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進程的逐漸深入,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中也包括語文教育。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的教育目標不僅僅只有教給學生漢語言文化知識,還包括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文素養、思想道德、審美意識等。生命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旨在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價值,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人生態度。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應當要滲透生命教育內容,通過生命教育來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本文主要探討了生命教育視角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對語文教育工作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生命教育;語文課堂教學;教育
如今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正越來越高,因此現代教育工作也應當更加重視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語文這門學科,是培養學生素質與能力的主要學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從多視角入手,全面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其核心目標在于通過生命管理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自己”,最終實現自我生命價值。在生命教育視角下開展語文課堂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以下筆者就結合實際,來談談生命教育視角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 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它涵蓋了人的生存與生活、成長與發展、本性與價值。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標在于通過生命管理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自己”,最終實現自我生命價值。具體來說,生命教育最主要有三項特點:①強調以人為本:生命教育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試圖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特質,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育;②倡導生命的和諧性:生命教育注重人的完整性,兼顧關注自然生命與精神生命,倡導保持二者的和諧狀態,引導學生尊重生命、感悟生命、珍惜生命以及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生命的意義,提升自身的生命價值;③貼近生活:生命教育的成效是學生對精神世界及情感領域的感受與體悟,而并不是知識的積累,其在教育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生活體驗來觸動內心世界。
二、 生命教育視角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增加豐富的生命體驗
在人們傳統的語文教育觀念上,語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語文方面的知識,包括漢字、詞語、語法及詩詞文章等。這種思想是非常狹隘的,事實上,語文教育目標不僅僅只有教給學生語文方面的知識,還包括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文素養、思想道德、審美意識等。我們可以將語文形容成一門基于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綜合型學科。所以,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亟需打破傳統教育觀念桎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增加豐富的生命體驗,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翁。例如,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摒棄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來理解課文內涵,從而加深學生對自我生命的體悟,同時也更易于學生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 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感知與體會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特點。語文教學形式,不應該僅僅只是“一黑板,一粉筆”,而應當充分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一方面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感知與體會。像情景教學法、任務導向教學法、課堂表演教學形式、小組活動實踐等,均能對語文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要積極應用這些教學形式,來打造多姿多彩的課堂。例如,在講授《將進酒》這一詩歌時,教師就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軟件,為學生播放名家朗誦視頻,讓學生自覺入境,初步體會詩人的悲傷、自信、狂放、憤激的情感,這樣在分析詩歌的內容時就更容易把握了。同時,名家的激情誦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自由誦讀環節,學生會不自覺地進行模仿,讓學生有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
再如,在《孔雀東南飛》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根據課文中的內容來表演情景話劇,這樣一來能夠有效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二來學生若想表演好話劇,必得先認真閱讀文章,仔細揣摩文章中各個人物的形象和行為意識,從而不知不覺中就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三來學生在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時,也能夠深深體會到人物的情感,進而主動對人物的經歷產生反思,最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三) 重視對學生的德育,促進學生正確三觀意識的形成
正所謂“教書先育人”,語文教育不僅僅是為教會學生語文知識,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品德素質,使學生成長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德育,通過德育來促進學生正確三觀意識的形成。所謂正確三觀意識,也即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這同時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只有在教學中重視德育,才能夠將語文課堂塑造成為學生生命發展的肥沃土壤,從而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例如,在《勸學》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重視對文言語法知識的講解,更要重視對文章寓意的詳細講解,從而通過課文來告訴學生熱愛學習、努力學習的重要性,糾正學生懶惰的習慣與負面的思想,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與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 結語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倡導生命的和諧性,并且貼近生活,而這些都與語文教育具有著很高的相似性。所以,在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要注重生命教育的滲透,站在生命教育的視角下來看待語文教學,充分發揮出語文教育育德育人的作用,在重視語文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也重視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薛繼紅,王愛玲.試論生命教育視角下的課程評價及其價值取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28):55-59.
[2] 徐啟亮.生命教育視角下中專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OL].中國培訓,2017:1-2
[3] 華軍偉.生命教育視角下中專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下),2016(4):218.
[4] 任智霞,劉麗霞.“生命教育”視角下的“生命”解讀[J].創新科技,2013(7):101-103.
作者簡介:
胡海艷,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幼兒師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