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前,李 杰,任洪遠,胡耀洲,王明山
(1.陜西寶漢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漢坪建設管理處,陜西 寶雞 721013;2.長安大學 公路學院,西安 710064)
在我國的隧道建設中,通風換氣是主要的隧道空氣凈化方法。但是通風換氣法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因隧道施工時爆破的破壞力大,通風管無法到達掌子面,加上長距離通風管漏風嚴重,造成工作面新鮮空氣不足,洞內空氣質量不達標,對隧道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而且,隨著隧道在公路、鐵路線路上所占比例的提高,長大隧道的數量隨之增加,開挖面的空氣需要從上千米的洞口引入,通風阻力大,所需能耗高,僅靠通風來保證隧道內空氣質量,無論從成本上還是技術上都很難達到。因此,亟待研究出一種應用于施工隧道內、環保節能又高效的空氣凈化技術。
負離子空氣凈化是一種新型的空氣凈化方法[1],目前對負離子凈化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負離子對地鐵站、室內等環境空氣凈化方面,如沈晉明等[2]做了負離子技術對地鐵站環境改善效果的研究;賀江華等[3]研究了室內空氣負離子濃度與PM2.5、PM10濃度的關系;張治國等[4]分析了負離子對車內空氣質量的改善情況。以上研究均得出負離子在凈化空氣方面效果明顯,但未見隧道施工采用負離子空氣凈化技術的相關研究。為研究施工隧道采用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的凈化效果,本文采用室內模擬試驗的方法,鞭炮完全燃放后,分別對在自然沉降和開啟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時室內PM2.5與PM10的兩個空氣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測,以此來驗證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的凈化效果。
此模擬實驗的場所為8m×7m×5m的空房間,如圖1所示,實驗采用燃放鞭炮的方式制造空氣污染,以此來模擬施工爆破后的洞內環境。整個室內試驗共有兩組,第一組在燃放鞭炮后自然沉降,監測40分鐘內PM2.5與PM10兩個指標;第二組在燃放鞭炮后開啟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同樣監測40分鐘內PM2.5與PM10兩個指標。
通過室內模擬試驗,鞭炮完全燃放后,自然沉降45分鐘時的室內環境如圖2;開啟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30分鐘時的的室內環境如圖3。在鞭炮完全燃放后開始計時讀數,在自然沉降下的PM2.5與PM10監測結果見表2-1,PM2.5與PM10的變化趨勢如圖4;在開啟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后的PM2.5與PM10監測結果見表2-2,PM2.5與PM10的變化趨勢如圖5。

表2 -1 自然沉降的監測結果

表2-2 開啟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后的監測結果
從表2-1和圖4看出,采用自然沉降的方式時室內空氣中PM2.5和PM10濃度先升后降,兩指標在監測三分鐘左右達到峰值,隨著時間推移,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是下降得越來越慢,經自然沉降45min時,房間內PM2.5和PM10濃度依然較高,PM2.5大約降低57%,PM10大約降低60%。
從表2-2和圖5看出,在開啟凈化系統情況下,PM2.5和PM10濃度在監測三分鐘左右達到峰值,在隨后一段時間PM2.5濃度基本穩定,但從第25次讀數開始,儀器示數明顯下降,最終PM2.5小于50g/m3。總體來看,PM2.5和PM10濃度呈下降趨勢,PM10的下降先于PM2.5。30分鐘時,PM2.5的大約下降96%,PM10大約下降92%。相比于自然沉降,采用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時PM2.5和PM10去除速率更快、去除效率更高。
(1)鞭炮完全燃放后,在自然沉降和開啟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兩種情況下,PM2.5和PM10濃度的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
(2)鞭炮完全燃放后,相比于自然沉降,開啟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后PM2.5和PM10去除速率更快、去除效率更高。
[1]伍培,李雅漠,彭江華等.負離子新風凈化系統的研究和發展方向探討[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7,43(08):73-76.
[2]沈晉明,饒松濤.負離子技術對地鐵站環境改善效果的研究[J].暖通空調,2009,39(02):122-127.
[3]賀江華,譚益民,周蘭芳.室內空氣負離子濃度與PM2.5、PM10濃度的關系[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4,34(05):96-100.
[4]張治國,于革,朱浩.負離子對車內空氣質量的改善[J].黑龍江科學,2014,5(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