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師生關系,一直以來都是班主任追求的目標。要培養朋友式的、親密的、良好的師生關系,除了教師要有豐富的學識和寬廣的胸懷外,還要與學生多溝通、交流。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相互作用的結果。若教師與學生的心靈溝通了,則表明教師的教育是成功的。反之,則是失敗的。因此,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便成了教育效果好壞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愛心;慧眼;微笑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如何構建師生間心靈的橋梁呢?從我執教2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積累了以下幾方面的做法:
一、 “愛心”熏陶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只有對學生敞開心胸,像對待朋友那樣坦誠面對學生;像對自己子女那樣真正地愛著學生,才能讓學生對你真正地信任、服從、熱愛。那如何用愛心去熏陶學生呢?
首先,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管他是聰明還是愚鈍,干凈還是邋遢,懂事還是調皮,我們都要以同樣的態度去接納他們,關愛他們。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只有這樣尊重他們的差異,贊揚他們的優點,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存在價值,知道老師在呵護著自己。從而引發學生發自內心去學,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我們很多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常常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對愚鈍、邋遢、調皮的學生特別討厭,由嚴管到無奈,由死心到不管,這樣,這些學生越來越不聽話,不尊重老師,導致教育以失敗而告終。
其次,要善于給學生減壓。我們在上課時,總會提問學生,當學生答錯時,心理壓力是可以想象的,這時,作為老師應該給予學生贊揚、鼓勵,而不能批評學生的不是。當學生有意見時,我們應該聆聽他們的訴說,體諒他們的難處,肯定他們的進步。
再次,要誠心贊美、鼓勵。老師若能誠心誠意欣賞孩子,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贊美的地方。此時,我們如能給予他們幫助、贊美、鼓勵,孩子將會感受深刻,從而由衷敬佩老師。例如:我現任的班中有一位男同學羅力,寫的作業字跡潦草,成績不太好。他上課常常分心,眼睛無神,布置的作業經常沒有完成。通過家訪后知道,他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有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他們。老一輩的在家里有很多的農活要干,農村的老人也不太注重教育下一代,所以對他的學習就顧不上了。在了解這一情況后,我開始關注他的學習、生活。有一次,他在上學的路上遇到下大雨,來到學校時我發現他的衣服都濕透了,剛好我兒子和他同班,我便立刻把他帶到我房間,拿出我兒子的衣服溫和地對他說:“快換上吧!不然,就會引起感冒的。”他接過衣服,激動得流下了眼淚,我撫摸著他的頭對他說:“其實你是個可愛的孩子,老師喜歡你,只要你上課認真聽課,課后按時完成作業,我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這樣,由于我的誠心幫助,適時鼓勵,讓他感受到了父愛般的愛心。自那以后,他改變了以前的懶惰作風,上課活潑起來了,課堂上爭著舉手,作業和練習能按時完成,書寫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期末考試時語文科考了84分的好成績。
二、 “慧眼”傳情
大家都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傳達人的喜怒哀樂,表現人的情感傾向。那么通過作為心靈的窗口的眼睛,我們就能洞察一個人的內心,能夠感知到他此時的狀態。而眼神則是情感的溫度計,是面部表情達意最豐富的渠道,是表情語的核心。上課時,我常常一進課室門就用充滿愛心的眼神看向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來了,所有的事情都應放下了。如果遇到有過錯行為的學生,我會帶著嚴厲而又寬容,批評而又關心的目光注視他們。
一份眼神,一份傳情。一天上午,第二節課正好是六年級品德課。我走進教室后,同學們立刻起立向我示好問候。就在我要向學生回禮時,卻有一位女生立刻坐下。我此時的心“噌”的一下,仿佛跌入萬丈深淵。心想,莫非我在什么時候傷害了她的自尊心?或是我向學生回禮時怠慢了?憑著自己幾十年班主任工作的經歷,我的心立馬平靜下來,用關愛的目光注視著她并向她點頭微笑。禮畢,我邁著輕盈的腳步,帶著微笑向她走去,這位學生立刻站起來,耷拉著腦袋,仿佛要接受我的懲罰。這時我用溫和的口吻說:“小琪,你怎么了?抬起頭看著我呀!”她慢慢地抬起頭,把害羞的目光投向我說:“老師,對不起,我沒有誠懇地接受你的回禮。”我投以寬容而關心的眼神,說:“不要緊,改了就好。”是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能傳達人的喜怒哀樂。如果我在這種情況下用鄙視或憤怒的目光掃視這位女生,即將會有另一種不良的結果,這位學生也不會很快地承認自己的過錯了。
萬事萬物,無奇不有,學生是天真爛漫的,作為老師要以聰慧的眼神給予學生,用充滿愛心的眼神看向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關懷。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校園處處充滿師愛。
三、 “微笑”感染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通行證就是微笑。微笑,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傳遞。當你送給學生一個微笑時,學生就會感到你是個有修養的人,僅僅一個微笑,就能給人一種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良好形象。所以說微笑是富有感染力的,一個微笑往往帶來另一個微笑,它能使雙方得以溝通,建立情誼,融洽關系,這對于學校的教師來說,至關重要。
那我們如何將微笑帶進課堂,感染我們的學生呢?
首先我們老師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要縮小與學生的距離。很多老師總以為自己是管理者,學生是受管理者,要想管好班級,就要嚴厲對待學生,讓他們畏懼自己。殊不知這只是一個表象,學生怕你了,那他們會尊敬你嗎?不尊敬你又怎能讓學生樂意去學習呢?因此,老師在平時應該放下師道尊嚴,對學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勵。用微笑與學生溝通。
其次,教師要學會微笑,要帶著微笑進入課室。一個微笑,可以讓學生減輕壓力,放松心態的去學習;可以讓學生拉近距離,主動與老師討論問題;可以讓學生放開心扉,愿意和你心靈溝通。我們只有笑對學生,才能用自己的微笑去接近學生、感染學生,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完全不同的世界。”如何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呢?我想:就用我們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一個微笑去構建師生間心靈溝通的橋梁吧!
參考文獻:
[1] 安輝.教師與學生溝通技巧.
[2] 李乃桂.淺談教學中合理運用眼神[J].科技創新導報,2011(17).
作者簡介:
羅碧強,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上莞鎮冼川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