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要:部門預算支出的嚴格執行對規范預算單位財務行為、促進依法理財、加強財政支出的監管、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具有重要意義。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兩者相互結合,國庫集中支付就是在部門預算的基礎上實施財政資金的支付工作,是部門預算支出管理的最后關口,它把部門預算支出執行從事后監督轉為事前和事中監督,把對預算支出總額的監管轉為對每筆支出的監管,使各項支出嚴格按部門預算執行。本文從實務操作層面出發,從國庫集中支付模式的角度分析部門預算支出的執行過程,探討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的進一步完善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支出執行;分析
落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加強部門預算支出執行過程的監督,對資金使用、支付過程進行監督審核,是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的主要任務。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管理,貫穿于部門預算支出的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開展部門預算支出管理分析、規范財政資金的使用和支付對加強公共財政支出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利用國庫集中支付這個抓手執行好部門預算、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成為當前各級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需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一、A縣國庫集中支付模式的具體做法
(一)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設立財政零余額賬戶和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支出通過零余額賬戶直接支付到收款人。
(二)規范部門預算支出執行方式
根據支出管理的需要,將財政支出具體分為工資類支出、購買類支出、轉移類支出、小額零星支出等四類。分別采用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方式。財政直接支付范圍包括工資類支出、購買類支出、轉移類支出和未實行公務卡消費的小額零星支出。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統一為單位報賬員開立備用金卡,未實行公務卡消費的零星支出,由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審核相關支出票據后開具支付令,通過財政零余額賬戶直接將資金支付到報賬員備用金卡,由單位報賬員支付。財政授權支付范圍包括經過縣財政局批準的醫療機構藥品等專用材料費支出以及納入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支出項目。
(三)系統軟件
使用用友GRP財政管理軟件---金財工程應用支撐平臺(簡稱大平臺),主要使用的子系統有財政指標管理系統、用款計劃管理系統、遠程申請支付與報賬系統、公務卡管理系統、工資統發系統、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總預算會計系統、電子報表系統等。在指標、用款計劃、支付申請各個環節中,分別設置了錄入、審核、批復等環節,可以根據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責合理分配系統操作權限,達到業務辦理零差錯。
(四)部門預算支出執行業務流程
1.部門預算指標及用款計劃業務流程。預算股根據已批復的財政總預算和部門預算,下達總指標(指標細化到款級科目);各業務股根據預算股分配的總指標下達相應的單位指標(指標細化到項級);預算單位根據分月用款情況,錄入用款計劃,業務股核對無誤后進行審核,國庫股根據相關要求批復下達用款計劃。
2.財政直接支付業務流程:預算單位在經濟業務發生后,整理好相關原始憑證,按照批復的用款計劃,在遠程支付申請與報賬系統中錄入直接支付申請,并打印紙質用款申請書,隨同原始憑證一同送縣財政局國庫集中收付中心。收付中心對單位送審的原始憑證及支付申請審核無誤后,打印支付憑證送代理銀行,代理銀行通過財政零余額賬戶將資金支付到收款人賬戶,并與國庫單一賬戶進行資金清算。
3.財政授權支付(公務卡還款)業務流程。預算單位在授權支付經濟業務發生后,整理好相關原始憑證,在遠程支付申請與報賬系統中錄入支付申請,通知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審核會計審核支付憑證并登記授權支付登記薄,預算單位自行打印支付憑證并加蓋預算單位銀行預留印鑒送代理銀行辦理支付。公務卡消費后,由預算單位報賬員在公務卡系統中獲取消費信息,憑單位主管財務領導簽批的發票在系統中生成還款信息,系統生成授權支付憑證后,中心審核會計審核公務卡消費信息后在支付系統中審核授權支付憑證并登記授權支付登記薄,預算單位自行打印支付憑證加蓋預算單位銀行預留印鑒送代理銀行辦理支付。月末報賬員將上述支出票據送收付中心審核股審核。
二、A縣國庫集中支付模式特點
(一)利用大平臺,用部門預算指標控制分月用款計劃,杜絕無預算、超預算撥款;用分月用款計劃控制資金支付,保證財政資金合理調度;用財政資金支付憑證控制資金清算,確保業務股不超撥、支付中心不超支、用款單位不超報。
(二)提高了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約束力。對預算單位原始憑證的合規性、合法性、真實性進行審核,并且按原始憑證的經濟內容對照預算單位支付申請的資金性質、支出功能分類、支出經濟分類、收款人、摘要等要素進行審核,使各項支出嚴格按部門預算執行,更好地發揮財政監督職能。
(三)對政府采購資金的管理,按照政府采購部門預算指標,編制政府采購用款計劃,在用款計劃中增加了采購辦審核崗,并在支付環節由采購辦編制直接支付申請,辦理采購款項的支付,使采購辦可以更好地管理采購資金。
三、A縣部門預算支出執行中的問題分析
(一)由于客觀存在的原因,預算單位部門預算數據并未導入大平臺,因而下達預算指標時,僅按功能分類科目下達,未同時錄入經濟分類科目,造成預算單位申請的用款計劃中串用、混用預算科目的情況比較常見,部門預算支出編制與執行情況常常脫節。同時基本支出擠占項目資金、將項目資金用于與項目無關支出的情況仍然存在,這些問題影響了部門預算的嚴肅性,使部門預算難以正常執行到位。
(二)軟件系統還不完善,作為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的主要工具,大平臺還不完善。如無法明確單位預算指標的具體支出去向、查詢功能不完善、報表系統不科學等。此外,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還無法與其他的財政管理系統對接,如部門預算編制系統、部門決算報表系統、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系統等。
(三)預算單位存在的非部門預算范圍內的支付事項,如資金借還問題、應收應付往來款項支付問題等,目前只能根據實際情況暫列入其他支出,但這樣處理又造成無預算有支出的尷尬局面。
四、完善A縣部門預算支出執行機制的對策
(一)強化預算約束,建立部門預算支出執行預警機制
貫徹“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原則,規范支付行為,強化預算約束,維護部門預算的嚴肅性。部門預算指標下達時將功能分類科目和經濟分類科目同時錄入,增強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的可操作性,同時要建立以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支出預警監控系統,實時接收代理銀行和預算單位信息,支出預警監控系統按照財政部門預先設定的預警規則,對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中的每筆支付業務進行篩查、判斷,一旦發現可疑或涉嫌違規的支付問題,立即中斷支付并預警。
(二)完善大平臺軟件系統
增加項目庫支付模塊,將它與單位基本支出相分離,清晰界定單位項目支出與基本支出,做到專款專用。加強與部門預算編制軟件、部門決算報表軟件、會計核算軟件等配套軟件的銜接,將非部門預算支出事項納入大平臺軟件開發范疇,完善大平臺軟件功能。
(三)研究開發國庫集中支付網絡支付方式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迅速發展,預算單位有部分公務購買也會通過網購,這就出現了網絡支付問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銀行業支付、結算系統的升級,現金支付正逐步被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網絡支付方式替代。國庫集中支付應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進行技術開發,將網絡支付工具與支付系統進行對接,構建科學合理、安全高效、監管有力的國庫集中電子化支付、監管系統,以提高資金支付效率、增強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的透明度,使部門預算支出的整個過程都處于有效的監督管理之下。
五、結論
本文以A縣為例,從國庫集中支付模式角度來進行縣級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支出執行的分析。針對A縣部門預算支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一是強化預算約束,建立部門預算支出執行預警機制,二是完善大平臺軟件系統,最后提出將網絡支付工具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進行對接的未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