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過去我國為了能控制人口的增長,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多數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再加上近年來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部分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較弱,長大后也離不開父母,過于依賴父母。所以,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十分重要,小學生的自理自立得到提高不僅讓家長的負擔得到減輕,對其今后的生活也具有極大的幫助。本文就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進行了探究,望能讓小學生有所收獲。
關鍵詞:小學生;自理自立能力;培養
一、 前言
在科技、經濟、知識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每一個不進步、沒有自理自立能力的人隨時都有可能會被社會淘汰。但是,自理自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需要從小培養才可。自理自立的培養除了來自于父母,還來自于學校,而小學是教育的基礎,因此,小學教師應當重視在此階段對小學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是小學教師所關注的焦點,筆者將提出以下幾點方法。
二、 從家庭出發,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一) 培養小學生獨自上學的能力
小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其生活方式與學習的環境有了一定的變化,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不熟悉上學的路線,再加上現在交通業的發展,小學生過馬路存在安全隱患,家長應該接送孩子上學。但是,孩子上五、六年級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對上學路線也熟悉了,家長可以教育孩子,指導孩子如何過馬路,并囑咐孩子上學注意安全,讓孩子逐漸能自己去上學,以此來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二) 培養小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的不同情況,家長可以根據生活中發生的各類事情對孩子進行教育,交給孩子生活中的技巧與技能。如:家長在做家務時,可以叫孩子幫忙,教孩子自己洗衣服、洗碗、疊被子等,并給孩子鼓勵,增加其自信心;當孩子在生活中把別人的東西不小心弄壞時,家長第一時間應該是教育孩子如何做,才能防止再次發生類似情況,少些指責與批評,否則適得其反。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可以給孩子樹立榜樣,并能積累孩子的生活經驗,能獨自面對生活中一些類似事件,培養起自理自立能力。
(三) 培養小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
小學生除了在生活上依賴父母,在學習上很多時候也過于依賴父母,要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并不簡單,需要家長來監督。如:當學生回家后家長要詢問其作業是否完成,若是孩子的惰性較強,不能獨立完成作業,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回家要完成作業后才能看電視或是做其他的事情;并監督孩子作業不能馬虎,寫作業時不能分心,尤其是數學作業,由于數學計算中只要有一點差錯,得出的答案便是錯的,因此不能有半點馬虎,要認真對待,養成細心的良好習慣;當孩子完成作業后,要給家長檢查,家長檢查完后,若是覺得其完成的質量較高可以給予其獎勵,若是完成的質量不高,可給予其相應的懲罰,如不給看電視、不給玩游戲等。當然,家長應給小學生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能讓其認真寫作業,還能提高其學習興趣,使記憶力得到增強,且學習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同時,家長還要嚴格對待小學生,在完成作業這一塊上,能養成積極、主動、獨立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三、 從學校出發,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一) 利用課堂教學,激勵學生自理自立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對于小學生而言同樣如此,如果每次遇到突發事件都有老師或者是家長幫解決,這將導致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變弱。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可以讓其受用一生,而在教學中培養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如: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課文中很多時候除了科學知識外,還教給學生許多做人的道理,例如自理自立、感恩、幫助他人等。教師可以圍繞這些課本知識做拓展,鼓勵學生勇敢地去嘗試,在家中可以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掃地、澆花等。教師除了在語言上給予小學生肯定,還可以給學生一些獎勵,可以每個月進行一次評定,根據學生的計劃,以及實施情況,給優秀的小學生獎勵小紅花,同時還可帶動其他學生,培養其自理自立能力。在數學課上,老師把知識教給學生后,給學生布置當堂作業,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以此來激勵學生自理自立。
(二) 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自理自立
堅強的意志與自理自立能力是每一個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因素,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想在社會中立足,成為生活中的佼佼者,其自理自立能力必須從小培養。而小學教師作為小學生知識的引導者,除了授予其知識以外,還應當要培養其自理自立能力。當小學生在學習上陷入學習困境時,老師要積極給學生指導;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要教學生如何戰勝困難,當遇到類似的困難或是更難以應付的事件時,其才能意志堅定的頑強拼搏。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給予其教導外,還要抓住小學生的好勝心強的心理狀態,好動、好奇心強等特征,利用課內外實踐活動來對其進行培養。
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講故事比賽”、“數學知識競賽”、“作業評比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給獲勝的小學生公開表揚,并給予其小紅花獎勵。設計的這類活動,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通過課堂上的活動,不僅可以拓展小學生的思維,提高創新能力,還可提高小學生的膽量與表達能力,并且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夏令營活動”等課外郊游活動,“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等,“夏令營活動”可以使學生對父母的依賴降低,能讓學生獨自生活,鍛煉其自理自立能力;并通過“體育比賽”等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熱情,這種競賽類型的活動最能體現學生團結合作的意志力,讓獲勝的小學生體會到勝利的喜悅,讓失敗的小學生獲得教訓,并能引發其思考,增強勝利的信心,培養其不怕失敗的理念。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中培養學生自理自立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且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由于每個成功人士的自理自立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后天長期培養而成的,因此,為了能提高小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對于小學生的培養除了家長以外,小學教師也應當重視。家長與教師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讓小學生遇到困難能迎難而上、積極應對,這樣才能讓其健康成長,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梁。
參考文獻:
[1]盛慧.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03):14.
[2]莫美鋒.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自理自立能力[J].學子月刊,2013(07):111.
作者簡介:李元云,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中南大學第二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