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教育,實施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以師為本的教學觀念,使教師更好的教育學生,讓學生具備自主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初中語文更應該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結構,實施一切以學生發展為主要內容,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并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自主學習。本人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對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教學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
一、 “生本”教學的核心理念
(一) 以學生發展為目的
教師應該做到對每一位學生發展為目的進行保駕護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就是讓我們的語文的教學更好地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人生的價值觀,而不是把他們變成書呆子。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則需要我們老師去引導。我們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著力構建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空間,促使學生去質疑、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敢說、會說,愿意并善于同他人合作。目前,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由過去被動地接受、自我封閉、等老師教,轉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只要學生在課堂上勇于主動發言,教師才能停止灌輸方式,使課堂變得充滿活力,教師才能與學生融為一體,學生才能夠掌握好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領悟思考知識。
(二) 教師應做到尊重學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保護,教師要肯定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學生鼓勵,這樣學生在課堂互動過程中才能有自信心,從而激發其學習動力。傳統的教學,真正忽略的是人的發展。過去的我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流程,精雕細琢了每個教學環節,尤其是上公開課、評比課,更是耗盡了全組乃至全校老師的集體智慧,課堂上學生按教師預設的套路走,老師成了出色的領銜主演。結果是學生成了老師的最佳配角。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為實現我們自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真正轉變,首先我們通過自學、研討等方式多次再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其核心理念;利用備課活動、教研活動的機會學習、探討課改名校的做法,從而使我們對課改的形勢有了清醒的認識,增強了改革的緊迫感。二是結合我校實際,經過篩選,我們積極學習新課改經驗,嘗試并體驗返璞歸真的以人為本的人性教學。
語文教學雖然非常注重情感的價值,但也需要用思維邏輯去感受文章,在學習過程中,引發對文章的情感共鳴,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感受到文章內不同的觀點、道理,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不同的觀點、道理來影響學生,教師在對待學生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在教學中善于發現學生的不同,特別善于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引導,以強化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 “生本”教學課堂實踐策略
(一) 建立自主學習模式
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生本”的教學中學生應自主構建學習模式,從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思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教師在教學中應多設立多維化的問題,這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通過學生的不斷研究,找到了問題解決辦法,活躍了課堂氛圍,如此既可以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實現“生本”的課堂模式。
(二) 搭建互動學習平臺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打造一個互動的交流平臺,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習語文的知識,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所在。學習語文可以提高個人的文化素質、道德品質、提高口才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在教學過程中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中不斷地創新,打造全新的教學模式。另外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根據課文內容將文章演繹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學生對文中的語境、人物故事更了解,有效的表演出來,在表演中體會文章內在的魅力,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欲,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成為良師益友,形成了新的“生本”課堂。
(三) 建立合作探究小組
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建立一個互幫互助的小組進行學習,當問題來臨時,應將整個小組的智慧結合起來,共同解決問題。在這個互幫互學的環境下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同時懂得了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整個“生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那些表現好的學生加以表揚,表現不佳的學生應積極開導,肯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態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大力推進,教師更加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注重學生學習的成效。因此,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成為了當務之急。為此,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育應該以學生為本,讓每一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對“生本”教學理念盡快地理解、升華才能不斷地創新與改進教學模式,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作者簡介:
段金元,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