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
一、反饋原理的內涵
反饋原理是指任何系統只有通過反饋信息,才能實現有效地控制,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沒有反饋信息,就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也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一個控制系統,既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輸入到受控部分,也有受控部分的反饋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形成一個閉合回路。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控制部分根據接收到的輸入信息和反饋信息向受控部分發出控制信息,從而實現有效控制,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反饋原理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意義
根據反饋原理給學習可以這樣定義:學習者吸收信息并輸出信息,通過反饋和評價知道正確與否的整個過程,稱為學習。物理課堂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等要素構成的系統結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起到主導的作用。課堂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間各種信息循環反饋的過程,它要求信息不斷輸入—加工—輸出,不斷反饋—矯正—調控,使系統的運行永遠處于動態平衡的發展之中。
在物理教學中,任何一個實驗或者學生活動的進行,都有具體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在教學和活動中,要隨時了解教學情況,找出教學現狀和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從而去調整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對教師來說,反饋信息可使教師了解教學情況,改進教學方法,找準差距,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接受了教師的評價反饋信息以及通過回答問題、練習等取得自我反饋,對正確的進一步強化,錯誤的進行糾正,逐步加深記憶和理解,從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能力。
三、反饋原理實施的方法
1.通過課堂觀察進行教學反饋
(1)觀察學生狀態,調整上課節奏
根據教育心理學,適度緊張的課堂節奏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它可以讓學生保持飽滿的情緒和活躍的思維狀態,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眼神、表情、體態、動作等的細節,根據這些細節來判斷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或者對某一問題是否理解,通過觀察獲得的反饋信息調整上課的節奏。如果觀察到學生緊皺眉頭、目光黯淡,說明正在苦思冥想而百思不得其解,教師就要適當減慢節奏;如果觀察到學生目光炯炯有神、精神振奮,說明正聽得聚精會神,思維活躍,教師就可以適當加快教學節奏;如果觀察到學生目光游離、默不作聲,則有可能思緒早已飄到九霄云外,教師要用適當方法調節氣氛。
(2)關注學生活動實現課堂生成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改變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在科學探究中對實驗器材的選擇、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中儀器的操作、實驗后數據的處理,不同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過程中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教師要善于捕捉課堂上動態的生成,進行教育反饋,成就課堂的精彩。如在“觀察碘的升華”實驗中,第一小組采用了酒精燈加熱的方式,第二小組采用水浴法加熱,在探究過程中,第一小組在碘錘中同時出現了液態碘和氣態碘,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反饋信息,在課堂上讓學生比較兩種加熱方式的區別。
2.通過課堂提問進行教學反饋
(1)精心設問啟發學生思維
物理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課堂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獲得反饋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通過教師對學生設問,讓學生思考、討論、解答,從學生的回答中發現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薄弱點,可以準確地找到學生的思維障礙,找準學生的掌握程度,從而使教師能及時獲得必要的反饋信息,用以調控我們的教學行為,從而調整教學策略。
(2)師生問答進行有效分層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物理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書本和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從問題中,教師可以歸納出學生的知識層次、理解能力、有沒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根據這些反饋信息,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處在“最近發展去”,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達到逐步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3.通過課堂練習進行教學反饋
(1)學生練習掌握重點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教學內容,教師要精心設計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習題,全方面、多角度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課堂練習的當堂反饋,學生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的水平和能力。教師從練習的結果中獲得大量反饋信息,能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了如指掌,同時也是能檢查自己教學工作效率。
(2)及時評價提高效率
學生在完成課堂練習后,都渴望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答題的正確率。教師可以在練習講評中合理地運用激勵性評價將信息反饋給學生,應使學生產生一種“學習成功”的情緒體驗,這有助于學生形成“樂學”的心態。對學習物理更有信心,對知識更加渴求,從而調動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總之,課堂反饋是關鍵的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只有利用好反饋原理,進行有效的課堂反饋,才能更好地加強師生間交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更加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打造具有反饋特色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閻金鐸.物理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47-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