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隨著這些年我國網絡覆蓋率逐漸提高,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各行各業的發展都與互聯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當民間的借貸方式通過在網絡上創建平臺并通過運用新的運作模式,在初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長期病態的快速生長問題在現在得以顯現,這些問題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已經成為了不容忽視的阻礙。本文通過分析P2P網絡信貸平臺內部現狀來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P2P; 網絡信貸;信用風險
當互聯網和金融進行融合后,其形成一種新的產物--網絡金融。網絡金融憑借其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等一系列的特性,使用戶可以快速接受這種新的金融運行模式。P2P網絡借貸作為網絡金融的一個分支,其發展更是有著質的飛躍。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自2007年開始建設至今,從最開始的寥寥數家到目前已超過兩千家。在空前繁榮的背景下,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對借貸雙方都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這些問題對于這個行業的穩定發展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能否改善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對于這個行業的發展起到決定性因素。
P2P網絡信貸概述及我國發展狀況
1.1 P2P網絡信貸概念
P2P網絡信貸是由英文中的“peer to peer”或“person to person”翻譯過來的,通俗來講就是個體對個體的借貸模式,其基礎就是民間借貸進而通過網絡平臺化建設,使得民間借貸走上了網絡化發展。在借貸關系發生的過程中,P2P網絡借貸平臺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可以提供網絡信息發布和資金交易的平臺,通過運用網絡手段,吸收借入方的資金同時放出給資金需求者,從而完成資金融通的過程。其不同于傳統金融機構的間接借貸方式,通過更加直接的方式完成個體對個體的資金融通。其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借款者的信用標準較低,使得個人和中小型企業偏向于這種借貸方式。
1.2 P2P網絡信貸特點
P2P網絡信貸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三種角色:出資方,P2P網絡信貸平臺和資金需求者。出資方主要是指擁有資金并有理財意愿的個人或集體。P2P網絡信貸平臺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就是提供信息并撮合借貸雙方完成資金的融通,其自身不參與資金的外借,主要起到中介和信用保障的作用。借款人是指缺乏資金的消費者,個體營業者和中小型企業。
1.2.1擔保方式以信用為主
P2P網絡信貸,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其實是信用貸。其業務流程不需要貸款人出繳任何抵押物品。借貸雙方只需要通過平臺注冊,并提供自身信用的佐證材料,并通過平臺的審核即可進入平臺從而進行借貸交易,在完成交易的時候平臺會自動生成借貸合同。只要用戶通過了平臺的審核,其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借貸交易。
1.2.2網絡信貸貸款門檻低以及貸款金額少
這一方面主要體現在對于P2P網絡借貸主要面對的是中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在校大學生和上班族等用戶。這類用戶普遍面對在傳統商業銀行的信用評級較低并且貸款金額較少,而傳統商業銀行出于對風險控制的方面考慮,對這類用戶的申請貸款往往較少的發放貸款,其發放貸款的主體更偏向于信用評級高的大型公司以及國有企業。在面對這樣的大環境下,網絡信貸的出現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缺,同時也受到了這類固定借款者的青睞,使得網絡信貸得以快速的發展。
1.2.3交易方式靈活
在P2P網絡信貸平臺上用戶只需要通過相應的檢測,用戶就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交易。P2P網絡信貸所運用的是競標投資的方式,借款人可以通過在平臺上發布需要募集的金額,利率以及資金所需要的時長,而資金持有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以及資金狀況進行選擇性的投資。這種交易方式相對靈活。
1.3我國P2P網絡借貸發展情況
2007年我國第一家網貸公司成功面世,從此宣布P2P網貸理念正式進入我國。而這個行業在我國蓬勃發展的階段是在2011年,在這一年度我國P2P網貸平臺數量出現了一個井噴式的增長,從2010年的6家增長到50家,成交量從6億元增長到84億元。截止至2016年我國網貸平臺數量2400余家成交量更是達到了28049億元。僅僅五年時間我國P2P網貸平臺猶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但是當量得到了提升,而質得不到保障的時候,就會影響到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根據數據了解到我國2016年不良網貸平臺數量達到了1397家,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網貸平臺絕大多數都是有問題的,當處于這種環境的時候就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改善我國P2P網貸平臺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我國P2P網絡信貸所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經濟同時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得P2P網絡借貸平臺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狀態。但是在這種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暴露出更多的問題。一是來自于P2P網絡借貸平臺對于風險控制方面的問題;二是由于之前對于相關P2P網絡借貸平臺如何正規運營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對較少,導致存在于這個行業的平臺良莠不齊;三是網絡借貸平臺建設的安全性問題。當這三方面存在問題會影響借款者與投資者的信心,所以如何解決好這三方面的問題是關乎P2P網絡借貸能否長期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2.1平臺網絡安全性問題
P2P網絡借貸是以互聯網領域為基礎所發展起來的,很多東西還不夠完善,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很多缺陷。而在進行金融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私密性的信息,例如:交易的金額、客戶的信息等。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面非常廣泛、效率也非常高,然而其本身的技術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目前在全球,很多系統都受到了一些網絡黑客的攻擊,一些公司也因而遭受了非常巨大的損失。很多黑客都是針對金融系統進行的攻擊。經過一定的調查可以發現,我國目前很多平臺的裝備都比較落后。現在存在的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裝置設備與對應的系統嚴重不匹配。一些平臺的系統和技術可以達到相應的要求,但是對應的設備性能不夠先進,從而導致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安全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現在在金融行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職位,金融工程,其主要就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來建立相應的金融平臺,并做好相應的維護。但是我國在這一方面發展還不夠完善,不論是設備還是系統,主要依賴于國外的進口。這樣就會導致我國自身的系統構建基礎非常缺乏,而網絡系統需要經常更新,國外進口設備的成本都非常高,從而導致一些網絡借貸機構更新設備的速度難以達到系統更新的速度,這將會導致自身系統得不到嚴密的保護,將會阻礙網絡借貸的發展。
2.2相關法律的缺失
法律在文明社會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體現在其強大的約束力。我國銀監會于2017年2月頒布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中進一步對資金進行保障,從以往的第三方平臺暫存轉為由商業銀行為網絡借貸平臺提供資金存管業務。這種方法進一步對用戶進行保障,從根本上杜絕了平臺攜款潛逃的風險。但是在提供資金存管業務的過程中商業銀行能否有效配合工作成為了這其中的一項問題。
目前我國網絡借貸平臺的準入標準相對較低,注冊公司的成本較低,使得機構可以冒險追求更高的利潤,大部分網絡借貸機構存在著違規經營的問題。一是從業者的標準不夠規范,使得從業者缺少法律法規意識。二是在運營上有著很多的違規行為。究其根本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法律對其限制不夠高所造成的,只有提高法律的約束能力才能使這個行業得到穩定健康的發展。
2.3風險控制能力低
在資金出現轉移融通的過程中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風險。而P2P網絡信貸由于其在融資的過程中并不需要有任何的擔保標的物,從而使得壞賬率的提高,使得在交易中的風險變高。就相關信息的資料了解到2015年我國網貸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在15%—20%之間,而銀監會發布的同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1.74%。由于平臺對于風險控制能力不夠強,導致行業不良貸款率過高,嚴重影響平臺的健康穩定發展。
改善對策
針對上述的問題,從P2P網貸平臺內部出發,提出一些改善對策。
3.1完善平臺網絡技術并加強技術防范
由于P2P網絡信貸的運行完全依附網絡上。那么,這就要求公司能夠對設備進行更加系統的管理,經過一定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需要對系統進行有效維護,同時還要做好設備的維護;其次需要及時檢查,如果出現系統的更新,需要及時匯報,以保證設備更新能夠及時同步;最后需要做好相應的監督工作,并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態,出現運行緩慢等一些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做出防御措施。由此可以使系統的正常運行得到保障。
俗話說打鐵還靠自身硬,平臺只有加強自身技術防范,才能夠更有效地確保交易環境的安全性:(1)加強技術支持。在建立系統的過程中,全程都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而且在系統運行的過程中,也需要相應的技術來進行維護,才能夠使整個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保持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狀態;(2)要加強人才的培養。技術人員是系統建立的關鍵性因素,那么金融機構要加強人才的培養,才能更加有效地彌補技術上的缺失,完善了相應的技術,才能夠使系統得到更有效的完善,并防止系統出現漏洞,從而防止不必要的麻煩出現。
3.2完善法律法規
首先,雖然近期銀監會推出《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但是通過了解其中的信息發現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就是銀行與平臺之間的能否有效合作的問題,相關法律應該明確其中銀行與P2P平臺之間的合作問題。
其次,相關法律應該嚴格要求從業人員的標準,只有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使平臺穩定發展。最后,應加強違規經營者懲罰措施。目前我國有關P2P網絡借貸平臺違規經營的懲罰措施比較寬松,使得部分經營者肆意妄為。當加強違規者懲罰措施后,可以減少平臺違規率,保證行業的穩定性。通過加速立法進程來加強法律對平臺的約束力,從而達到使行業穩定運營的目的。
3.3完善征信系統
由于P2P網絡信貸有不需要質押物的特質,并且自身沒有完整的征信體系,同時無法接入到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體系中,使得P2P網絡借貸平臺陷入一個自身無法有效控制風險的境地,造成了不良貸款率過高的結果。行業內應該建立相應的協同機制,共同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征信系統,這樣做既能減少各個平臺的成本,同時也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當存在一個完整的征信系統時,平臺就能夠有效的控制風險,減少不良貸款率,同時也能使平臺在公眾中的信譽得到提升,從而使自身的運營進行良性的循環。
結語
各平臺應提高自身對平臺自身問題的認識,放慢自身對市場的擴張度,轉而提高安全性的建設。在當前互聯網的時代下,我國的金融也早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模式.但是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眾多有關安全方面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制定了對應的解決措施。同時各P2P網絡借貸平臺在改善安全性問題上還任重道遠,還需各崗位人員的不懈努力。只有全面改善,才能達到行業長遠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廖理,吉霖,張偉強.借貸市場能準確識別學歷的價值嗎?--來自P2P平臺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15,(03).
[2]張海洋.信息披露監管與P2P借貸運營模式[J].經濟學,2016,(01).
[3]魯釗陽.P2P網絡借貸風險規制法律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17,(03).
[4]杜明鳴,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信息披露制度建構研究[J].西部金融,2017,(07).
[5]莫凡,P2P網絡借貸平臺壞賬風險承擔模式的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