉛畫、水墨畫、棉簽畫等多樣化的繪畫表現手段,賦予閱讀故事嶄新的面貌,讓幼兒更多更廣的參與到繪畫的世界中來。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找好教學時機,設計教學環節將幼兒引入繪本閱讀故事中來,讓孩子們認真觀察繪本中圖像的顏色、形狀、特征,讓她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去表達。
(三)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在繪畫的同時,融入了閱讀內容。教師前期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故事內容,這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和幼兒一起以游戲的形式進入繪本的世界,教師進行生動講解,引導學生思考并與教師交流,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將提升自身的語言溝通能力,增強語言組織和口語表達能力。
(四)促進幼兒帶著思考繪畫
美術活動能夠將繪本內容與繪畫很好的銜接,在這一過程中,就是兒童充分思考,實現繪本故事再造的過程。繪本中有精美的圖片、有趣的故事,通過大量的畫面來展現故事的情境,讓幼兒置身于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當中。而且,幼兒正處于好奇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征使他們對圖畫的敏感程度遠勝于文字,而繪本正好符合他們的需求。幼兒選擇繪本情節進行想象,然后去構思一幅新的圖畫,這一過程,就是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提升思維能力的過程,所以繪本閱讀對提升幼兒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結語
繪本閱讀與美術教育的結合,是以“圖文合奏”為特色為幼兒打開一個奇思妙想的手繪故事世界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包括:幼兒園要加強重視,鼓勵教師提高繪本閱讀與美術教學融合能力;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對繪本閱讀的理解和講授能力;幼兒園重視并支持繪本教研活動的開展,對繪本閱讀投入資金和人力培訓等等,使這門緊扣幼兒年齡特征的故事性語言和獨具創意的圖畫色彩的課程更受幼兒的歡迎。
參考文獻:
[1]阿甲.從”比得兔”到”野家伙”──歐美繪本的歷史軌跡[J].人物,2010 (06):11.
[2]李春光.試論”繪本”對幼兒發展的價值[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