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芮
摘 要:新經濟常態下,粗放式的經濟模式已經不再適合一個地區或城市的未來發展,因此,為順應當前發展模式的改變,對于一方官員的考核也不應當一成不變。本文通過闡述唯經濟論的弊端以此說明綠色生態對新型績效考核的重要性并借戰略地圖的方式加以詳述。
關鍵詞:GDP 綠色生態 績效考核
新經濟常態下績效考核設計
GDP自1985年引入中國便一度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當時社會背景下,GDP不再只成為核算經濟的指標,幾乎同一時間演化成為核算一方官員政績的首要指標。在這一大環境下,對官員的考核從一個整體的績效考核體系,僅簡單地落腳在GDP上,而沒有納入環境、資源、老百姓的滿意度和其他一些社會指標,哪里GDP增長得快,哪里官員就能更易得到升遷和提拔,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以發現,各地的經濟工作會議上GDP增長數額是最受關注度的。而各省、省內城市增長額“攀比”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經濟的粗放式發展,也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于2015年頒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各級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個方面和全過程當中。中央已經將生態環境建設納入了績效考核標準中,但生態環境的建設作為一種軟指標難以量化,也會因為長時間建設造成上任周期錯位等不可控原因最后不易估量,因此,單純考核綠色生態一項的可操作性較差。為了強化考核,我認為在制定綠色生態考核模式時可以引入SO2的排放強度,有研究結果顯示,官員晉升競爭對SO2排放強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地方官員之間的晉升競爭強度越大,SO2排放強度越大;同時由于地方官員很多不具備專業的生態知識,各地每年環保知識講座數量以及城市及周邊綠化占比等也可納入綠色生態考核指標中。具體分析如下:
1.1 SO2排放
在衡量SO2的排放上,黨委干部與行政干部不應以一套標準規定,有研究顯示 ,行政領導和黨委領導相比,更傾向于放縱環境污染。這是因為在地方,以市委書記為首的黨委領導主要負責宏觀決策和戰略管理,而以市長為首的行政領導主要負責城市經濟、社會等具體操作層面事物的管理。因此,可以構建排放量的如下計量模型:
SO2=α*(1+本區域目標增長率+現有外資投資率+居民幸福指數-規定減排數)+可控范圍內一定浮動值(各省市按實際情況自行規定)
其中,行政領導的所屬α值應當低于黨委干部。
1.2環保學習
黨政機關至少每半年進行為期1天的專項學習,負責管理經濟發展的領導必須參與并進行交流,配專人負責記錄會議報告并存檔,每2年以市級為單位報省一級,此外,還可邀請企業負責人到會學習(非強制性),但污染型企業每年需保證一次參會記錄。官員考核的一般指標以參會工作簿為主。
1.3綠化面積
依照各地區實際情況不強制性規定面積,但仍要做為一項考核標準。對于發達城市而言,鼓勵其建立園林城市,依照國家標準使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5平方米以上;欠發達地區在此項評定上可逐年加強,不作為硬性要求。
1.4 工業垃圾處理
走可持續化道路就要放棄粗放式發展。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避免不了產生大量的工業垃圾。因此,對于官員綠色生態體系的考核中可以引入此項。首先,政府應當在合理范圍內加大對環保的支出;其次,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新興產業或是利用科學研發提升材料等使用率并減少工業垃圾的排放。故對于官員的此類考核項目中,可以根據當地工業規模,參照歷年排污數量進行審查,如審查新型垃
戰略地圖視角下的考核
新經濟常態下的考核機制將利用戰略地圖的方式對各地官員進行績效評價,本文通過綠色GDP的全新理念,針對不同機構官員設計不同的戰略地圖。
2.1政府日常運作機構考核戰略地圖
政府日常運作機構如財務部門、農林業部門、建設部門等負責一個城市各種事項的有序運作。那么,此類機構在對核心官員進行績效考核時可結合上述綠色生態指標,具體流程如下:
2.2政府監管部門考核戰略地圖
監管部門的官員考核主要集中在監察部門。此類機構的官員升遷等績效考核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門,更多的集中在是否有效行使監管權。監管部門同日常運作部門考核的項目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對于官員的考核不可能一成不變,要適應崗位職能的需求。日常運作的機構考核時更多的是考核其與綠色生態的結合度,是指標設計的執行部門。在大環境背景下,綠色改革派官員一定會成為主流,成為經濟建設中的中堅力量。
總結
在對官員政績考核方式的轉變過程中和在建立官員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的過程中,雖然不再唯經濟增長(GDP)論英雄,但也要力戒唯生態環境績效論英雄,也即不能唯綠色生態論英雄,而是以綠色生態+經濟發展(EEP+GDP)論英雄。EEP+GDP模式是已然成為新常態經濟下的必然,將戰略地圖引入也是為更具體更明晰的開展工作。目前,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仍須以經濟建設為基礎,但對于官員考核應當更靈活,治人不同于治世,采取必要的手段制定必要的規則是不可或缺的。對官員進行業績考核雖只是一種手段,最重要的還當立足于上層建筑,因為一個全心全意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官員才是發展的最有效內部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劉俊生.經濟新常態下官員政績考核指標的差別化設計[J].人民論壇,2015,(22).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國政府網,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