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莉 王翠
[摘要]該研究以國內外的外語焦慮研究為理論基礎,以106名有著慕課學習經歷的中國某高校在校英語專業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量化和質化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慕課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研究發現,慕課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焦慮有所減輕,原因在于學生的自我滿足感增強,相對輕松的考試環境,交際畏懼的減弱以及負評價恐懼的減輕。但就慕課本身的特性而言,焦慮仍然存在。總體來說,慕課環境有利于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焦慮的減輕,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慕課環境;英語專業;學習焦慮;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8)21-014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8.21.067 [本刊網址]http://www.hbxh.net
一、研究綜述
國外關于外語焦慮的研究始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早期的研究側重于焦慮的定義和分類,比較有代表性的是Horwitz等人,他們將外語焦慮分為交際畏懼,負評價恐懼和考試焦慮三個維度(1986)。Horwitz在1986年制作的“外語課堂焦慮量表”使外語焦慮研究工具標準化。隨后,外語焦慮研究領域不斷拓寬,Ellis(2013)分析了外語焦慮產生的原因。以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環境下的外語焦慮研究開始出現( Presno,1998)。
國內對外語焦慮的研究起步較晚,集中出現在二十一世紀之后。他們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關注焦慮與某一項語言技能的相關性研究,如薛利芳( 2005)探究了語言焦慮與四項語言技能,即聽說讀寫的關系。或是新的教學模式對英語學習焦慮的影響,如曾小珊( 2012)等對比分析了傳統課堂模式下和網絡多媒體環境下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水平,分析表明后者確實有助于外語學習焦慮的減輕,但焦慮仍然存在。抑或是對焦慮的原因進行探究,如熊蘇春(2015)認為,語言焦慮與學習者個人,同學之間的競爭以及網絡技術不成熟等因素有關。
總的來說,國外關于外語焦慮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理論層面,國內的研究則大多側重于傳統課堂。關于大學生英語白主學習焦慮狀況,尤其是以英語專業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研究相對較少。慕課作為一種全新的網絡學習模式,在此環境下的英語學習焦慮狀況仍有待于探究。因此,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相結合的方式來探究慕課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1.慕課環境下我國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焦慮狀況如何?
2.產生上述狀況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安徽合肥某高校在校英語專業大三學生共106名;男生23人,女生83人。他們都有著相同的慕課學習的經歷,教育背景,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類似,且英語水平相當。
(三)數據收集與分析
第一,本研究的數據主要來源于所收回的106份有效調查問卷(收回110份,剔除4份)和5位同學的個人訪談。問卷設計依據的是李晨博士論文中使用的問卷。該問卷經過驗證,具有一定的信效度。本問卷采用與其類似的維度,借鑒Horwitz研究成果(1986),根據慕課作了具體修改,共設置了10道關于慕課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焦慮的問題,問題設置采用的是Likert五級量表形式。問卷填寫和分析均在問卷星上進行。
第二,對問卷數據分析之后,我們義針對問卷中不清晰或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進行了半開放式訪談,訪談對象為5位,訪談結果以作為對量化數據的補充。
三、結果與討論
(一)結果
我們對收集到的106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得出:
1.慕課環境有助于減輕學習者一定的學習焦慮,其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自我滿足感增強(68.7%)、相對輕松的考試環境(60.2%)、交際畏懼的減弱(54.6%)以及負評價恐懼的減輕(48.1%)。
2.但是即使是在慕課環境下,焦慮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受慕課本身特性影響,新的焦慮源產生,也主要分成四個方面:陌生的知識點過多(64%)、課時較長(62.2%)、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49.9%)以及跟不生課程進度(49%)。[注:以上均為“同意”和“非常同意”兩個選項相累加所占比例,數據來源于問卷星。]
(二)討論
1.慕課減輕焦慮的因素探討
如問卷數據所示,慕課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焦慮,這與王明梅(2016)的研究結果一致。慕課的教學模式和課程結構更能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較為寬松的過程性評估方式緩解了學生對考試的壓力;網絡互動使負評價降低等。為了進一步探索這些因素在緩解學習者焦慮過程中的作用,我們對參與慕課學習的部分同學進行了訪談。
被試1:“……會因此感到滿足。如果課程內容比較難,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完成后滿足感會更強。”
能夠堅持完成慕課學習的學習者學習自覺性比較高。在既定時間內完成課程學習,這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自我滿足感。而且通過訪談得知,如果學習者能在過程中學到新知識,這種滿足感會更加強烈,學習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
被試3:“在課堂上交流我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慕課就不會,因為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不會過于在意。”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反饋如果不是簡單的對與錯,使學生產生“面子危機”,學生產生焦慮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小。慕課環境恰好降低了這種可能,網絡環境下大家互不熟悉,不用擔心說錯話、丟面子,負評價恐懼大大減輕。
2.慕課環境下增加的焦慮源
慕課作為一種全新的網絡課程,亦存在自身的特性。部分慕課學習者不能完成全部課程的學習這一事實就說明,慕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本身是存在短板的。就學習者的焦慮而言,慕課環境從某些方面降低了學習焦慮,卻又出現了新的焦慮源。
被試4:“課時的話,一般超過20分鐘就會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信息量有點大,就會覺得不耐煩。不像在課堂上,老師會時不時地講個笑話……”
學習者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而慕課本身課時較長,一般都會超過半個小時。慕課講師不直接面對學生,無法隨機應變地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這也是對慕課課程的結構和內容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被試5:“一門慕課程往往要持續一兩個月。雖然可以隨時補課,但是累加得多了,加上內容有時還不太理解,就會變得焦慮。”
課時較長,跟不上課程的擔憂,以及課程內容的難度等,都是慕課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焦慮源。當然,這些焦慮的產生也再一次驗證了慕課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學習僅以興趣為第一導向)、自律性以及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應該能夠部分緩解慕課環境下此類焦慮的程度。
四、結語
本研究以國內外外語焦慮研究為理論基礎,探究慕課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焦慮。研究發現,慕課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焦慮有所減輕,但焦慮仍然存在。總的來說,慕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其優越性,在緩解學生學習焦慮方面也具有效之處,但慕課不可能全盤取代課堂教學。慕課與傳統課堂如何有機結合,降低學生的焦慮,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將成為慕課研究的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 Horwitz EK, Horwitz MB & 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mal, 1986(70).
[2]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3.
[3] Presno, Caroline. Taking the Byte out of Internet Anxiety: Instructional Techniques that Reduce Computer/lnternet AnxietV in theClassroom Jl.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8, 18(2):147-161.
[4]薛利芳,英語學習焦慮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47-248.
[5]曾小珊,劉秋月.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理T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研究——基于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147):50 -55.
[6]熊蘇春,網絡環境下影響學習者語言學習焦慮因素的調查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5(4):96-101.
[7]李晨.大學英語教學生態系統中學生生態位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6.
[8]王明梅.慕課環境下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研究——基于慕課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研究[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6(3):139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