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藝斐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武漢 430000)
茶文化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意義研究
何藝斐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武漢 430000)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茶文化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具有中國古典精神的內涵,茶文化的內涵即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中國茶文化不在于茶葉的本身,而在于茶文化的內涵上。中國古典舞是建國后藝術家們將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戲曲,武術等本土藝術與芭蕾相結合的產物,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古典舞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也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在中國古典舞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爭議也一直伴隨著它。很多藝術家和評論家認為這門舞蹈種類并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是經過后人提煉并融合了外來舞蹈而產生的,她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精神底蘊能否貼切的體現出中國古典傳統文化?茶文化在我國發展的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征,茶文化中蘊含了很多中華民族的精神。中國古典舞與茶文化的相互結合,就是將我國民族的精神用曼妙的舞姿更加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本文就以茶文化在古典舞教學中的意義為切入點,積極的探索茶文化與中國古典舞教學的有效融合,相互結合,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茶文化;中國古典舞;教學
自古以來舞蹈作為一門優雅的藝術,它通過肢體的語言來表達舞者內心的世界。并且它也賦予了舞蹈感情和韻味,以便能夠更好的用肢體來詮釋舞蹈的美。舞蹈中的肢體語言是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肢體語言以及物體的結合就能夠凸顯出舞蹈的韻味與神奇。我國是茶文化的產地,是茶文化傳承的大國,擁有上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所以想要在中國古典舞中來體現茶文化的內涵與精神,就需要有效的在肢體上延展情感和長度,讓舞者突破自己身體的極限,從而完成對中國古典舞的表達。教師在培養學生古典舞時,就要重視情感的表達,讓茶文化能夠滲透到古典舞的教學中,讓舞蹈的教學能夠與茶文化緊密的相連,從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茶文化理念非常的豐富完善,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對茶應用的記錄,而在唐朝之后,隨著我國經濟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茶葉也從貴族生活的圈子中漸漸的走向大眾,而成為大眾文化的載體。所以茶葉產業體系不斷發展就推動了整個茶文化的發展,從研究和分析中發現,茶文化在中國社會的長期發展,形成了它獨特的文化體系,同時也對中國社會的生活進行全面的詮釋和反映,尤其是茶文化體系中的價值理念更是在今天的發展中需要我們去傳承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元素和物質元素,無論是任何一種理念,都對目前社會發展有更深的作用和幫助。所以,結合我國茶文化的傳統,我們可以發現茶其實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它將我國的優秀文化都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其豐富的茶文化傳承機制。要想實現茶文化與其他文化的相互發展,就必須系統的全面的對兩種文化進行相連和相通,讓茶文化相融入在中國古典舞的文化發展中,從而將文化傳承發揚。
我國是多民族的古老國家,幾千年的文化歷程中,形成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而通過對中國古典舞文化的具體內涵發展情況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典舞文化是對各民族生活狀況和各階段藝術特點的具體表現。所以中國古典舞在發展時有一種獨立性和系統性。特別是在創作時,作者也會將其情感和價值認知融入其中,所以完善中國古典舞的體系的發展就不能夠脫離情感和文化。但是,隨著多元文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的中國古典舞文化在發展中也面臨著極大的壓力,想要讓其文化有效的傳承,就必須借鑒和融入其他的傳統文化,從而確保在其形成時能夠符合我國發展的機制。
中國是茶的故鄉,種茶、飲茶比比皆是。茶文化是制茶、飲茶的文化。它是一種“中介“文化,以茶為載體,以能體現中國傳統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為宗旨,包括有關茶的禮儀、風俗、茶法、茶規、茶技、茶藝、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以及文學藝術、詞曲歌賦等。茶文化是一種”綜合“文化,涉及到建筑、音樂、舞蹈、繪畫、戲服、服飾、飲食、醫藥等。
諸多文化領域。茶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即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中國茶文化不在于茶葉的本身,而在于茶文化的內涵上。
茶文化的精神內涵與中國古典舞的審美核心是相似的是同源的,他們都是對中國經典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我們要將茶文化與中國古典舞相連接,來拓展舞蹈的文化深度,表達出古典舞中的中國古典文化精神。
在中國古典舞教學只有讓學生明白中國古典文化的內涵,才能在中國古典舞 的動作中體現出中國古典精神的內核。但是很多學校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對文化感情教育仍然不重視,雖然,他們的舞蹈技術過硬,但是在教學中只注重結果,不重視過程,所以在中國古典舞中沒有深入的感情投入,對古典舞的認識僅停留在肢體動作的特殊造型上,沒有更好的將中國古典舞中蘊含的中國古典精神展現和繼承,這也是古典舞教學過程的關鍵問題。我認為茶文化不僅獨具中國古典特色,其蘊含的中國古典精神內核又得到良好繼承,我們中國古典舞的教學應該積極的利用這樣一門藝術來充實我們的舞蹈情感和文化教育,提升我們中國古典舞的精神內涵。
很多學校中國古典舞課程的設置還沒有對茶文化展開運用,不能很好的將茶文化融入到舞蹈的課程中,缺乏舞蹈教學創新觀念,從而影響了學生對中國古典舞文化底蘊的學習,使舞蹈學習缺乏文化內涵的支撐,依舊停留在對舞蹈動作的學習上。雖然,近些年在教學上有所改變,但是畫虎畫皮難畫骨,很多蘊含茶文化的舞蹈課程仍然停留在表面,學生和老師上課時一帶而過,沒有真正的體現出茶文化學習的意義,在學習時不能夠體味到茶文化的精神,也不能將茶文化帶入到中國古典舞的精神世界中去。從而就造成學生不重視傳統中國古典舞的內涵教育,最終造成中國古典舞教學與茶文化發展融合的不理想。
在舞蹈的課程發展中,想要將茶文化融入到中國古典舞中去,學校就要有專業的舞蹈老師帶動學生去研究茶文化,學生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體味茶的傳統美感。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時將茶文化帶入其中。但是,目前高校缺少了解茶文化的舞蹈教師,所以就嚴重的阻礙了中國古典舞發展的未來。因為,很多老師在上課時都是應付型課程教育,所以,他們都不會去認真的研究茶文化的精神。在中國古典舞的設計和教學中體現的只是表皮,并沒有深刻的內涵。所以這種單一的課程形式,也不能幫助學生體味茶文化的情感,因此,茶文化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就失去了意義。
在中國古典舞這門課程中,學校要設立獨立的茶文化教學與舞蹈關系的欣賞課程,要將茶文化的情感教育提到學校的課程中。通過鑒賞了解茶文化,并與它產生共鳴。茶文化作為情感教育的一種,它與中國古典舞的融合,拓寬了舞蹈發展渠道,增進了舞者對茶文化的認識,增強舞者的人文素養。在中國古典舞的設計中,融入茶文化能夠促進情感在舞蹈中的表達。
隨著知識時代的到來,很多藝術家依然執著的研究中國古典舞與茶文化的情感運用,因為,他們認為轉變教學經驗,就是將茶文化的精神融入于中國古典舞 中,從而用茶文化的情感來教育學生,讓他們在舞蹈中,表現出人物的心理,讓原本簡單的肢體語言變得更加優美。并且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方式也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茶文化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感受茶文化所帶來的魅力。積極的滲透到茶文化,并融入中國古典舞中,從而更好的展現中國古典舞的美學價值。
提升教學水平和文化素養就要從教師自身開始,所以教師在日常活動中也需要給自己充電學習,讓自己更加了解新的專業知識,從而才能更好的開展。舞蹈的教學在編排中,教師要先了解茶文化,然后再將其納入到舞蹈的編排中,作品中來表達茶與中國古典舞的融合魅力,讓其效果更加的曼妙,更有說服力。
新時期高校舞蹈教學需要茶文化為其補充,而情感表達就需要舞者在實踐學習中多思考,多積累,從而提升中國古典舞與茶文化結合的美學價值。并且,在不斷的創作和練習中,去思考茶文化與中國古典舞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性。
[1]宋海芳.中國古典舞教學課程模式探究 [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2):25-29.
[2]石玥.對中國古典舞教學意識的再認識[J].音樂生活,2010(5):53-54.
[3]陶然.課程理念在本科古典舞教學中的應用設想[J].納稅,2017(19).
何藝斐(1984-),女,湖北人,研究生在讀,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典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