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松剛
摘 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與迭代,信息技術與會計進行深度融合成為會計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所以構建全面科學的會計信息系統,不僅有利于提升會計處理全過程的信息化水平,助推會計信息的擴散和分享,同時也有利于提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水平,保證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和全面性,降低甚至消除市場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會計信息化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決策的制定,因此科學地防范以及化解會計信息化風險極具現實意義。本文將對會計信息化風險進行簡單介紹,重點探討會計信息化風險的防范策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會計信息化;風險因素;策略
會計信息化風險的主要體現
會計信息化共享平臺的建設滯后
現階段,會計信息化的資源共享機制的構建對資金以及技術具有嚴格要求,只有在充足的資金以及完備的技術條件下,才能促使平臺建設與當前會計發展保持一致,同時具有較強抵御風險的能力。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應用,都與發達國家具有明顯差距,如技術研發投入較少,欠缺可執行的推廣方案等問題,導致我國會計信息化程度較低。
會計信息系統軟件的安全性受到質疑
第一,會計信息系統軟件的研發存在一定漏洞,主要體現在軟件自身功能設定上與會計實務嚴重不符,同時部分軟件的操作過于煩瑣,不利于會計人員的掌握與運用。第二,會計信息系統存在數據風險,這是因為在特定條件下,軟件系統允許工作人員修改相關數據,所以導致軟件系統的安全性受到質疑。
操作人員的專業化水平不足
會計信息化的過程中,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并未得到相應提升,其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存在誤區,所以工作成效并不理想。
電子數據容易被篡改
會計信息化背景下,會計信息主要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這使得數據的提取和保存更加快捷方便,但電子數據也具有一定風險,主要體現在更改數據的流程缺乏監管,工作人員在進行數據操作時,如果是因為人為原因造成數據損壞,就會導致整個會計系統面臨崩潰,數據恢復不僅耗時,而且還具有無法完全修復的可能,因此,應對電子數據的變更權限進行控制,提升電子數據的安全性。
大數據背景下防范以及化解會計信息化風險的有效途徑
加強會計信息化理論建設
大數據背景下,必須將強化會計信息化理論建設置于優先地位。當前我國會計信息化理論發展較為滯后,直接導致在會計實踐中缺乏理論支撐,影響會計實務的工作效率。所以必須強化對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財務管理知識的學習,并將兩者進行整合,在會計實務中積極總結經驗和教訓,將信息技術運用于會計實務中,提高會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為會計信息化理論的完善提供實踐經驗。
整合多方資源,推動會計信息化共享平臺建設
會計信息化共享平臺的搭建需要多方面資源的支撐,比如技術、資金以及人才等。所以在推動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積極構建共享平臺,促使會計資源信息能夠得到優化配置。所以,需要從以下方面加速推動平臺建設。第一,與當地政府進行洽談,爭取獲得政府在推動云計算以及設備采購方面的政策支持。第二,面向國內外邀請網絡技術人才加盟平臺建設,也可以采取合作模式,加強雙方技術人員在技術攻關方面的溝通。以云計算平臺的研發為例,由于系統設計需要涉及諸多專業知識,所以必須構建項目組,吸引專門人才,推動項目發展。
提高企業會計部門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近年來,網絡信息安全事故頻發,因此加強計算機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共享平臺而言,必須對其重新設定防御策略。無論何種規模的企業,都需要建立信息安全意識,緊跟信息安全領域的最新發展,不斷提升現有防御體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此外,還需要注重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將職業道德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內容。此外,針對信息安全事宜,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監控體系,提高企業識別會計信息風險的能力,在其對企業造成實質性影響前,有效規避其負面影響。同時要定期排查信息安全隱患,并結合報錯記錄,建立風險提示推送機制,減少無效溝通,以幫助企業能夠快速做出維護信息安全的決策。
增強網絡安全管理意識
互聯網背景下,特別是大數據逐漸融入企業會計管理當中,強化對網絡安全的維護以及管理認識對企業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構建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機制。梳理企業現有的主要業務,并在信息管理中引入權限管理機制,在信息安全以及業務管理的基礎上,對相關人員的工作權限進行集中管理,從而降低權限混亂帶來的管理風險,此外還需要加強對虛擬機的研發,保障數據能夠進行安全傳輸。第二,在企業內部加強對員工信息安全意識的培訓,促使所有員工都能自覺加入維護信息安全的工作,并且對財務敏感信息進行備份,降低信息丟失甚至外泄的風險。
(作者單位: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周文欽.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當代經濟,2015(26).
[2]許曉卓.大數據時代的會計信息化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21).
[3]任春英.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風險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