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術,徐 游,孟慶輝,張亞楠
(三亞學院,海南三亞572000)
我國正在掀起一場海綿城市建設的熱潮,城市公園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確保建成的城市公園綠地能承擔起“海綿”的作用,將是今后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通過使用后評價(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研究,可以檢測海綿城市建設的預期是否合理,目標是否達到,再加上海綿城市對我國來說是比較新的設計理念,建設經驗不足,通過使用后評價的結果可以及時有效地收集反饋信息,從使用者的角度找出設計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海綿城市建設在決策方面、設計方面以及實施方面的水平,更好地實現海綿城市的核心價值觀,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目前,關于城市公園的使用后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研究專類公園的使用后評價。王敏芳[1]采用觀察法、訪談法以及網絡評價法等方式了解二沙島體育公園的基本使用情況,然后通過問卷調查法獲取使用后評價所需數據并進行分析。張丞韞[2]針對城墻遺址公園中存在的問題,確定使用后評價目標,建立的城墻遺址公園使用后評價方法模型。張志斌等[3]結合山體公園的特點,找出了5個影響山體公園使用效果的因子,為今后相類似設計提供依據。黃鄭濤[4]通過對城市森林公園與其他類型公園的區別研究,確定其評價指標并進行篩選,構建了城市森林公園環境綜合評價體系,形成評價模型。趙涇鈞[5]通過對人工濕地公園的研究,建立有效的使用后評價體系。②綜合性公園的使用后評價研究。胡金龍等[6]運用使用后評價研究的基本方法,對武漢市的城市公園進行研究,其中還提出了對不同級別的公園的建設意見。侯艷梅等[7]運用多次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昆明市的西華公園進行了使用后評價研究。張為先[8]以重慶市主城區為例,運用使用后評價理論進行城市公園更新設計。
使用后評價是20 世紀 60 年代從環境心理學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針對建筑環境的研究,指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對經過設計并正在被使用的設施進行系統評價的研究[9]?,F有使用后評價研究大多是針對建設設計,針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研究主要包括公園綠地、校園景觀、濱水綠地、城市綠道等。目前仍然缺乏對在海綿城市理念下建成的城市公園使用后評價研究。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和定量分析對三亞市東岸濕地公園建成后的使用現狀和居民對公園的使用后評價(評價因子的選擇除了常規的城市公園評價指標外,還加入了海綿城市考核因素)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園建設改進策略,以期為今后類似設計提供參考。
1.1調查內容調查的內容包括三亞市居民對東岸濕地公園的使用后評價,包括建成公園后,下暴雨時周邊是否還有明顯的積水情況、居民對公園設計的滿意度如何、治安管理情況、公園景觀情況以及居民對公園的意見和建議等。
1.2研究方法主要以滿意度評價為核心方法,首先利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三亞東岸濕地公園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明確各評價指標的相對權重值;其次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設計調查問卷,發放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00份,再對搜集評價信息并進行量化;計算出各個因子的權重,從權重中得出哪些因子是比較重要的。
在設計層次分析法中的指標體系時,要充分考慮項目本身的共性與特殊性。作為城市公園的使用后評價指標有許多相同點,但在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園項目,其評價指標又有所區別,例如本次指標體系中著重考慮了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是水體的問題,包括水質、暴雨后積水時間等。準則層不宜過多,且具有概括性;指標層要能真實反映準則層的特點,且指標層中指標不宜過多,以便能形成結構緊湊而易于評價的指標體系。設置的指標要能反映項目本身的特點,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考慮到城市公園設計時應滿足的基本功能,再結合海綿城市評價指標、三亞東岸濕地公園本身的特點以及參考其他同類城市公園的評價體系,構建出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三亞東岸濕地公園使用后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第1層G層是目標層;第2層A層是準則層,包括內部環境、交通狀況、配套設施及公園管理4個層次;第3層是C層,共20個指標。
表1三亞東岸濕地公園使用后評價體系
Table1ThepostevaluationsystemofWetlandParkontheEastCoastofSanya

目標層Targetlayer準則層Criterionlayer指標層Indexlayer三亞東岸濕地公園G內部環境A1綠化種植WetlandParkonthe景觀豐富度eastcoastofSanya遮陽情況暴雨后,積水情況生物多樣性水體水質聲環境微氣候整體空間環境交通狀況A2對外交通便捷內部游線通暢配套設施A3休息設施信息引導夜間照明無障礙設施衛生間娛樂餐飲公園管理A4基礎設施維護環境衛生保持治安管理
3.1重要度計算通過問卷調查與統計,對初步擬定的指標進行數據處理,得到客觀的指標重要度數據結果。問卷的設計采用的是五級制,非常重要(5分)、比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發放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00份,調查對象主要是游客和居民。對收回的100份問卷進行統計整理,采用MATLAB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各個指標均值,表2為輸出數據結果。
根據隸屬度函數,將評價描述等級與指標平均得分劃分如下:非常重要為大于4.5分,比較重要在3.5~4.5分,一般重要2.5~3.5分,不重要為小于2.5分。從表2可以看出,大于4.5分的有6項,比較重要的有7項。對原來20個指標進行精簡,刪掉不重要指標,合并相似指標,最后整理出15個重要指標,如表3所示。
3.2準則層指標根據問卷結果,精簡擬定的指標集,確定最終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層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驟略,這里給出準則層的計算過程。
表2MATLAB2010b計算均值和標準差結果
Table2CalculationresultsofmeanandstandarddeviationofMATLAB2010b

序號SerialnumberN指標層Indexlayer均值Meanvalue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1100綠化種植4.520.64002100景觀豐富度4.210.86373100遮陽情況4.361.07264100暴雨后,積水情況4.300.84265100生物多樣性4.151.04286100水體水質4.600.66337100聲環境2.811.50798100微氣候3.101.37489100整體空間環境3.741.136810100對外交通便捷4.741.000511100內部游線通暢4.301.044012100休息設施4.760.681213100信息引導4.310.976714100夜間照明3.891.279815100無障礙設施3.371.223616100衛生間4.360.866317100娛樂餐飲4.381.072818100基礎設施維護4.480.793519100環境衛生保持4.500.830720100治安管理4.740.5589
表3三亞東岸濕地公園使用滿意度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Table3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exsystemofusesatisfactiononSanyaEastCoastWetlandPark

目標層Targetlayer準則層Criterionlayer指標層Indexlayer三亞東岸濕地公園G環境A1綠化種植C11WetlandParkonthe景觀豐富度C12eastcoastofSanya遮陽情況C13暴雨后,積水情況C14生物多樣性C15水體水質C16交通狀況A2對外交通便捷C21內部游線通暢C22配套設施A3休息設施C31信息引導C32衛生間C33娛樂餐飲C34公園管理A4基礎設施維護C41環境衛生保持C42治安管理C43
3.2.1建立評價指標的層次結構。根據研究對象的特點,設置了評價指標的層次結構,把相關指標類型放在同一個大的層次上,通常第1層為目標層,則為這次評價的最終目標,第2層為準則層,是目標層的細分,第3層為指標層,為準則層的細分,據此制訂了指標層次結構。
3.2.2構造判斷矩陣。根據10位專家打分,計算平均值,給出準則層(G-A)判斷矩陣(表4):

表4 準則層(G-A)判斷矩陣
3.2.3和積法計算層次單排序。
(1)按列歸一化處理,得矩陣。
(2)把歸一化的矩陣行向量相加。
C=[1.773 6 0.659 1 0.428 0 1.019 3]
(3)再將C歸一化處理得特征向量W。
W=[0.443 4 0.164 8 0.107 0 0.254 8]
3.2.4進行一致性檢驗。
(1)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

=4.065
(2)計算C.I.。
(3)查表R.I.=0.89計算C.R.。
同理,計算指標層因素的判斷矩陣、特征值等如下(表5~8)。

表5 A1-C1j判斷矩陣和特征向量
注:λmax=6.498 2,C.R.=0.079 0<0.1

表6 A2-C2j 判斷矩陣和特征向量
注:λmax=2,C.R.=0<0.1

表7 A3-C3j 判斷矩陣和特征向量
注:λmax=4,C.R.=0<0.1

表8 A4-C4j 判斷矩陣和特征向量
注:λmax=2.999 8,C.R.=0.001<0.1
3.3公園中各指標總權重的確定計算出每一個要素相對于上一個層次對應的權重值后,通過層次總排序,可以計算出每一個指標相對于總目標滿意度的權重值。從圖1可以得出,在準則層中,環境A1所占的比重最大,公園管理A4和交通狀況A2所占權重次之。

圖1 A1~A4各權重分配Fig.1 Distribution of each index about A1-A4
從圖2中可以看出,公園的水體水質占的權重最大,這是因為三亞東岸濕地公園主要是以水體為主,如果水體的水質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整個公園的使用情況,況且東岸濕地公園也是三亞市第一個以海綿城市為理念下設計的,所以水體水質非常重要。對外交通便捷程度(14.43%)、綠化種植情況(13.11%)、治安管理(10.70%)和休息設施(7.49%)所占的比重也較大。層次分析的結果與實際基本相符,證明該體系是正確的、可操作的。

圖2 各指標權重分配Fig.2 Weight distribution of each index
運用了層次分析法的原理把原本的定性化問題進行了定量化處理,避免了主觀方面判斷不足,所設計出的指標體系及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出的各項指標權重可以為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園使用后評價提供參考。
根據使用后評價結果,可以得出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策略。
(1)將海綿城市設計的理念運用到城市公園建設中,不僅能解決城市公園中水景的問題,同時也能通過海綿城市中關于雨水的 “滲、蓄、凈、用”實現水景自行補充水源,自行凈化水質,大大節約了水景的水源成本高、后期維護成本高的問題。
(2)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園中的水景數量、規模以及形式是不可以照搬的,而應該根據當地的年降雨量來考慮,例如與北方任何一個城市的年降雨量相比相比三亞任何一場臺風形成的降雨量都有可能把北方某城市給淹沒,所以每個城市的降雨量不同,其城市公園中水體的設計應該有所區別。
(3)設計之初可以做相應的問卷調查,了解周邊市民對城市公園的需求,能使設計更符合市民的需要。很多設計,尤其是公共環境的設計,有的情況是政府領導和設計師共同拍板決定的,而最終的使用者反而沒有發言權。只有注重公眾在設計之初的參與性及使用后的評價,才能使公共環境設計最終服務于公眾。
(4)在這次調查中,市民對公園環境和公園管理是比較關注的,這兩點也是公園今后能否正常使用的關鍵。大量興建公園對市民來說是好事,但相應的公園管理成本會增加,包括每天的澆水人工、水費、修剪人工、清理垃圾人工等,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中就有利用雨水進行灌溉,植物配置形式采用自然狀態,減少人工修剪等環保措施。
總體而言,三亞市民對三亞東岸濕地公園的設計滿意度是較高的,它不僅給周邊居民帶來了閑暇的活動空間,同時也有效改善了周邊城市內澇的問題。同時,東岸濕地公園的建設將整個三亞市的水系進行了有效連通,使得三亞城市的景觀空間格局發生了變化,大量的水體斑塊變成了水體基質,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1] 王敏芳.廣州二沙島社區體育公園使用后評價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6.
[2] 張丞韞.曲江新區唐城墻遺址公園使用后評價(POE)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3] 張志斌,曹琦.城市山體公園使用后評價:以蘭州五泉山公園為例[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5):114-119.
[4] 黃鄭濤.宜賓市翠屏山城市森林公園使用狀況評價(POE)[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6.
[5] 趙涇鈞.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人工濕地園區使用后評價(POE)[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4.
[6] 胡金龍,周志翔,張曉來.武漢市城市公園使用后評價(POE)研究[J].浙江農業學報,2013,25(1):83-88.
[7] 侯艷梅,劉姝萍,車震宇.昆明市西華公園調查使用后評價[J].價值工程,2014,33(15):33-35.
[8] 張為先.基于使用后評價的城市公園更新設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2.
[9] 克萊爾·庫珀·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俞孔堅,孫鵬,王志芳,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