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健,劉衛東
(武警后勤學院, 天津 300300)
隨著武警部隊遂行任務的多樣化,要求部隊能快速“拉得出、打得贏”,對部隊運輸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挑戰,如何抓好部隊運輸勤務訓練,以提高部隊運輸實施效能,對圓滿完成部隊運輸任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急” 武警部隊主要擔負執勤、處突、反恐怖、海上維權、搶險救災、防衛作戰等職能任務。特別是群體性事件發生前征兆不明顯、發展演變快、升級迅速、時間緊急,留給部隊反應時間短,要求部隊立即出動,這就要求武警部隊必須具備快速應變能力。為及早控制事態和掌握處置主動權,要求部隊行動必須迅速,也要求部隊運輸保障有快速反應能力。緊急性運輸任務要求部隊急速籌劃運力,急裝、急運、急卸,一切運輸勤務都在緊急之中運轉,突出表現了任務的緊急性。
(2)“難” 運輸保障涉及到車輛、駕駛員、維修、加油、道路、天氣、軍地聯合等環節,還受到突發事件地域社情、民族風俗、事件性質等多因素,這些都影響著運輸勤務保障效率。一是運輸勤務人員技能提升難,選拔駕駛人員把關不嚴、學員思想不端等因素影響;維修能力不強,包括維修技能、人才隊伍、維修裝備、器材配件供應等建設不足,使得運輸中維修保障難。二是情況掌握難,突發事件地域隨機,事態升級演變快,及時、準確掌握事件動態存在難度。三是軍地協調難,當部隊遇到緊急任務時,需求運力突然,與地方進行協調溝通周期長、運力籌備、征集、調動速度慢,涉及部門人員多等問題,影響部隊緊急運輸任務的執行。
(3)“險” 一方面由于突發性事件的形式呈現多種多樣,性質也不盡相同,在處置過程中,暴亂分子、騷亂分子、民族分裂分子等必將明里暗地的對部隊進行破壞活動[1]。破壞活動常常包括對部隊交通工具實施的破壞,涉及駕駛人員、運輸工具和運輸物資的燒、殺、搶、炸等極端行為,另一方面,部隊進行成建制、大規模、長距離的遠程運輸,特別是在一些陌生的危險路段行駛也極易發生危險,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和加強防范措施。
(4)“重” 武警部隊的職能使命決定了其任務特性,平時除擔負維穩、處突任務外,還肩負著搶險救災、軍事訓練、長途機動、新老兵運輸等各項勤務運輸保障,任務種類多、數量大且雜,同時還包括其他一些臨時性的任務。限于部隊的人員、車輛數量等問題,在任務集中階段,運輸保障緊張,造成勤務人員、裝備負荷大、壓力大。在 長途機動途中,駕駛人員“連軸轉”長時間駕駛,精力消耗大,負擔較重。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武警部隊的職能使命決定了其任務的繁重性與責任的重大性。
快速反應能力是衡量部隊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將人員、裝備運送到位,掌握和奪取控制現場的主動權,關鍵還要依靠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一是從部隊戰備為切入點,加強戰備準備。加強戰備規定學習,熟練掌握戰備規定,加強戰備準備包括物資、設備、人員等方面相關準備,強化攜行物資準備訓練,能夠確保攜帶戰備物資即可出發。二是加強戰備訓練。重點培養加強指揮員擬制各種戰備預案的能力,組織運輸分隊按照戰備預案進行戰備演練,加強人員訓練、裝備管理,把戰備訓練做到經常化、實戰化。三是加強軍地協同訓練。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與地方相關部門通方案、定標準,對制定的運輸方案達成一致,嚴格按照規定編配人員、車輛等,確保征用地方運力的時候,在規定時限內,人員、車輛能快速到位[2]。
武警部隊在機動過程中,提前制定預防措施,抓好應急能力訓練。一是做好應急預置方案,做好兩手準備,留有余地,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機動準備和防范措施。二是抓好指揮員判斷力訓練。情況處置現場,事情發展態勢瞬息萬變,加強指揮員的預判、決策能力訓練,可通過加強理論學習,經驗交流,案例教學、想定作業等方式來提高指揮員的判斷力。三是保障協同訓練。加強各個業務保障環節的關聯,發生緊急情況,立即到位,實現全力保障,提高保障效率。重點訓練應急維修的一些技巧、拆修拼修、替代材料的選用和加工制作方法等。
駕駛人員同時具備駕駛技能和維修技術,才利于提高運輸的高效性。一是加強復雜情況下的駕駛訓練,強化駕駛培訓、復訓工作,模擬各種環境情況,嚴格考核制度,突出實戰化訓練,重視駕駛員心理培訓,培養應變能力、判斷能力,抓好安全教育。二是加強故障排除訓練,重點是是加強新型車的常見故障、易發故障判斷和排除訓練同時做好特種裝備專項專訓、技術培訓指導和運輸裝備故障排除訓練。三是抓好協調工作能力,運輸勤務是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涉及環節多,對勤務人員高要求,做到勤務人員深知、熟知各個環節,了解任務特點、流程,快速協調自救、互救等方式形成保障合力。
在部隊信息化建設中,做好人員信息化意識教育,將信息化手段融入到日常的訓練和任務保障之中。一是加強信息化建設。針對部隊運輸勤務特點規律,加強運輸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形成智能交通模式,提升運輸勤務的效率,實現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確保準確、迅速地決策和行動。二是加強信息化手段運用,加強信息更新和運輸路線現地勘察,對執行任務的區域和路線,進行全面勘察,包括現地走訪調查,熟悉周邊情況。三是抓好指揮員運用信息化的能力培養。用好信息化技術關鍵在于指揮決策人員,加強指揮人員熟悉各種信息化手段,能夠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執行任務。
[1]劉建軍.加強武警運輸專業的看法[J].武警警官學院學報,2012(02).
[2]皮正軍,熊澤棟.武警部隊機動師運輸勤務訓練的重要內容[J].運輸勤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