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苑
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效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效果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了教學思路遲滯、學習興趣低下、缺乏教學體驗感與就業原則缺失等方面的困境,提出當前教育模式改革的緊迫性,從而針對這些實訓教學的困難現狀,提出應當拓展固有教學思路、豐富實訓內容的多樣性、做好實訓與就業的銜接等三方面的應對解決策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與教學目的。
關鍵詞:高校;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模式;改革
機械加工專業實訓的現狀分析
當前高校的理論實踐課程僅僅限于院校教學,其適用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隨著技術的變革與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教學內容遲滯于市場變化,出現了理論教學與市場需求明顯脫節的現象,導致學生處于學業有成卻無以致用的窘境,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固有思維仍然是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聽寫理解為“副”,這種模式下較難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不能夠有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
其次,機械加工作為理工科的熱門專業,雖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卻異??菰锓ξ?,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實訓課程雖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對于沒有實訓經驗的新生而言,獨自操作機床設備也有較高的風險,為了避免受到人身傷害,教師通常以講解演示為主,減少了學生實操的動手鍛煉機會,降低了主觀能動性。
再者,以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目的及辦學宗旨為基本出發點,立足于培養全面發展、技術過硬、滿足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必須做到培訓與市場的高度對接,而現實中,長期處于校園環境中的學生,未曾真正體驗企業生產作業崗位上的感受,一旦走出校園步入工作崗位,即便技術水平很好,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環境適應期,而且機械加工專業的細分門類較多,在面臨具體的職業選擇時,學生往往會產生迷茫的心理,出現擇業困難,因此,也需要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給予學生就業選擇的耐心講解與啟迪,有效緩解就業壓力和焦慮情緒。
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方法
拓展固有教學思路
在創建全新的教學模式之前,首先要改變人的思想,即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意識觀念,變革雙方之間的主從關系,明確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理解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掌握一項專業的技能。因此,教學的主體應當是學生,使其歸于教學本位,而教師在這一過程活動中扮演的則是提供服務的角色,耐心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疑惑。同時,積極開拓創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側重地實施分類教學,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要求都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滿足,只有堅持以興趣為導向進行教學,才能夠帶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3]。
豐富實訓內容的多樣性
結合實訓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完善實訓的模式,使其呈現出多樣性,在實際操練過程中,教師需要靈活選擇訓練科目,在完成大綱要求的前提下,關注市場對于技術需求的變化,將最新的前沿技術教學融入到實訓中,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開放學習思路,并能夠與新技術的教與學保持同步,避免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和對市場把控的遲滯性[4]。
在實踐環節,教師應該把實際案例與演練科目進行有機融合,更加全面直觀、貼近實際地把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其能夠深刻理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并通過不斷地操練,反復練習,使每一個動作形成肌肉記憶,更加熟練地做到標準動作。
做好實訓與就業的銜接
任何一門理論與技術的掌握,都是為了能夠應用,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特殊培養亦是如此,因此,在校期間,通過設置獨特的教學環境,開展模擬的企業崗位作業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企業化管理的操作要求,也可與相同專業的企業簽署實習合作意向,使高職院校學生可以深入企業工廠,真切觀摩學習自己所學專業在社會中的應用,通過觀察交流,查找自身技術的不足,通過繼續鍛煉,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同時,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加深對機械加工門類專業的深刻理解,逐步找到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與就業方向,也為自己走出校門,提前適應崗位環境與工作需要做好充足準備。
實訓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意義
通過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僅有助于高校提高教師隊伍的管理水平,倒逼教師隊伍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拓展教學思路,豐富教學形式,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具有創新性的服務;同時,從學生培養的角度而言,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能夠給予學生一個更好更高的學習平臺,使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高度用不同的視角學習專業知識技能,在實訓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確立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更培養了吸收新知識、培育新動能的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行為習慣。
通過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得教學雙方都得到了改變與提高,實現了教學目的的多方共贏,具有深遠的教育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清遠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海英.關于機加實訓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8(02).
[2]王世新.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8(08).
[3]高峰,袁野.高職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與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1.6(06).
[4]衛芳.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模式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