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社團是高校黨的群團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重要舞臺,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校園文化的縮影,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生社團聯合會是引領、服務、管理、協調高校學生社團的學生組織,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獨立學院;學生社團;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在2016年印發《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指出,高校學生社團是指由高校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愿組成,為實現成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遵循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導向,團結和凝聚廣大同學,按照自愿、自主、自發原則,善用網絡技術和新媒體,開展主題鮮明、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線上和線下課外活動,繁榮校園文化,培養同學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同學綜合素質,促進同學成長成才。當下,高校學生社團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管理、推進學生社團的不斷發展,學生社團聯合會(以下簡稱:社聯)這一組織隨之應運而生。
一、 獨立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的概況
以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為例,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成立于2009年9月,由學院黨委的領導下,由學院團委指導、管理、服務學生社團。社聯以“豐富大學生活,打造精品社團,全心全意服務于會員”為宗旨。管理并服務五大類社團組織,分別是:理論實踐類、科技創新類、文化藝術類、體育類、音樂舞蹈類等社團組織。社聯以“統一管理,正確領導,服務會員,提高素質”為指導思想,通過舉辦全院性的“社團文化節”等眾多項大型主題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廣大學生“自信、開放、創新”的意識,使社團基本上成為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之一,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 高校學生社團聯合會的價值意義
作為管理社團、服務社團的學生組織,學生社團聯合會存在的價值就在于為社團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臺,是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組織形式,能夠積極引導、管理、協調、服務、監督和考核學生社團,通過組織學生社團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學術、科研、文體及公益活動,活躍校園文化、提高全校學生綜合素質。當下,能否做好高校的學生社團工作已經成為一個高校是否具有活力的晴雨表。學生社團聯合會應該以“引領校園文化時尚,做好學生第二課堂”為己任。
三、 制約獨立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與社團的發展的瓶頸及解決方案
(一) 經費不足,財務透明度差,應多方合力促發展
社團經費的多少直接影響著社團活動的質量,然而活動質量的優劣又直接導致社團在學生當中的影響力及聲譽。社團活動經費主要來源有三中方式,第一是社團會員收繳會費,第二是學院團委劃撥經費,第三是活動贊助商對社團聯合會及社團活動提供的贊助經費。首先,僅以學院35個社團為例(除去大學生藝術團、青年志愿者服務團、大學生記者團、廣播站、國旗護衛隊5個直屬社團),2017年招收會員604人,收繳會費17355元,但平均分配到35個社團,每個社團擁有的活動經費只有495.8元,根本無力承擔高層次、高質量的活動。因此,需要學院高度重視社團發展,加大經費扶持。與此同時,如何將社團的錢用在刀刃上?如何真正做到會費取之于會員,用之于會員?這就要求社聯及社團做好財務管理與監督工作,定期向全院師生公開社團財務收支情況,并且做到嚴格監管,責任到人。
(二) 文化缺失,制度不全,人才斷層,應加強社團干部培養
正所謂“一流的社團依靠文化,二流的社團依靠制度,三流的社團依靠人才”,在此,并非弱化人才的重要性,而是說明,任何一個社團都應該從基礎開始首先做好人才的培養,其次是制度的完善,最終依靠社團文化的傳承而使其成為校園眾多社團中的長青樹。對于當前高校學生社團聯合會面臨的類似問題而言,首當其沖的是制定好社團管理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社團干部競選制度和完善健全考評制度,通過競選演講與綜合考評推選社聯骨干及社團負責人,社團活動爭取做到“一社一品”,期末與年度進行評選“十佳會長”及“星級社團”,從而以一套良好的考評獎勵機制和成熟的工作方案組織學生社團的活動,對內提升凝聚力,對外制造影響力。
(三) 學生社團的發展缺乏高校頂層重視,應配備專業指導教師
在《辦法》中指出,高校黨委要把加強和改進學生社團工作,作為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高校整體工作中。高校團委履行本校學生社團工作的主要管理職能,應設立專門管理機構,配備工作人員,切實承擔起學生社團的成立、年審、注銷、組織建設、活動管理、經費管理和工作保障等工作。然后,當下許多社團在發展過程中缺乏專業老師指導,有時甚至出現一個團委老師或者輔導員身兼多個不同性質社團的現象,這樣的指導老師無法對每個類別不同的社團進行有效指導和幫助,指導老師既缺乏培訓,又缺少經費支持和鼓勵,結果導致社團活動延續性差、關注量低,無法形成品牌活動,難以達到社團文化的長久積淀和傳承。
(四) 學生社團資料管理混亂,做好社團文化的傳承
社團的資料就是社團的成長史,記錄著社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是社團文化的有效記錄載體。僅以學院40個學生社團為例,能夠做到從社團創立到現在全部資料都齊全的微乎其微。學生社團因為沒有固定的活動場地和有效地管理模式,導致對社團資料不能較好保存,社團的成員沒有較好地宣傳和弘揚自身社團的文化內涵和魅力,使社團的成長缺乏持續性,因此,學生社團應進行活動時應前有策劃,活動期間有影音資料,活動后有總結,三者配齊在活動結束一周內交至社聯存檔,并統一保管。
總之,高等學校的學生社團組織,應該基于服務同學,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緊密圍繞學院中心任務,開展多元化多層次的優質活動,組織并規劃好學生社團聯合會的長期發展戰略,拼搏奮進,開拓創新,從而真正做到“引領校園文化時尚,做好學生第二課堂”。
參考文獻:
[1] 王安東,周立,齊蓉,楊珂.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對策[J].科技視界,2017(5).
[2] 楊雯雯.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7).
[3] 劉東興.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探析——以天津市某高校為例[J].新西部,2017(9).
作者簡介:
王曉強,助教,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