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思
摘 要:企業,是社會經濟中最重要的納稅人,其中稅收籌劃更是企業稅收問題里的核心內容,因此,從法律角度來分析研究稅收籌劃的風險具有現實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稅收籌劃的概念,其次對稅收籌劃的法律風險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后研究了稅收籌劃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規避。
關鍵詞:稅收籌劃 合法性 法律風險 風險規避
稅收籌劃的概念
稅收籌劃是一種企業籌劃行為,也被稱作是一種合理避稅行為。當前的學者研究主要認為稅收籌劃的內涵為:在稅法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納稅人科學運用自身的合法權益,通過對生產經營中的組織、籌資、投資、交易等環節進行籌劃,從而選擇納稅負擔最低的最佳方案,從而降低稅務成本,取得最大化的稅后利潤。
稅收籌劃的法律風險
2.1企業稅務管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納稅人在稅務登記中、賬簿憑證管理中、發票管理中、納稅申報的過程中都可能存在法律風險。比如稅務登記中的法律風險,如果企業在稅務登記中虛假記載有關事項,或者不按期登記、違法偽造使用稅務登記證件,就會受到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可能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2采用稅收優惠政策中的法律風險
采用稅收優惠政策時納稅人需要面對的法律風險,主要是在稅收優惠政策選擇中的法律風險和申請稅收優惠程序中的法律風險。由于稅收優惠政策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而且數量大、變化頻繁,因此,企業如果不能更好地、及時地掌握稅收優惠政策及其變動,那么就會增大對稅收優惠政策的利用難度,從而觸發法律風險,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2.3企業在稅款征收中的法律風險
稅款征收是稅收征管制度中的核心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企業不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就會受到行政處罰甚至可能要承擔相應的刑事法律風險。納稅人在稅款繳納中存在法律風險,如果企業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就要承受繳納應繳的稅款、滯納金的法律風險。除此之外,納稅人延期納稅也可能會觸發法律風險,所以當企業發生需要延繳納稅情形時,應當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延期納稅。
稅收籌劃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
3.1我國稅收籌劃制度的不完善
稅法法規制度的不完善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由于法律語言的可解釋性,這就可能導致一些納稅人自己認為合法的稅收籌劃行為,但卻被稅務機關認定為不合法,從而觸發法律風險。二是稅收法律制度具有時空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國家會不斷對稅收法律、法規做出調整,這就容易導致納稅人選擇的稅收籌劃手段在原本的稅收制度中被認定是合理合法的,在調整后的稅收法律法規被認定為不合法。
3.2稅收籌劃實施者自身水平有限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受稅收籌劃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影響。稅收籌劃的事前性和復雜性要求進行稅收籌劃的相關主體具有相當的專業基礎。如果稅收籌劃籌劃者的主觀判斷出現失誤,就會觸發法律風險。二.受稅收籌劃相關人員的道德素質影響。對于企業來說,進行稅收籌劃的根本動機是最大程度的節約稅務成本和追求稅后利益最大化。在實際情況中,很多企業的稅務籌劃人員過分追求企業利益,不以合理合法的方式進行稅收籌劃,而是通過采取鉆我國稅收法律漏洞的方式進行不正當的避稅行為。
3.3部分稅收征管行政執法行為不規范
我國稅收法律法規還存在不完善的模糊地帶,因此稅收征管機關一般具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而征納雙方對其稅收籌劃行為合法的認定可能存在差異,容易觸發法律風險。一方面,企業難以把握征管機關自由裁量的范圍,導致法律風險大大增加。
稅收籌劃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4.1健全稅收籌劃制度,完善稅法政策
納稅人在生產經營中進行合理合法的稅收籌劃,必須在合法的范圍內,才能保證不會觸發法律風險。而只有作為稅收籌劃依據和準則的稅收法律體系是健全的完善的,才能讓納稅人在合法的范圍內進行籌劃。如果稅收法律政策不完善,納稅人就無法有預見性的在生存經營投資理財過程中合理合法的進行稅收籌劃,不能有效的利用稅收籌劃權利。
4.2監督稅務機關嚴格執法
稅務機關是否嚴格執法和其稽查的力度直接決定了納稅人在稅收籌劃過程中的違法成本。如果稅務機關執法不嚴、稽查力度低,那么納稅人來說違法成本就會變低,不能促使其樹立合理合法稅收籌劃的意識,從而違背相關法律,觸發法律風險。
4.3增強稅收籌劃風險意識
首先企業應該明白要規避稅收籌劃中的法律風險,就只能在稅收法律規范中進行稅收籌劃,不能越過法律界限。所以企業家應當增強稅籌風險意識并且認識到合理合法稅收籌劃的重要性,合理合法地進行稅收籌劃的基礎是準確理解并深刻把握稅收相關法律法規。企業應當要求相關人員不斷學習和掌握稅收法律政策,同時與時俱進,及時準確了解我國稅收政策。
4.4加強與稅務征收機關的溝通
在稅收籌劃的實踐中,企業一方面要加強對于稅收法律、政策條款的正確理解,在籌劃過程中對于可能會被稅務機關認定為不合法的具體問題應當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并聽取意見。另一方面,如果納稅人合法稅收籌劃的權利受到損害時應當采取各種措施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于部分稅務機關相關人員濫用職權,損害納稅人權益的行為,應該采取法律手段,如向有關機構提起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等,以此來維護自身權益。
【參考文獻】
[1]茍軍年,陳會軍. 企業稅收籌劃法律風險的若干基礎理論問題探析[J]. 行政與法,2010,(09):60-64.
[2]張蕾. 稅收籌劃的法律風險及其規避[J]. 法制與社會,2014,(3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