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清??
摘 要: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改施行下衍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其中籃球作為一項集體活動,常以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理論、技巧、競賽等一系列教學內容,對此,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與學生特點,合理設計合作方案,以發展的眼光積極探尋每個學生身上不同的閃光點,加以利用,揚長避短地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進步。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高中籃球;教學
一、 引言
高中籃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開展合作學習,可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以集體共同進步帶動個人成績提高,新時代對籃球人才的需要,不單單是籃球技巧的高超表現,更多的考查籃球運動員的分工合作能力、默契配合能力,可暫時犧牲個人利益保全大局,以高尚的體育精神提高團體競爭力,合作學習模式緊跟時代潮流,為全面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契機。
二、 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劃分學習小組,利用同組成員之間的動態差異,互相學習對方的優勢并更正自己的不足,合作需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組成共同練習、互相測評的自主學習,同組之間互相敦促對方的訓練,制定相同的時間計劃,從班級整體授課制度演變來的小范圍團結協作,既關注集體普遍問題,又注重個別學生特點,能夠發揮出合作學習的優勢,為每一個成員自主運動提供動力和晉升平臺,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小組分配的合理性是順利施行合作學習的先決條件,需要教師真正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學生的特長方向,以便在合作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以準確的定位,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表現機會,避免由于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的團體不協調,例如:籃球比賽陣容都有固定的中鋒、大前鋒、小前鋒、組織后衛等組成,那么就要在合作開始之前,先詢問學生的主觀意愿,更愿意擔任哪一個角色,盡量保證每一支隊伍里都具備各路高手,另外,再以相同的角色進行比拼,選出組長,以各自相同的特點與共同話題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將集體中選擇大前鋒的隊員組合到一起,以個體之間的差距激勵學生的上進心,互相分享練習心得,經常交流研究新的技巧,集思廣益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同伴的交往合作中,樹立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三、 合作練習基本技巧
初次接觸到籃球技術時,一些學生在課余練習形成的小動作或是不準確的技術,呈固化狀態影響學生的發揮,學習起新技術或在技術矯正時,容易發生錯誤,對于這些不達標的籃球技巧問題,無論經驗豐富的教師怎樣講解演示,學生都不得要領,那么,教師就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教學方法已經和學生的理解思維形成了沖突,盡量從學生的視角出發,詳細的慢動作引導學生明確動作要領,例如:抽出動作比較標準的學生,分別作為隊長帶領幾個學生練習,以同齡人的思維模式傳輸信息,既讓成績優秀的學生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又幫助落后的學生消化知識,兩相結合,學生的進步不容置疑,最后再由教師適當融入一些高難度的升級動作,提高學生的運動自覺性,再比如:練習“背后運球過人”時,動作目的要求學生將籃球以一個手從背后運送到另一個手上,一些同學動作較慢,容易將籃球從背后拋出去,或者運送到另一只手上,完成球體從身后到身前的連續動作后,由于動作僵硬,時間較長,此刻想要投籃或是將籃球輸送給隊友已經失去了先機,為對手提供了搶球的機會,不清楚籃球動作的觀眾,就會誤以為運動員在耍帥,教師可分配三人一組,讓中間的學生按照自己的習慣,從一邊傳球到另一邊,經歷身側、背后、身前的籃球位置變換,躲過兩邊同學的故意破壞,又快又準地將分節動作連貫起來,達到手腕的靈活、身體的協調。
四、 合作開展實戰演練
籃球的動作復習與小組劃分皆是為實戰演練做準備,教師應在學生掌握基礎技巧后,逐步培訓學生的團結意識與作戰能力,以多人日常模擬,規避真正實戰時可能會發生的傳球力度不當、接不到球,意會錯誤、使得飛行路線偏離同伴所需軌道的問題,在強化自身水平的同時,提高隊友之間的配合能力,在進入籃球場館比賽時,由于場地的封閉性,加之圍觀群眾很多,每個人都注視著場內,有時竊竊私語、有時大聲吶喊,給上場經驗不足的學生帶來了很大壓力,學生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很容易犯低級錯誤,例如:有的學生束手束腳,不能施展身體,有的學生得意忘形,以自己為主軸,忽視集體,除機體能力外,教師還應調整學生的精神承受能力,以堅強、勇敢、沉著冷靜的意志力發揮出自己的潛能,達到合作教學的有效性。
五、 合作賽后整理歸納
比賽結束并不意味著小組分工合作的解散,每一場賽制都具有獨立的特點,多一次參與比賽的機會,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就更上一層樓,取得團隊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例如:賽后組織學生共同分析本場比賽遇到的問題,自主研究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該如何處理,注意調整學生的情緒,不要因為一次的成功過于興奮自得,也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失去信心,根據學生的臨場發揮能力,調整作戰計劃與隊員位置,總結實戰經驗,把控學生的技術進步,親身參與到團隊中去,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啟發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籃球訓練方式,為集體設置隊名、隊呼,凝聚向心力,體現高中籃球合作的必要性。
六、 結束語
高中籃球教學因其本身特性,合作學習的內容很多,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科學的合作學習模式中受益良多,自然而然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并樹立體育精神,最終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李翔.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67-69.
[2] 陸泓.合作學習在初中籃球體育教學中運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9):247-249.
[3] 劉排.合作學習模式在籃球普修課中應用的實驗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0):128-129.
[4] 周鳳鳴.合作學習模式對籃球選項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J].新西部(理論版),2012(8):160-168.
作者簡介:林宇清,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州市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