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對于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的孩子來說,剛剛離開家離開父母,管理起來十分困難。為此,加強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從分析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特點入手,通過愛心、童心、耐心、合心,闡述了如何開展小班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愛心;童心;耐心;合心
我有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們,我的孩子們雖說年齡小,個兒不高,說話時奶聲奶氣的,但他們都有著遠大的志向;我的孩子們雖然在生活上還不怎么獨立,穿脫衣服還需要幫忙,可他們卻都很懂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孩子們雖然常常犯錯受到批評,可是他們從來都不記仇。相反,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圍在我身邊說說話,撒撒嬌。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好的班集體,離不開教師的用心管理。特別是在小班班級管理中,我們更應該從“心”開始,用細心愛心耐心去關注每一個孩子,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班貌,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 “愛心”——常規管理的首要條件
小班幼兒剛入園時,從熟悉、自由、寬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師以及具有約束力的集體生活,這的確會給幼兒帶來不少壓力。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我堅信愛是一種情感交流,老師的一個微笑,一聲贊許,一席談話,一次同行往往都能把愛傳遞給孩子產生一種溫暖的感覺。
詩語是個很內向的小女孩,每天早上都要媽媽送到班級門口。媽媽離開后,她總是戀戀不舍地看著母親遠去的背影,眼含淚花無可奈何地坐到座位上。其他的小伙伴都在玩桌面游戲,她只是在一旁看看。我多次建議她加入小伙伴的游戲,她總是固執地搖搖頭。當小朋友們都在大型玩具上快樂地上上下下,而詩語就獨自一人站在一旁,可憐兮兮的,就是不往滑梯上爬。我走到她面前蹲下來,仍然像往常那樣把他擁在懷里,親切地問:“詩語你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呢?”孩子只是用怯生生的眼睛看看我看看滑滑梯,還是沒有回答。我知道對于一個膽怯懦弱的孩子,一味地提要求只會使他無所適從。因此我也沒有多問,我只是拉著她的手,讓她和我在一起讓她感覺到我就在她身邊。過了段時間我發現詩語一直盯著玩大型玩具的伙伴們,我彎下腰,輕輕地和她說:“老師帶你一起玩,好嗎?”“好……”這次我聽到她細得像蚊子叫似的聲音了,頭仍垂在胸。我拉著詩語的手,讓她一步一步走上臺階,慢慢從滑梯上滑下來。第一次看到孩子臉上露出燦爛的笑。我輕輕摟住孩子,微笑地柔柔地注視著他。目光的交流預示著孩子已向我敞開他的內心世界。
二、 “童心”——常規管理的有效手段
“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在陶先生眼里,兒童是一個個蘊藏著巨大創造潛能的人。因此,作為老師必須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向孩子學習。當老師走進孩子,認識孩子,理解孩子時,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璐璐,一個上課特別活躍的孩子,喜歡隨便說話性格也比較倔強。一次教育活動,我請小朋友們給糖果寶寶穿上好看的衣服,突然發現平時愛動的璐璐特別安靜。我走到她身邊驚奇地發現她正在認認真真的涂顏色,而且按著我的要求,顏色寶寶一點都沒有涂到外邊去。這不一大早,璐璐來了,沒和我打招呼就徑直走到美術區,安靜地給花兒涂色呢。她看到我正在看她畫畫,突然問了句:“老師,我畫的漂亮嗎?”我豎起大拇指:“你涂地很棒!能把這朵美麗的花送給我嗎?”璐璐害羞地點點頭。每個孩子都向往成功,能夠得到老師的肯定和欣賞,這才是她最大的成功體驗。
三、 “耐心”——常規管理的監督者
有效的班級常規后,我們需要持之以恒地遵守,不能半途而廢。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教育是“慢工”、“細活”。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學會摒棄內心那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嘗試靜下心來,靜靜地欣賞每個孩子的成長,在每天看似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慢教育其實很精彩。
軒軒是我班的“淘氣鬼”“皮大王”,自由散漫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課時,不是碰碰旁邊的小朋友就是不停的插嘴。活動時,更是橫沖直撞,蠻無約束。一天之內,告他狀的小朋友接連不斷:“老師,他打我”,“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推我”……這么一位“搗蛋鬼”,當然成了我們兩位老師教育的重點對象,隨時得提防他鬧出亂子。有一天早上喝牛奶,孩子們都有秩序的排隊,再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發現軒軒的桌子上沒有杯子,我朝他坐的地方看去,發現他正用一只手伸進杯子里摸來摸去。這個現象在他身上發生過很多次,我又氣又惱,真想狠狠訓他一頓,然而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我再耐心地說服教育:“杯子阿姨已經消毒過了,你的手上有細菌伸進杯子里,細菌都要吃到肚子里了。”他默默地低下頭,看似有所觸動,我也暗喜這一次終于收到成效。時間久了,現在他在學本領時,插嘴的現象少了,我還經常用軒軒喜歡的五角星鼓勵他。
四、 “合心”——常規管理的助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可見,一個班級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還需要家長和我們積極、主動地配合。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和早晚接送的時間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小班孩子鍛煉自理能力是一個重點,我們經常通過家校通,鼓勵家長能夠適當放手,讓孩子能夠多動手,盡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脫衣物、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們都會發在QQ群中一起討論,我們也會群發一些相關的育兒知識等內容,希望能夠對他們有所幫助。所以,良好的常規管理,離不開家園合力。
小班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而細致的工作,需要老師的智慧引領。教育行業曾流傳過一句話:小事都做不好,還能做大事?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點滴細微處入手,真心實意地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細心呵護幼小的心靈。尊重他們、關愛他們,用心培養他們,學會賞識他們,你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孩子都是參天大樹。
作者簡介:
黃丹綺,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區九方城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