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
(樂亭縣樂亭鎮吉祥寺中心小學 河北 樂亭 063600)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面臨諸多困難。如何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適合小學生的學習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呢?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他們對一些新奇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信息技術實踐性、操作性很強。教師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要注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學生感到有意思,才會愿意學。
比如:在學習“圣誕快樂——添加文字”時,筆者引導學生制作感恩卡片,可以給父母家人,也可以給同學老師,向他們表達感謝。看著自己制作的色彩斑斕、圖畫精美的卡片,孩子們感到非常快樂和滿足。在練習信息技術技能操作的同時,學生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
對于一些理論知識,教師單純的講解顯得有些枯燥乏味,學生理解起來確實有困難。教師通過采用現代化教學媒體,把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圖片、視頻進行形象的展示,突出這一學科的特點,使小學生喜歡信息技術課。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最大的興趣在于他們能夠動手操作。在老師的要求下,學生自己隨意發揮,自主進行創作,比起背誦枯燥的信息技術知識有趣的多。對于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采取課堂檢查、提問、當堂測驗,或者通過小組競賽等方式,讓學生為自己、為小組的榮譽而戰。通過加分、獎勵等方式激勵學生樹立競爭意識,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和表揚,保護學生積極學習的熱情。
信息技術教學軟件的工具欄、菜單欄等,大同小異,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與插入圖片的操作方法基本類似。教師通過講解其中一種方法,引導學生操作練習。對于其他的操作項目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操作,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表揚學生好的做法,對操作中的不足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
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本領有較大差異。筆者安排操作熟練的學生擔任組長,幫助組內每一個學生,大家共同提高。通過這種訓練方式,全班的信息技術學習技能得到了提升。學生合作設計了自動演示文稿,把組員的活動設計成了“微電影”、“紀錄片”,大家當了一次“演員”。通過設計主題、選擇圖片,編排順序、播放方式的切換,學生體驗了很實用的操作嘗試,學習了知識,加強了團隊合作。
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教師要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