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瑤++梁品文
摘 要:高校地理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長春師范大學與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專業的地理專業在21世紀的今天存在的不同,新的形勢下面對著新的挑戰和機遇,隨著科技的發展,模糊數學等技術的推進給地理野外實習也帶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從長春師范大學野外實習和包頭師范學院野外實習來具體分析闡述。
關鍵詞:新形勢;地理野外實習;對比;模式
《教育大辭典》中顧明遠教授將“地理實習”定義為“地理實習是地理教學活動形式之一,旨在鞏固地理知識,擴大知識領域,培養應用地理知識的實際技能和能力,包括氣象觀測、天象觀測、地震測報、環境監測、野外觀察及地理調查等”。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和區域性以及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野外實習是高校的地理科學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隨著社會以及學生的需求增加,地理野外實習模式也在逐漸的改變,不斷增加新的技術、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與社會的需求。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提出了改革的建議,二、三線城市的高校模式也在進行相應的改變。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有關地理學的一流專業很少,只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所高校具有,所以地理學的上升空間很大。
而地理實踐環節在人才培養中起著重要作用,是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實施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高校的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課堂理論知識聯系專業實際,培養和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本研究就地理科學專業的地理野外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研究。
一、 新的形勢
現代教育科學的發展促使教育內容不斷豐富,推動教育手段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在教育科學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著深刻意義,對實踐技能和創新力的培養也有著重要影響,是任何教學手段都無法替代的。國家首個二十一世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環節部分提出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素質,重視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實踐教學是加深課堂知識和強化理論認識的有效方式,是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未來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樞紐,更是為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與鍛煉動手能力提供了有效平臺。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對于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高校師生學習報告精神,深刻理解國家的興衰依靠青年一代,大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地理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十九大報告對地理野外實踐教學的改革來說是動力,同時也是機遇。把握好時機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該項課程是新時代的必經之路。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師生頭腦、推動工作實踐。
二、 兩所高校的實習模式對比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長春師范大學和包頭師范學院的地理野外實習也在不斷地改善,進而形成了本校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習前的準備—實習中—評價反饋。
(一) 實習內容
在實習時間的選擇中,長春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野外實習安排在第二學期和第六學期,時間主要集中在暑假前后。包頭師范學院的實習時間安排在第三學期和第六學期。
驗證性教學方法,是實習中常用的方法。實習的路線設置、實習基地中的地質、地貌、生物、氣候、水文等,不僅需要教師的講解,更需要學生現場的觀察、仔細的分析、數據和圖像的收集,以便驗證相關理論。比如,長白山、秦皇島的地質,北京的人文地理知識等。學生親自觀察,合作分析所見現象,得出結論。這種驗證性教學方法是地理野外實踐教學典型方法。
評價方式上,也是以科學主義評價觀去評價學生,即教師最終依據學生的野外實習記錄、實習報告、實習總結評定學生的實習成績。通常,實習報告內容的包含的是學生根據實習路線,在各個實習基地所學內容,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以及整個實習過程的總結以及個人感悟等。但是,兩所高校的實習報告總體來講反映了學生的認真程度,但是,依然存在著個別的形式化現象。
(二) 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進行野外實習質量檢測
模糊評價法,是把待研究的模糊對象以及反映模糊對象的不確定的模糊概念的諸要素歸納為一定的模糊要素集合,并建立適當的隸屬函數關系,然后經過模糊集合論的有關運算和變換,對模糊對象進行定量性的分析。其模糊數學評判法在地理野外實習質量評價有以下優點:評價模型原理相對簡單;通過深入分解評價對象的構成要素和影響因素,做出整體性評價,能較好地反映多層次對象水平。地理專業野外實習中需要評價的部分實習要素由于不具備明確的界線,不能百分百的劃定其范圍,難以確定的因素在參與評價時由于自身帶有模糊性,評價起來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可依據模糊數學理念對地理野外實習要素進行評價。
在模糊數學的模式下對兩所高校大四在校生進行“野外實習質量檢測”。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在指標體系上建立評價模型,并長春師范大學和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為例進行地理野外實習質量實例評價,進而對評價結果數據進行分析。在教育評論的指導下,構建了20個評價指標,包括實習內容、實習計劃、教師專業知識、指導教師等內容,并設計、發放問卷進行實習質量評價。下表為問卷的可靠性檢測
同時,也對參加實習的在校生進行了訪談,了解更深層次的看法和觀點,以修正問卷中出現的設計漏洞情況,以及問卷的回答的偏頗性。能夠客觀地分析地理野外實習的質量,合理地評價教學質量以及發現實習中所出現的問題,以便改進。
可靠性統計量
Cronbach的Alpha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