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薇
摘 要:國務院于2015年6月頒布了《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旨在向社會各方征求相關意見以推動環境保護稅法的落實。意見稿問世后社會反響強烈,民眾針對環境保護法的各個方面提出意見。終于,2016年1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集體表決審核通過我國首部針對綠色環保的稅法——《環境保護稅法》,并決定該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環保稅頒布動因
1.1環保稅改革是促進發展方式轉型的有效途徑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但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并開始轉型,仍舊高度依賴高碳排放的大二產業。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不及時轉型升級,就會導致社會經濟發展陷入泥潭。當前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處于“粗放型”,資源的產出利用比遠低于發達國家,總體呈現“高消耗、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尤其是近年來,由于大批工業企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霧霾困擾了我國大部分地區,大氣污染問題尤其突出。環保稅的推出能夠在一定程度限制工業企業的不正常排污,并同時提高其資源利用率,助力我國產業結構轉型。
1.2環保稅改革是消解我國相關法規矛盾的重要手段
國務院于2014年頒布《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提出將逐步取消排污費專款專用的規定,并由財政部門統一分配全部資金。但根據《環保法》規定,“排污費用的收入應該全部專款專項地用于環境污染防治。”鑒于此,可以看出兩項法律法規存在矛盾點,這將不利于稅收費用的后期分配使用。前者規定排污費需要統一預算安排,后者卻堅持排污費需要專款專用。鑒于《環保法》又同時規定“已經依法繳納環保稅的企業不需再繳納企業排污費”,由此,環境保護稅的征收是一個可以緩解此矛盾的有效方式。
1.3環保稅改革是應對綠色壁壘的重要舉措
早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環境問題就一直受到全球的高度重視。以丹麥、荷蘭、挪威、美國等發達國家為首,率先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征收碳稅。同時,美國、德國、日本等國也相繼開始征收水污染稅。法國、美國等國家提出對沒有征收環境稅的國家的進口貨品進行環境稅課稅,此次《環境保護法》的推出與施行,使得我國的避免了遭受其他國家的“綠色壁壘”。
環保稅稅收要素解析
2.1征收對象
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是在我國領域和我國所管轄的海域中有應稅行為的企事業單位與經營者,但不包括自然人與普通公民。其具體劃分為三類,首先是直接排放污染物的單位,第二類是超過國家規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依法設立的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地與污水集中處理廠,第三類是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處置廢物企事業單位與其他經營者。
2.2征收范圍
環保稅的應稅污染物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排污費與環保稅的征稅類目大致相同。但環保稅的征收范圍大于排污費,主要變化在于環保稅將噪聲污染細分為建筑噪聲污染與工業噪聲污染,在制度中給予了明確定位,有利于稅收征收過程的細化與準確性。
2.3稅率
2.3.1稅率水平變化
環保稅的稅率是依據不同計量單位采收的定額稅率,部分政府可以在適度范圍內進行調整。相較于排污費征收,環保稅中水污染與大氣污染的征收標準有所升高,噪聲污染的標準略微降低,而固體廢物污染的征收水平基本不變。從整體宏觀調控角度看,其征收總體水平并未有大幅度明顯變化。這種基于循序漸進式的改革有利于實施時企業的接受度,避免負擔一次性增加過多的情況,同時也兼顧了在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的平衡。
2.3.2稅收優惠變化
新的環保稅基本保留了排污費的農業生產、誠征污水處理廠與流動污染源的稅收優惠政策。與此同時,為了降低污染物的濃度,新政策還結合不同企業的排放標準設計了新的優惠政策,即企業排放的污染物濃度低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一半以上的,當地政府可減半其稅費。由此可看出環保稅以政策為導向,旨激勵企業從多方面降低排放量。
2.4計稅依據及其獲得方式
環保稅的計稅依據與當下主流的流轉稅、所得是等征收方式不同,其計稅依據分別包括大氣污染與水污染的污染量、噪音污染超標分貝與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同時,其計稅依據的獲取方式也完全不同,環保稅的計稅依據通過納稅人安裝檢測設備、外部專業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以及環保部門抽樣檢測結果獲得。
針對環保稅的完善建議
3.1平穩過渡,循序漸進。
新推出的《環境保護法》并未大刀闊斧改革,相對于排污費,無論是征收范圍還是稅率水平,其變動都是小幅度的,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保障企業的接受度,以免過度增加企業稅收負擔造成企業經營困難,進而影響新政策的推行。
3.2征稅范圍應逐步擴大。
為保障環保稅開征后各個單位的接受度,環保稅可以針對污染排放物的嚴重度與治理緊迫度逐漸擴大征收范圍,主要從不同污染物的分階段開征,進而逐步達到目的。當前,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球前列,全球已有部分國家開始征收碳稅 ,新的環境保護稅并不包含相關污染稅費,其原因在于如果此次新政策直接將碳稅列入征稅范圍會大范圍大幅度地加劇企業負擔,不利于新政策推行。但是,從長期而言我國終究應該將二氧化碳的排放列入征稅范圍。
3.3征稅標準應逐步提高。
基于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的現狀,在環保稅推出前排污費的征收標準一直在在逐步調整,新頒布的《環境保護法》的征稅標準與前期排污費的征收標準相比,體現了我國針對相關稅務法律改革的循序漸進的改革方式。當地政府可以在允許的稅額標準中,自行選擇征收標準,適當上浮應稅污染物的適用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