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英
摘要:在我國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中,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問題,隨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的建議和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對我國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完善和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財政管理制度;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創新
一、目前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執行的現狀與成效
我國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一)精簡和優化了財政撥付程序,提高了縣級財政資金的利用率
自2010年我縣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來,傳統的財政撥付程序(即一層層、一級級、多部門轉撥)已經逐漸向由縣級國庫單一賬戶直接支付給勞務供應者或商品供應商的支付方式轉變[2]。不僅縮短了財政支付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和利用效率。例如對財政供養人員發放工資時,國庫單一賬戶將相關款項直接支付至預算單位在代理銀行開立的工資代發戶上,再由代理銀行通過工資代發戶支付給個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發放不及時、克扣工資等現象。
(二)增強了縣級政府對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
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建立單一的國庫賬戶,這一賬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各部門、各單位的賬戶資金沉淀的現象,所有的財政資金均集中在同一個國庫賬戶之中,有利于縣級政府宏觀調控工作的開展,有利于“集中財力辦大事”。
(三)為財政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提供了保障,有利于財政決策有效性的提高
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以后,縣級政府可以從根本上實現對財政資金的實時監控,同時還可以根據財政一體化支付系統對財政資金的實際情況進行即時的查詢,在此過程中其財政資金的使用和運行情況的基本資料也是相對較為準確且完整的,極大的提高了財政資金預算執行的透明和公正,為政府相關決策的制定和下發掌握了第一手詳盡且準確的資料和數據。
二、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一)各預算單位的實體資金賬戶還未取消,影響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進一步深入
首先,我縣行政事業單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五險一金”及水費、電費是從各單位的實體資金賬戶中托收,然后由各單位提出申請,從單位零余額賬戶把資金歸墊回實體資金賬戶。其次,除縣直單位使用財政直接支付方式外,鄉鎮一級的單位到縣級財政國庫支付中心支付款項路途遙遠,所以都使用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使用財政授權支付方式支付的單位財務人員,由于思想還沒完全接受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常將財政資金從單位零余額賬戶轉入單位實體資金賬戶。這些情況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國庫集中支付的功能,嚴重阻礙了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開展,長期下去甚至會造成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形同虛設。最后,我縣的財力相對不足,預算單位的經費難以保障,嚴重阻礙了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信息化建設不完善,財政集中支付過程相對復雜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縣級財政集中支付方面的信息化建設還有所欠缺,財政支付憑證和單據仍使用紙質傳遞,如單位需使用資金時,應在財政一體化支付系統中申請,然后把申請表報財政部門,財政部門收到的紙質材料后匯總審批,一級一級審核下達,可能導致財政資金的支出批準和授權不及時,再加上財政資金使用和支付的周期相對較長,為國庫集中支付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便。
(三)未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制度
在縣級政府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要求各單位財務結算原則上不再采取現金方式,而實行公務卡結算。但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是公務卡是實名制,如果政府相關單位發生財政支出以后沒有及時的進行還款,那么就會計入個人征信記錄之中,損害了個人的利益;其次是對于部分相對處于偏遠鄉鎮的單位來說,當地刷卡用的POS機相對較少,發生交易時大多使用現金結算,這使得公務卡的推行難度相對較大。
三、完善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創新措施
(一)培育新財源,增加縣級政府可以使用的財政資金
要想從根本上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一定數量的可用的財政資金是其前提和基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縣可以支配和使用的財政資金都是極為有限的,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推進和發展。因此,收入方面要培育新財源,支出方面要精簡節約,多方面舉措增加縣級財政可以支配和調控的財力。
首先,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政策促進當地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轉變和調整,頒布一定的優惠政策,吸引、支持和鼓勵企業來本地進行投資,提高企業的經濟實力;其次,通過分稅制改革增加縣級政府的分成以及最大程度的提高轉移支付的力度,將一般性轉移支付擴大化,科學整合專項轉移支付;最后,提高縣級政府財政管理部門預算和編制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學性,提高預算編制工作質量和水平,讓財政資金充分發揮效益。
(二)精簡縣級政府的財政專戶,逐漸取消預算單位的實體資金賬戶
從目前我國縣級政府國庫集中支付的改革基本情況來看,其仍舊需要進一步強化和持續的工作就是精簡財政專戶以及逐漸取消預算單位的實體資金賬戶,這不僅可以提高縣級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也可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率和運行效率,避免了財政資金浪費和沉淀的現象。首先,精簡縣級政府的財政專戶,保留確需保留的政策性支出專戶,有利于財政資金的集中;其次,逐漸取消預算單位的實體資金賬戶,使各單位的資金收付全部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有利于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的快速發展。
(三)健全監控糾錯機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推進和實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疏漏和錯誤,因此建立健全相應的監控糾錯機制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工作之一。一般來說,科學有效的監控糾錯機制主要有以下集中功能和特性:
一是動態監控能力。縣級財政部門可以以現有的動態監控系統為基礎,實現對財政資金的動態監控,確保財政資金的使用和運行;二是可發展性。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縣級政府的不斷發展,其監控糾錯機制也是處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當中的,具體來說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其監控糾錯機制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政資金支付需要;三是其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具體來說,就是指縣級政府要制定與其監控糾錯機制相匹配的規章制度,以強化其自我約束和糾錯能力。
(四)對其相關工作人員的財務行為進行規范
第一,加強預算單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統一思想,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支付的改革,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得到普及和完善;第二,對預算單位使用現金支付的有關程序進行規范,例如建立健全現金管理制度對財政現金的支付量進行定期的考核和通報等;第三,開展公務卡強制結算制度,預算單位的領導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使用公務卡進行結算,同時加強對公務卡結算審批報銷工作的監管力度,切實減少甚至是避免不符合規定的公務卡強制結算行為。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斷開展和普及,在我國的縣級單位已經基本建立,也取得了相對較為顯著的效果和作用,但是,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國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普及和改革工作仍舊存在相當大的困難,距離理想的效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不斷的促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創新和改革。
參考文獻:
[1]張璇.基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分析[J].財會學習,2018 (16):113.
[2]張勇.淺談如何加強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J].中國市場,2018 (28):48,50.
[3]谷彥芳,劉曼.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運行評價及完善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16 (4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