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堅 潘韌 殷格非
食品工業與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息息相關,是社會經濟活動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工業體系中首位產業和全球第一大食品產業,在保障民生、拉動內需、帶動相關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近些年來,食品工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有力拉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作為研制《食品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實施指南》國家標準的重要工作,我們組織開展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特征的專項研究,其中一項主要研究方法是通過分析企業公開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解讀食品工業企業重點、特色社會責任議題。我們搜集并篩選90家食品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報告樣本,其中:10家為入選2017年財富500強榜單和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榜的外資食品企業,3家為入選財富2017年中國500強榜單國內食品企業,68家為食品工業各分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通過分析這些規模較大、履責水平較高、具有行業代表性企業所披露的CSR信息,歸納出食品工業企業現階段社會責任實踐的五大共性特征。
特征一:
保障食品安全是企業履責的重中之重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爆發和發酵,社會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來越多的食品生產企業將食品安全作為企業發展中的根本,將食品安全放在首要地位。食品工業企業明確自身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對原料、生產、產品進行嚴格把控,進行全產業鏈管理,更新產品生產技術和引進現代化生產設備,將食品安全的風險降到最低。
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是助力保障食品全產業鏈安全的有效工具。中糧集團高度重視和發展食品生產全過程可追溯,持續加強對各專業化公司的可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開展對各專業化公司的可追溯體系成熟度評估和演練,促進各專業化公司可追溯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娃哈哈集團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的生命,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了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管理網絡,明確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首負責任。在生產經營上,建立了以“后道監督前道”為基本理念的質量管理鏈和食品安全隱患排查與風險監測制度,構筑食品安全預防控系統,為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體系以及“集團——事業部——工廠”三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覆蓋80多個檢驗單元,率先實現了從源頭到終端的每一個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關鍵點的監測、分析、把控、預防,對不滿足安全和質量標準的產品實行一票否決,保障零食品安全事件。
特征二:
社會責任理念與企業日常管理運營融合緊密
隨著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理解不斷深入,食品企業主動探索適合自身的社會責任管理推進路徑,積極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企業文化和日常經營中,以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履責實踐和績效持續改進。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將社會責任理念作為茅臺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社會責任納入發展戰略規劃,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企業社會管理體系,成立社會責任管理委員會、社會責任管理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社會責任管理工作辦公室,重視企業可持續發展,團結和引導各利益相關方,橫向協調,縱向承接,自上而下推進社會責任工作,把社會責任管理納入日常管理,實現經濟責任、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
華潤怡寶飲料(中國)有限公司重視將社會責任工作與企業戰略發展、企業文化建設相融合,提出“品牌基石,責任為先,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環保和人性化的產品服務,不斷超越用戶的期望”的責任文化。
特征三:
產業鏈合作逐漸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
在目前的信息傳播速度下,任何一個行業都可能因為某一個企業或某一個環節中的“污點”,而使行業面臨巨大的危機。而處于食品行業全產業鏈核心的食品工業企業,肩負著將原材料轉變為高價值的產品,是一個確保食品安全和延長貨架期的轉化過程。
華潤集團將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與要求全面融入企業的采購與經營管理過程中,確保企業的采購交易和經營行為是負責的,進而維護雙方的基本權利;并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社會利益等因素納入到合同條款中,推動供應鏈合作伙伴,履行社會責任,促進價值認同。
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加強對供應鏈的質量安全監管,建立供應商信息管理系統,從供應商準入認證、定期核查和績效評估等方面實行全流程管理,同時制定了供應商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和供應商評估工具,從源頭控制風險,致力于與供應商攜手打造誠信綠色供應鏈。
上海金楓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優選供應鏈合作伙伴,與供應商、經銷商建立共生共榮的戰略合作關系,深入推進集成采購和供應商管理,并啟動與專業供應鏈服務企業合作項目,利用規模優勢實現產業鏈合作伙伴利益最大化。
特征四:
創新成為食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支撐
食品工業企業高度重視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創新投入,從裝備、生產線、生產工藝、技術參數和貯運條件等各方面進行改進,不斷滿足客戶差異化消費需求。創新成為食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支撐。
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緊緊圍繞釀酒主業持續加強生產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創新推出新品類、新口感產品。
雙匯投資發展股份公司堅持技術創新,建立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圍繞中式產品的改造、西式產品的引進、屠宰行業的精深加工,做出了1000多種的產品群,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特征五:
部分先進食品企業關注到動物福利這一社會責任議題
近年來,食品安全的熱點事件大部分集中在動物源性食品上,這些問題的產生都與養殖方式、養殖環境、運輸條件以及屠宰方法有關。動物福利的核心是善待動物,減少動物不必要的痛苦。食品企業采用人道養殖模式不僅有助于改善動物福利狀況,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經濟效益,改善人類的食品安全及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聯合中丹中心發起“奶牛幸福計劃”,選擇土質松軟、水源水質良好、氣候適宜的地區,為奶牛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堅持高標準動物福祉,保障奶牛的健康和權益,提高奶牛的幸福指數,保障產出的牛奶營養更豐富。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精心考慮了豬的生理、環境、衛生、行為、心理等方方面面,結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質量管理體系,讓豬自由表達天性,健康幸福成長。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食品工業企業將社會責任管理融入日常生產和運營中,引導各利益相關方認同其社會責任理念,將社會責任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食品安全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中之重和根本底線,已成為食品工業企業的共識;多數企業重視創新驅動,將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作為滿足各利益相關方需求,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手段;部分企業重視產業責任,把社會責任管理推廣至供應商等合作伙伴,積極打造負責任的產業鏈條;同時,已有小部分領先企業關注到動物福利等議題,關注生產運營過程中與之相關的環節,推動社會責任實踐探索延伸至更加前沿和細分的領域。
編輯|胡文娟 wenjuan.hu@wtoguide.net
本文為《食品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實施指南》國家標準研制與試點應用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7YFF0207603-01。課題負責人:徐堅、潘韌、殷格非;執筆人:董彬、付宇杰、林波;參與人:肖冰、楊時惠、劉宇軒、馬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