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摘要]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為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了無限機遇,然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限,對機遇把握能力也表現出一定不足。在該種情況下,高校務必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培養。文章通過分析新時期背景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需求,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對新時期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出“加大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力度”“豐富創新創業理論結合實踐活動”“強化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等建議,旨在為研究如何有效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新時期經濟;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21-0007-02
doi:10.3969/j.issn.1671- 5918.2018.21.004 [本刊網址]http://www.hbxh.net
引言
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為大學生開展創業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契機,同時也對大學生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要想把握住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這一有利契機,高校務必要革新優化自身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針對新的形勢,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以培養出一大批可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順應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的發展趨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進行探討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時期背景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需求
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我國與全球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緊密合作,國際貿易業務的快速拓展也使得國家對相關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具備綜合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成為了滿足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發展的關鍵支撐點。因此,在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的背景下需要培養大量具備綜合素養與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以堅毅的創業品質、活躍的創新思維占據優勢。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戰略性目標,對于高校所培養的人才能否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能否振興民族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所推行的模式主要可劃分為三種,即為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融入素質教育中,強調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推進提高大學生創業知識、技能的創業教育,通過打造大學生創業園,組織創業實踐活動;綜合創業教育,依托專業知識教授,加強對大學生基本創業素質的培養,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幫扶指導。同時,目前我國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且主要表現為:
(一)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不完善
眾所周知,即便創新創業教育近年來在我國眾多高校中得到廣泛開展,不乏一些高校已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生必須課程體系中。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并非一個單一的環境,而有著極強的綜合性,然而與此不對稱的是現階段大多數高校的創業教育內容、形式過于單一,缺乏對其他相關方面的有效相融。除此之外,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涉及多種不同學科,然而現階段高校創業教育并未實現不同學科相互間的有效滲透,僅僅是從創業層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缺乏有效相融
結合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際情況而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缺乏有效相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沒有切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向他們傳輸必要的實踐方面的內容,也沒有打造相關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時間、條件,使得學生不具備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在真正進入社會后,無法切實將自身掌握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中,進而造成創新創業教育成效不盡人意。
(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對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而言,教師在其中扮演的是實施者與引導者角色,因而對教師理論知識、實踐經驗等素質提出了較為嚴苛的要求。然而現階段很大一部分高校教師均為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上崗任職,而未有投身社會開展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這便造成教師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針對的指導。另外,一些高校還會安排相關專業教師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工作中,且他們主要擔任兼任的角色,這些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從自身專業層面著手,因為缺乏對創新創業實踐的有效重視,使得極易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面,進一步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造成不利影響。
三、新時期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
新時期背景下,高校應當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緊緊跟隨時代前進潮流,致力于推進改革創新,從以下三個方面切入,扎實開展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T作:
(一)加大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力度
加大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力度。創新創業課程需要面向學校每一位學生展開,是學生創新品質,為學生創業奠定有力基礎。在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需求下可以通過邀請經驗豐富創新創業專業人才來參與課程體系建設,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例如,在國際貿易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可以推行CO-OP課程體系(Co-operation,合作教育)。首先,通過邀請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團隊開展國際貿易專業授課來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意識,課程內容包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KAB課程、創業成功者講座等;其次,通過邀請專業的校企師資團隊開展國際貿易創新創業課程教育,課程內容包括國貿實務、外貿單證、外貿函電等;最后,由創業團隊、企業專家一同參與創新創業運行,引導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踐行理論知識。
(二)豐富創新創業理論融合實踐活動
高校課堂教學應當加強對學生開展創業理論知識的教授,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思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各式各樣創造性地競賽活動中,依托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相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高校應當緊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目標,切實為學生打造理論與實踐有機相融的創新創業平臺,為學生創造多元豐富的創業實踐機會。例如,推進高校與地方互動,加強互惠互利的政府高校企業交流合作,把握地方產業發展特色,并有效利用國家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及政府創新創業資源,構建健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合作辦學機制,真正意義上提高創新創業服務水平。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效凸顯環境資源的教育價值及影響力,尤其是提煉校園文化中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吻合的校園科研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
(三)強化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
新形勢下,高校師資力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成效,而師資力量不足是當前大多數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在該種情況下,高校必須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創業教育專兼職師資隊伍,進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要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創新創業教育具有綜合性及應用型等特征,所以要求教師要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等綜合素質。因而,要著眼于專業培訓、職稱評定等層次來提高資金投入比重,積極引導教師主動參與創新創業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養交流,組織教師參與校內外創新創業講座學習,以達到提升教師專業教學技能的目標。同時,需要積極邀請行業、企業、創業專家學者走進高校,以兼職教師的身份向學生傳授分享知識經驗,緊扣新時期經濟發展目標以及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開展創新創業教學,通過更具前瞻性、開放性的理念來探索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新路徑。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背景下,社會形勢出現了全新的轉變及特征,一方面為大學生創業創造了諸多機遇,一方面也對大學生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因而,新時期背景下,高校相關人員必須與時俱進,提高對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環境的有效認識,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的深入分析,“加大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力度”“豐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強化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等,積極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蘇勝亮,楊慧.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政府作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6,17(6):153-155.
[2]張翠英,羅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山東T業技術,2017(12):228-229.
[3]康麗勇.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6,40(9):83-86.
[4]楊丹,李鷗漫.新形勢下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途徑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6):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