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蓮
【摘 要】小學是教育初級階段,作為小學課程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中對于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和復雜,尤其是應用題教學始終是教學難點和重點,傳統的教學方法較為陳舊,難以有效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深層次剖析,提出有效可行的策略予以優化,以期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為后續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問題;優化策略;數學素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是教學重點和難點所在,應用題類型較為多樣,解題耗時較長,難度大,所以需要教師針對不同應用題類型,有針對性選擇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幫助,促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傳統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解題技能的鍛煉中,忽視學生學習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即便學習更多的知識,但是綜合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學習積極性逐漸喪失,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影響后續學習活動有序開展。所以,需要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對策予以改革,以求為后續相關工作提供支持。
一、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其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嚴重影響實際教學成效,局限性較大,如果未能及時有效解決,對于學生學習素養的培養十分不利。就其中存在的問題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難度和重點所在,需要學生在整合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數學思維進行深入分析和推理。部分學生在應用題學習中,由于未能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逐漸喪失了應用題學習興趣,甚至產生一種恐慌心里。很多時,學生不是沒有做,而是對數學知識學習缺乏足夠興趣和信心,未能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實際學習效率偏低。
2.教師對教材內容缺乏深層次認知
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下,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應用題的內容同樣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應用題設置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不再是以往單獨一章內容設置,而是將應用題零散的分布在每節課例題中,或是在課后練習中適當的增加練習占比。在應用題設置中,新教材中更多的是采用圖畫方式來表達題目內容,圖畫中隱藏著很多題目的條件,需要學生仔細去觀察和挖掘,適當的增加此種類型題目。故此,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是否能夠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如果不能解決此類問題,那么在后續教學中可能出現思維混亂問題,影響到學生學習活動的有序開展。
3.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教師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所選擇的教學方式較為陳舊、單一,局限性較大,過于重視解題技巧的傳授,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產生了極大的限制和影響,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生存和發展。盡管當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足,但是學習過程中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自主解決問題。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選擇合理方法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其中。但是,應用題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局限性較大,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提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途徑
1.激發學生應用題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應該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究其根本是由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基于此,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應該根據實際教學需要來整合教育資源,聯系實際生活,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投入其中,提升學習自信心。同時,教師還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2.應用題教學生活化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為了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成效,應該聯系實際生活,整合教育資源,打破教材和課堂的局限性,引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組織教學活動開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解體,學生可以有效整合所學知識,有效解決應用題,滿足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提升學習成就感。
3.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習慣
應用題的解題難度較大,關鍵在于題目內容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多數情況下,應用題中內容主要是通過書面化語言來敘述,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后續學習活動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題審題習慣,具備正確的審題意識,仔細閱讀題目內容,掌握題目中的未知條件和已知條件,或是借助圖形和實物來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將抽象的題目精簡化和具體化,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記憶題目內容,提升教學有效性。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運用現代化技術輔助教學活動開展,整合教育資源的同時,拓展教學空間,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