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蓉
【摘 要】校園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是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中學生真實面貌的展現。發揮美育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應抓住三個方面:一是,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二是,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三是,引導學生塑造高尚的品格。美育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樣,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也能提高中學生美育素養。本文中,筆者從探究美育在校園文化中的重要性著手,深入學校、教師以及課堂教學實際,從教研角度,對做好教師培訓、加強校園督導等角度,對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美育;校園文化;建設
“美”是心靈舒化劑,自然美、藝術美、生活美無時無刻不在熏陶著人們的心靈,人們在欣賞美的過程中同樣也在創造美。[1]在素質教育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內在組成部分,對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學生美育素養,也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美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中學時期是培養學生認識美、觀察差、創造美的關鍵時期,是審美教育和美感教育的關鍵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中華德育文化的重要組成
美育中的審美思想和美學教育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具有推動作用,通過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引導中學生追求人生價值和理想境界,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重視美育的育人作用,在教育實踐中凈化學生心靈,美育的育人作用從古至今都有,延續至今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孔子認為:人具備五種美好的德行,能側面反映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在學校教育中充分利用多種教育元素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學生,培養具有公正、謙虛、責任心強的學生。[2]
2.素質教育觀下的美育教育
素質教育著手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學生自身發展及社會需求,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不僅要學習學科專業知識,還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較高的審美能力,塑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全面發展,從審美教育來說,美育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還能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及精神世界,在美育熏陶下,學生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大幅提高,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二、美育在校園文化中的發展
1.從教研角度——做好中學教師培訓
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并不是其中某一個教師的職責,所有中學教師都應發揮其引導作用。美育貫穿教育全過程,在專業教學中融入美育,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挖掘學生美育潛能。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指出:任何學校課程,都與美育有關。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美感,文史類科目培養學生藝術美、社會美,理化類科目培養學生科技美,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美育的熏陶。[3]
各學科教師在專業教學中缺乏融入美育的思想和能力,從教研角度來說,應注重對中學各科教師的培訓,定期開展教育講座,開拓教師眼界,豐富教師知識。
2.從教研角度——做好校園文化督導
在網絡資源高度覆蓋的今天,中學生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接收到各種信息和文化,各種文化充斥著網絡,這對辨別能力較低的中學生是極為不利的,如何正確對待網絡文化,取網絡文化之精華,去網絡文化之糟粕,成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學校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為學生推薦健康、不媚俗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在文化熏陶的過程中,學會自覺抵制網絡垃圾文化和各種不健康的思想。從教研角度來說,應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督導,主要包括:校園網絡管控、向學生推薦的書目、校園文化設施建設等。[4]
上文中提到,對教師進行培訓,對教師進行培訓不是根本目的,而訓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應用,教研組人員應定期對教師課堂融入美育教學進行檢查,確保每位教師從思想觀念上引起重視,并將提高學生美育素養融入到專業教學中。
3.校園文化建設對中學生美學素養的提升作用
美育對校園文化的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良好的校園文化也能提高學生美育素養,校園文化建設對中學生美育素養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學生正確文化觀念。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能提高中學生對文化的鑒賞能力,在高雅文化的熏陶下,學生會自動摒棄低俗文化和盲目從眾的思想觀念,校園文化引導學生轉向高品位的優秀文化,在這一過程中提升了中學生的美育素養和審美境界。
(2)為學生美育素養提高營造文化氛圍。中學生正處于知識接收最迅速的時期,同樣也處于無法正確辨別文化的階段。學校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優秀的文化吸引學生,在積極引導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美育素養。
三、結語
“美”是一副心靈舒化劑,自然美、藝術美、生活美無時無刻不在熏陶著人們的心靈,人們在欣賞美的過程中同樣也在創造美。在素質教育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內在組成部分,對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筆者立足教研實際,對美育在校園文化中的發展途徑進行研究,從“潤物無聲”的角度,對校園文化的潛在性予以詮釋。
參考文獻:
[1]王欽韶,連銀嶺,劉春偉,李彬,郝倩如,潘愛民.論美育與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發展[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9(01):37-42.
[2]謝雱,丁蕾.校園文化中的美育——以高校校園美術為例[J].湖南包裝,2017,32(02):88-91.
[3]李亞.美育課程改革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芻議[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1):160-161.
[4]王正剛,江朝輝.以美育為載體 傳承人文精神——網絡化時代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8(01):27-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