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波,謝小平*,管育春,朱江華
(貴州六盤水師范學院礦業工程系,貴州 六盤水 553004)
米籮礦開采煤層位于井下一采區三條下山東翼的礦110302工作面是上二疊系龍潭煤組上段的1#、3#煤層,標高+1105.0~+1125.4m為回風順槽;標高+1058.4~+1076.2m為運輸順槽。該工作面布置于煤層1#、3#煤層,1#煤層及3#煤層地質結構較穩定,1#煤層厚度與3#煤層厚度平均在1.4m左右和平均在2.3m左右。直接頂板為泥質粉砂巖,老頂為灰色中細砂巖;直接底為淺灰色泥質砂巖,遇水軟化,厚0.3~1.1m,老底為灰色細砂巖。110302工作面綜合柱狀圖如圖1所示。
建立“三軟”煤層回采巷道數值計算模型,分析“三軟”煤層回采巷道破壞特征,采用通用離散元軟件UDEC4.0[1-3],結合米籮煤礦現場生產地質條件。建立模型,底邊界垂直方向與左右邊界水平方向固定。建立總體尺寸(寬×高)50×30m的模型,按采深200m計算上邊界載荷,覆巖荷載施加4.9Mpa,建立如圖2所示的模型。

圖2 相似數值模型

圖3 垂直應力分布圖(單位:MPa)

圖4 水平應力分布圖(單位:MPa)
通過計算分析,開挖回采巷道后,巷道圍巖垂直應力和水平如下圖3、圖4所示。根據數值模擬結果可以看出,當巷道開掘后,巷道周圍的垂直應力為8MP,約為原巖應力的1.63倍,巷道周圍的水平應力為10MP,約為原巖應力的1.7倍。巷道兩幫和頂板的塑性區范圍較大,在兩幫淺部最先出現拉破壞區;隨著兩幫煤體塑性區范圍的擴大,其整體的承載負荷能力降低,直接頂開始產生裂隙彎曲下沉,在頂板中部與淺部產生拉破壞現象,所以控制巷道變形的關鍵在于控制巷道的兩幫和頂板的變形,使其形成圍巖承載結構。
[1]錢鳴高,石平五.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2]吳基文,童紅樹.斷層帶巖體采動效應的相似材料模擬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26(增刊2):2346-2351.
[3]吳基文,童宏樹,童世杰等.斷層帶巖體采動效應的相似材料模擬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S2):4170-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