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佳美 徐寧
【摘要】目前咖啡文化在高校中掀起熱潮,各大品牌咖啡館爭相進駐高校。在高校隨處可見手持咖啡杯的學生,顯然咖啡文化正逐步悄然的滲入校園。然而,這些咖啡館大都功能單一,并普遍以盈利為主,缺少文化特色;部分咖啡館設立外語角,但其功能浮于表面,并非以為學習服務為核心。突兀的商業氣息與以學習為主的校園文化無法極致融合。區別于傳統咖啡館,創業訓練項目美國文化咖啡館以傳播美國文化、創建英語的語言環境,旨在促進英語自主學習,并為自主學習提供服務。本文通過介紹該創業訓練項目,探討運用時尚的咖啡文化包裝“自主學習”,打造英語的學習共享空間的方法。該項目為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優化碎片化學習時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起支持服務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共享空間 為學習服務 創業訓練計劃
【基金項目】2016年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Taste of America——美國文化咖啡館的策劃與經營方案”(201610822025)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200-02
一、學習共享空間
20 世紀80 年代末,Beagle (2006)在美國杰克遜社區學院提出了第一個關于“信息共享”的服務設施的提案,到了90 年代末學習共享空間的概念開始逐漸發展起來。Bulpitt G. (2012) 提出了一個和學習共享空間的組織變革密切相關的概念——“超級聚集結構”,隨著高校圖書館廣泛地與一系列服務單位和機構的合作,如:學生管理中心、社會福利機構、學習輔導中心等,這種不斷融合的服務理念逐漸發展起來。進入21 世紀以來, 隨著以建構主義為代表的協作式學習理念的不斷發展,我國大學圖書館界的研究重心逐漸從信息共享空間轉向了學習共享空間。但是,國內關于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對于學習共享空間的概念也缺乏統一的界定。
但當前對于共享空間的功能相對清晰,具有以下功能:集合各種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和研究的協作式服務環境,學習共享空間所擁有的資源既要包括能為學生提供交流學習的物理設施資源,同時還要整合滿足學生信息需求的各種信息與技術資源。為學習服務的功能并非僅局限與圖書館,并且也并非僅僅局限于非營利性的機構。美國文化咖啡館是以支持服務學習為目的盈利性項目。與傳統的語言中心或圖書館功能不同,美國文化咖啡館除提倡自主學習外,還附帶一絲休閑自由的商業氛圍。學生可以不必像在課堂或是自習室那樣端坐,又無法像在宿舍般慵懶,舒適的桌椅能為學習營造自主寬松的學習環境,縈繞著咖啡氣息的學習環境,更能激發學習的動力,讓學習變得“秀色可餐”。
二、促進碎片化學習的功能
除在硬件的支持下,信息資源上的支持是該學習共享空間,美國文化咖啡館,的其中一項核心競爭力。也是其區別于普通以販賣咖啡為目標的咖啡館的主要特點。微課作為一種速食知識,短小精悍,就像一道道特色甜點為美國文化咖啡館增添色彩。
(一)碎片化學習的定義及相關研究
國內外當前已有不少關于碎片化學習背景下的高校服務研究。國內方面,黃張活(2016)從整體上概括了碎片化學習給校內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張麗英(2015)從服務發展、實施角度論述了碎片化閱讀對學生服務的影響 ;羅淑嫻(2010)運用網絡調查統計的方法,探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信息服務的轉型創新問題 ;尹文卉(2016)闡述了閱讀及碎片化閱讀的基本概念、特點及具體表現形式,并對碎片化閱讀狀態下的讀者培育進行了探討;陳添源(2016)從細分市場營銷的角度探討了碎片化閱讀的用戶類型,并提出可通過重點專題推薦來擴大用戶群體。國外方面,19世紀80 年代,關于“碎片化”的討論出現在了“后現代主義”的研究文獻中。對“碎片化”的較為統一的觀點是:完整的東西被分割成零星的小塊,指的是社會階層的多元裂化,并由此導致消費者細分、媒介小眾化、媒介個性化。
(二)美國文化咖啡館的碎片化學習
盡管學術界對碎片化學習的評價褒貶不一,核心詞匯學習一詞就與該項目服務的自主學習主旨不謀而合。美國文化咖啡館提過篩選提供相關主題的微課視頻,并在規定時段展示,并定期在學生中進行競賽,征集相關主題的作品進行展示。此外,與網絡上不成體系的微課結構不同,經過篩選整理的微課更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獲取。美國文化咖啡館中進行碎片化學習有以下特點:
1.自然環境。比起課堂上明亮的燈光,老師快速講解和學生認真聽講忙于做筆記的緊張氛圍,美國文化咖啡館一般擁有柔和的燈光和輕緩的音樂,讓學生能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去更好的享受碎片化學習。
2.協作關系。在咖啡館里沒有課堂的約束,同學們可以相互交流和學習,相互探討最近發生的國家大事和研究學術上的問題,達到思想上的摩擦和碰撞。到英語角來的同學們都是為了練習口語,大家為了一個目標集合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有角色的認同感,會互相幫助,力爭協作完成會話。
3.自主選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無法決定也無從選擇老師教授的內容,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而在美國咖啡館,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主動選擇對話者以及話題,很大程度上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增加參與對話的意愿和興趣。
4.大量實踐。比起英語課堂上非常有限的時間和相對多的學生人數直接影響下聽說實踐的嚴重不足美國文化咖啡館無疑可以提供規模大得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無論是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這對于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三、促進英語自主學習的功能
根據趙莎莉(2017:159)《大學英語教學多模態分析及有效性提升策略》的研究表明,阻礙大學生英語有效性提升的因素有以下幾點:1.教師方面因素。2.學生方面因素。3.學校方面因素:學校忽視對教學設備的投入,硬件的缺乏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學校的辦學呈現出功利性的特點,忽視校園學風的建設,不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有鑒于此,美國文化咖啡館,通過傳播美國文化,利用多模態為學生創造立體的語言環境:1.在美國文化咖啡館英語是唯一的通用語言,促使學生的內在驅動力。2.利用多模態的手段為學生打造虛擬的語言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浸泡。 3.與各個相關學生組織,聯系定期舉行英語角,邀請外教進行相關主題的小型講座。4.設置學習互助小組,以英語系學生為主導,進行兄弟學院英文互助小組,達到雙贏的模式。5.定期邀請專業導師進行有償學習支持服務,定期舉行小型關于英文文化乃至英文能力的小型工作坊。通過以上方式為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提供英文學習的支持,實現為自主學習的服務功能。
四、總結
作為大學生創業項目,美國文化咖啡館屬于一個跨界計劃,其商業核心競爭力是文化傳播與學習支持,用時尚的咖啡文化把“學習”包裝,旨在調動學生的內在動機,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豐富校園以學習為中心的文化,較單純以營利為目的的創業項目,該項目有更深遠的意義,更與高校的學習文化以及學習氛圍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嚴貝妮,王運.中外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資源、服務、建設視角的闡釋[J]. 圖書館,2015,(07).
[2]趙莎莉.大學英語教學多模態分析及有效性提升策略[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