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格非
2018年10月28日 ISO 26000 PPO 相關成員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會議,就ISO 26000 PPO組織解散后,進一步升級成立ISO 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達成了共識,確定了ISO 26000 PPO的升級新名稱ISO 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ISO 26000 Stakeholder Global Network,簡稱ISO 26000 SGN或者SGN), 并選舉了SGN第一屆領導團隊。這將開啟ISO 26000全球發展的新征程。
ISO 26000的價值再確認
雖然ISO 26000已發布八周年了。八年來標準文本還沒有經過任何修改,在全球的各種組織運用還不是那么普遍,甚至影響力看起來似乎是變小了。但本次會議上,ISO 26000的價值再次得到了各國專家們一致有力的肯定。
首先,形成企業社會責任全球共識。ISO 26000的最大價值就是用標準化的方式在全球第一次形成對社會責任最大程度的共識。來自 99個成員國標準化團體和42個區域性組織的1000多名專家先后參與標準的制定,該標準歷經國際標準化組織成員國的三輪投票并最終獲得通過,創造了迄今為止參加國際標準起草工作成員國最多的記錄,具有極高的權威性,成為形成社會責任全球共識重要基礎。
第二,利益相關方鏡像方法。ISO 26000的制定過程,創新運用社會責任理念和方法來制定社會責任標準。一個突出的特征是利益相關方鏡像方法,ISO 26000制定專家組從全球層面劃分為六個利益相關方組,分別代表消費者(Consumers)、政府(Government)、 產 業(Industries)、 勞工(Labour)、 非政府組織(NGOs)及服務、研究、學術和其他(SSRO, Service,Support Research, Academics and Others)等6個不同的利益相關方群體。同時來自不同的組又在其所在的國家組成一個國家層面的6個相應的利益相關群體,有51個國家標準機構設立國家這種完全對應的相關方群體,又稱鏡像委員會(NSB has a national mirror committee)。這種利益相關方鏡像方法,也創新了標準制定的方式。同時也展示出社會責任推進和實踐的基本方法和理念。
第三,ISO 26000具有巨大的長期影響力。在ISO 26000的制定階段,各個國家都清楚,這個標準涉及到政治、經濟、環境、文化、法律方方面面,對社會組織治理、國際貿易和投資、各類組織的運行規則等都能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且也是第一次在國家層面上的國際社會責任規則的制定,其給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而也得到各國家的高度重視。但是,社會責任是個復雜的社會課題,因而這種在社會領域的第一個ISO全球標準的推動應用的確需要長期努力。這樣的一個真正對全球有影響力的國際標準或者文件,是需要一定歷史時間來給予檢驗的。這個標準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價值也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推動。因此ISO 26000對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將具有長期的影響力。
ISO 26000的全球發展
八年來,ISO 26000在全球的推廣應用表現為六個方面的發展。
第一、國家(地區)標準轉化。目前,已有超過82個國家(地區)將ISO 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轉化為其國家(地方)標準,其中有45個等同采用ISO 26000為其社會責任國家(地區)標準。ISO 26000也被翻譯成29種語言。還有19個成員正處于轉化的過程中。轉化率最高的是歐洲地區,已完成轉化的國家占該地區國家總數的比重高達77.78%;其次是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已完成轉化和正在轉化進程中的國家(地區)總數達到該地區總數的一半左右;再次是非洲,轉化率將近40%,其中2/3以上的國家已經完成了ISO 26000到當地國家標準的轉化;最后是北美洲,轉化率是13.04%。
第二,ISO 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也正在成為一些國際標準的重要參考和關聯。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ISO 20400可持續采購指南、ISO 37001反腐敗管理體系、ISO 45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標準、ISO 20121大型活動可持續管理體系標準,都將ISO 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參考。同時ISO 26000作為一個新的國際規范, 也跟一些重要的國際文件形成了關聯。如ISO 26000與GRI G4之間的關聯文件,與聯合國關于商業和人權的指導原則,聯合國商業與人權準則(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SDGs)的關聯等等。
第三,與管理體系的結合。在ISO 26000發布后促進全球應用組織ISO 26000 PPO(Post Publication Organization)的努力下,瑞典標準協會(SIS)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申請,制定一個ISO 26000指導文件,也就是ISO IWA 26指導文件(International workshop agreement),來促進ISO 26000在全球組織的應用。這個文件的核心思想是,在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標準與ISO 管理體系標準方法上通過尋求邏輯關聯來促進ISO 26000的使用,從而改善組織社會責任行為和績效。這樣一方面,對于熟悉ISO 26000的組織來講,可以更容易地運用ISO管理體系標準方法來促進ISO 26000在組織中的運用;另一方面,對于熟悉ISO管理體系標準方法的組織而言,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ISO 26000,進而融入到現有管理體系的應用。而這個橋梁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12年頒布的關于所有ISO管理體系標準的標準高層次結構(HLS, High Level Structure)。
第四,自我聲明、主題深化指南和認證。ISO 26000是一項與管理相關的國際標準,許多用戶期望可以獲得該標準的認證。與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不同,ISO 26000不適用于認證,但它的編撰形式使得管理體系標準更加易于使用。有12個國家和一個組織依托ISO 26000開發了自我聲明工具,或者依托ISO 26000就某些議題制定了更為專門的標準以及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來推動ISO 26000的使用。
其一,瑞典和荷蘭制定了使用ISO 26000的自我申明指南或者說明。瑞典起草發布了應用ISO 26000自我聲明的文件。并且制定了專門的第三方審計標準《關于SP 2聲明的第三方審計師標準》,指導第三方開展應用ISO 26000審計工作,以便于應用者發布聲明。荷蘭專門制定了《自我應用NEN-ISO26000的自我申明手冊》,供應用ISO 26000者使用。
其二,西班牙、荷蘭和英國則就ISO 26000某個議題制定了專門的使用指南,或者依托ISO 26000就某些產品或者行業制定專門的標準。西班牙依托ISO 26000制定了《社會責任與兒童 組織良好做法的指南》以及《對社會負責任的金融產品 投資產品要求》等。荷蘭制定了《將盡職調查融入風險管理體系的指南》。英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指南:《管理可持續發展指南》《負責任的建筑產品采購部門的認證機制規范》《可持續采購原則和框架》《物料可持續利用的評估框架》和《電影可持續管理體系規范》等。
其三,法國、巴西、葡萄牙、丹麥、捷克、哥斯達黎加和奧地利等制定了可用于認證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法國制定《提高基于ISO 26000的社會責任方法的可信性》可驗證的管理體系標準,約有400多位使用者。巴西制定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要求》《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審計指南》,約有200多個組織進行了認證。葡萄牙制定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I要求和使用指南II》《社會責任管理系統II實施指南》。丹麥制定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捷克制定《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要求》,哥斯達黎加制定《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要求》標準等等。
第五,行業層面的應用。在這個方面中國是個代表。前期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紡織行業的持續推進。在國際和國家標準的推廣應用上,ICT行業可謂是一馬當先。電子信息行業作為當今最具創新性的行業,在工信部和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的推動和中國電子信息企業的積極響應和創新實踐下,成為應用國際國家社會責任標準促進行業社會責任發展的先鋒行業,逐步構建起中國信息通信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SJ/T 16000-2016《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指南》;2017年,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制定了T/CESA 16003-2017《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治理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此對一批電子信息行業企業開展社會責任治理評估;2018年,T/CESA 16001-2018《電子信息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發布,為企業提供開展社會責任管理、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工具。在國家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等行業協會和相關機構,在6個行業開展社會責任實施指南國家標準研制與試點應用,這六個行業包括電力、食品工業、乳制品工業、文化、建筑、檢驗檢測等。項目已于2017年啟動,預計2020完成相關工作。
第六,組織層面的廣泛應用。自從 ISO 26000發布以來,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無論是企業,還是醫院、學校、政府部門;無論是大型組織還是中小型組織等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例如,在美國,有機構專門為中小企業編制了《ISO 26000標準企業推行手冊》。在中國,據金蜜蜂統計,近幾年中國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參考ISO 26000和GB 36000的報告比例大致20%左右,2017年中國企業發布的2027份社會責任報告中,以ISO 26000和GB 36000作為報告參考標準的分別為9.8%和10.5%。這次在印尼的會議對ISO 26000的應用和關注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圍繞ISO 26000開展了5天的活動。一天承辦ISO 26000 PPO的專家大會,兩天關于ISO 26000的論壇以及兩天關于ISO 26000的培訓;二是我首次參加印尼ISO 26000兩天的論壇有三點感受:國際化,會議語言是英語,沒有同傳到印尼語;真心堅持,兩天論壇結束時人員跟開幕時人數幾乎一樣;印尼企業社會責任意識高,論壇中討論環節是一定有的,提問熱烈且專業水平高。 這也可以看出ISO 26000在印尼仍然具有很高的關注度和應用熱情。
SGN: ISO 26000全球發展新征程
在ISO 26000全球促進應用組織PPO的基礎上,升級而成的ISO 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其職責、定位和運行機制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第一,在定位上的變化。其一,在職責定位的變化。ISO 26000 PPO的主要職責雖然也是以推廣、介紹和應用ISO 26000為目標,但其主要是跟蹤ISO 26000在全球的應用情況,進行評估,來向ISO報告相關信息,以為標準的修訂完善以及下一步的推廣應用來服務。本次在巴厘島會議上,在原來的PPO工作基礎上,轉變為通過推廣和應用ISO 26000來促進全球社會責任的發展。這樣就由原來的服務ISO為主要目的,轉變為與ISO保持密切聯系的情況下,更大規模、更大創新地推動ISO 26000在各類組織的應用。其二,全球網絡的定位。會上,對全球網絡還是支持網絡的名字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中國專家提出的全球網絡的定位思想是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全球網絡的“Global”很好地體現了這一新組織的全球定位。它的定位不僅僅在于技術支持性組織,而且是一個全球社會責任促進組織。SGN的使命,將是在全球范圍內通過ISO 26000促進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而不僅僅是推廣ISO 26000本身;二是不管是原來的PPO,還是即將要成立的新組織,都是在全球層面的推動工作,全球網絡的定位也更加貼近組織的工作實際;三是全球網絡的定位可以包含支持性網絡定位的內容,但具有更大包容性,有更大外延和內涵,更具號召力和影響力;四是,該網絡是利益相關方的全球網絡,而不是全球的利益相關方網絡,既符合歷史事實,也是組織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礎,還是組織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同時SGN不僅是ISO 26000的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也會是全球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方的全球網絡。大會經過充分的辯論和兩輪表決,通過了基于中國專家提出的新組織的定位思想,而提出的全球網絡的名稱。
第二,在會員制度上進行了改革。首先是面向原來參與制定ISO 26000的99個國家以及42個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所有1000多位專家,只要是愿意繼續從事和支持ISO 26000的推動工作,都可以直接成為SGN的會員。其目的是繼續發揮當初制定ISO 26000的全球各國力量,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共同推動ISO 26000的應用。一方面,各個國家的利益相關方鏡像委員會成員可結合各國社會責任發展的實際情況,繼續大力推動ISO 26000的應用,來促進本地區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事業。另一方面,通過SGN平臺,交流經驗,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同時探討在全球層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發揮ISO 26000的作用,推動全球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工作。其二是會員推薦制度。為了擴大影響力,在全球形成更大的力量,會員都有權力推薦新會員工作。這樣做的原因,也跟SGN的新定位有關系,也就是SGN的會員不再局限于ISO 26000的全球群體中,實際上,只要是愿意從事和支持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工作,不管熟悉ISO 26000與否,都是促進全球社會責任發展的力量,只要本人愿意,經過會員推薦,都可加入到SGN行列中來。其三,吸收年輕人。這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重視和大力吸收年輕一代的新生力量加入到SGN中來。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年輕人更具創新精神,年輕人是可持續的未來,也是社會的未來。
第三,組織機構上的變革。重新構架了組織機構。初步設定12個職位:5人領導團隊(1名主席, 2名副主席, 2名秘書), 加上7名利益相關方組大使。規定了任期制,采取選舉制,兩年一任,兩年一選,最長任期兩期。決策原則: 以協商一致方式, 以透明和靈活的方式, 不注重等級, 而是注重合作、迅速和結果。采用 ISO類型的協商一致方式作出決定, 并以透明的方式分享這些決定。成員將有頻繁的機會發揮積極作用。注重全球平衡,在分析目前的成員資格和尋求新成員時, 考慮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中東、大洋洲和土著人民。
第四,未來優先工作和方向。其一,繼續推動ISO 26000成為促進組織履行社會責任和管理社會責任的綜合使用方法,促進組織將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融入到其決策和行動中,從而發揮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在未來一段時間里,直接貢獻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其二,促進ISO 26000作為全球社會責任方面的領先標準,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各種方式提升理念和認識,促進擴散應用。其三,發揮七大利益相關方組的作用。一則是繼續保持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緊密聯系,以及由此與各國家標準化機構的聯絡,促進原來的六個利益相關方以及國家標準化機構組繼續像當初制定ISO 26000一樣,發揮其在促進ISO 26000的推廣應用作用。其四,進一步開發具有不同SR和CSR計劃的聯動文件。其五,組織兩年一次的面對面活動,例如2018年10月在巴厘島舉行的國際公開論壇,使人們聚集在一起展示最佳做法,舉行關于實施的會議等。其六,探索促進ISO 26000使用的市場機制,包括開發客戶友好的標簽和工具等等。其七,向諸如ISO 26000 info和LinkedIn Group之類的通信渠道提供關于ISO 26000的信息,以便更廣泛的受眾能夠參與并被告知。
編輯|李薔薇 qiangwei.li@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