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璘 李月
摘 要:很多發達國家它們比較早的開辟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給自己的國家帶來了很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本國發展經濟。當下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在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大的背景下,國內離岸金融市場已經處在初始階段。
關鍵詞:構建;離岸金融;途徑
現在我國離岸金融市場的狀態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歐洲一些發達國家開始興起離岸金融市場。那么離岸金融市場它的概念以及特點是什么,已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們所給出的答案定義是:所講的離岸金融就是指金融銀行業和一些其它的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吸納了非居民資金, 向非居民提供的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離岸業務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相對于獨立東道國在岸金融體系之外,這些離岸機構它們吸納和運用的是已經注冊國家貨幣它的體系之外的另外一些國家貨幣。最突出的離岸業務的優勢就是一些非居民它們的資金匯往離岸賬戶,這樣離岸賬戶的資金就會匯往境外的賬戶,也就是說離岸賬戶他們之間的資金,可以自由地進與出。那么離岸金融市場它的特點主要是經營非居民它們之間的融資業務,存在于國際金融市場, 它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交易的主體非居民交易貨幣存在境外性, 它的融資規模巨大性、還有他的交易業務便利性、以及管理環境寬松一些基本特征。目前全世界把目光盯在了發展離岸金融業務這個大市場。
目前我國離岸金融市場的現狀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在我國開辟離岸金融服務比較早的是1989年,我國招商銀行率先在深圳獲準開始辦理金融離岸銀行業務。相繼深圳的發展銀行、廣東的發展銀行、深圳分行、國家工商銀行、以及國家農業銀行先后都申領了離岸銀行的業務執照。這就是說深圳開啟了離岸金融市場的先河。到了1998年,我國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國家內的銀行它的離岸資產質量非常差,中央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停止了所有中資銀行的離岸資產業務。到了2002年,中央銀行又相繼恢復了招商銀行以及深圳發展銀行的離岸業務,與此同時,也批準了交通銀行和浦東發展銀行開辦離岸業務。這樣上海就開啟了發展離岸金融市場的業務。目前對離岸業務很多地方政府和它的一些商業銀行都對開啟離岸業務躍躍欲試,但是中央銀行到目前為止,只是給于上述四家中資銀行發放了離岸銀行業務經營許可證,這也只是試點或者試驗。
離岸市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離岸業務所需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夠明確
我們國家對于離岸業務當中稅收政策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稅收政策跟離岸金融業務相配合存在相關的制約和監督,對于境外的一些離岸客戶,對于我們國家稅收相覆蓋的居民身份界定不能夠統一執行。所以說我們國家相應的稅法優惠以及一些稅收的設置使得境外的一些非居民對于我們的離岸業務模糊不清,這就使得我們更多的優惠政策在離岸金融方面得不到充分地發揮。眼前這些優惠制度雖然我們已經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它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就會制約離岸業務的發展。很多發達國家能夠開展有效的離岸金融優惠政策,其稅收主體的確定以及相關利率等波動帶來的金融影響都會非常明確。所以說我們的優惠政策必須統一規定,對于離岸金融稅收優惠的具體項目一定要給客戶一個明確的指引方向。
離岸業務開展需要對客戶賬戶信息加強保密
在境外開展離岸金融業務,尤其是針對一些居民非居民客戶其對離岸業務的興趣,主要源自于其金融保密措施是否得當。我們國家現在開展離岸金融業務比較順暢,主要原因是在政府銀行相協調下更多的業務延伸到國外,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更多的離岸金融也得以保障。但是對于客戶來說最關心的在于主要信息的保密是否到位,在這方面我們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相關的法律也不完善,沒有形成很好的客戶市場準入以及退出監管措施。這就導致了境外的客戶存在很大的顧慮,這就需要我們有統一的監管標準, 在外匯業務管理部門相關輔助之下,嚴格打擊洗錢以及避稅等國際上金融都需要監管的違法行為。
在外匯監管制度方面金融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從市場監管來看我們國家相應的外匯制度管理比較嚴格,所以對于準入準出離岸進入市場的程序和要求都比較嚴。這使得金融市場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眼前對于外匯的管制,對于境外居民資金的吸納都缺乏相對自由的流通性。這種離岸之外的賬戶與賬戶之間的資金往來,由于受到這種管制資金的走出企業資金的安排都受到一定的制約。外匯的兌換方式以及資金的流通都是離岸金融市場所需要的條件,但是我們國家現在很多資本沒有完全開放,僅限于個別的貨幣兌換,還是與人民幣離岸兌換方式相關。雖然我們國家對于人民幣國際化業務開展及金融的開放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離岸的賬戶之內外匯資金沒法實現自由的轉換,我們眼前只能對于結算功能進行操作,這與國際上一些發達的離岸金融市場相比功能比較缺失,這是我們外匯管制過嚴格導致的貨幣無法自由兌換產生的結果。在境外的一些資本項目管理也比較嚴格,境外的一些企業如果進行全球的投融資計劃都需要我們國家外匯監管部門得到審批。但是它審批條件和手續都比較繁瑣,所以在我們與其他國之間進行的境外擔保離岸融資業務等需要嚴格的核算審批過程,這就降低了我們金融業務的發展進程。跨國公司需要資金自由流通必須有便利的融資條件,離岸金融業務的運作需要管制的約束,但也同時需要其自由度的存在,我們應該盡快地繞開這些矛盾點,建立更合理的外匯管制制度。
構建離岸金融市場合理途徑
離岸金融市場深化金融體系改革
金融行業它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銀行業。我國在2006年加入WTO以后,我們國家銀行業也進行了深化的改革,一改過去傳統銀行的經營理念,加大了開放的力度,我們的市場開放是遵循市場準入按照國際法則開放市場。但是盡管市場國際化的腳步加快,我們國家與世界銀行及一些發達國家的銀行相比,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程度還很低。針對我國銀行國際化弱勢的狀況,我國銀行業大力開展離岸金融業務顯得非常重要。在不斷開展離岸金融業務的進程當中,加快探索國際化的特點和發展前景,強化我國銀行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加快我國銀行業跨境發展,首先要創造增加銀行利潤空間的條件。我們知道離岸金融另外還享受一些稅收上的優惠政策,不難看出它的利潤空間遠遠比國內傳統業務具有更高的利潤,這樣參與國際金融市場也會使信譽在國際上有機會得到提升。其次不斷推進銀行金融創新提高國際競爭能力。目前我們國家銀行業在稅前的利潤、利潤的增長率、資本的收益率、資產的收益率、人均的利潤等等這些反應經濟效率的指標,排名都處于下風。我國銀行業它的創收能力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銀行相比差距還很大,目前在我國離岸金融業務經營的范圍還比較狹窄,我們要逐漸擴大經營,范圍 。
新的金融監管方式要加快轉變
在金融監管當中,尤其重要的是金融產品的信息是否安全,信息安全與投資者是否相信金融理財產品息息相關,我們要加強監管重視準入環節以及行政審批,與事后監管相結合的有效性,確保市場的參與者能夠了解風險意識以及有足夠的承擔能力,充分了解現階段市場上金融產品的風險品類,確保投資者的利益不受到損失,要明確新形勢下金融機構的責任是否它們能將適當的金融產品與投資者相匹配。
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相關機構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 它們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在國際區域經濟當中,都建立了國際金融中心機構。比如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在國際資本流動它的規模、它的流向、以及速度都發生了變化的狀況下,就搶抓機遇都相繼建立了便捷融資的離岸金融市場。盡最大的可能吸引和利用外資, 以此提升本國的金融實力,預測同時建立了本國以及一個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再比如日本東京、我國香港、以及新加坡它們都在早期建立了國際離岸金融中心,相繼馬來西亞、泰國、韓國也都建立了他們自己的離岸金融市場,積極開展離岸金融業務。這樣一些國家都在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因素,積極推動本國的金融業務走向國際大舞臺,這樣各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又極大地推動了本國和本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們國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為了適應離岸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走向國際化,我們要加快建立國際金融協調機構。
(作者單位: 大連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沈戰.上海自貿區離岸金融發展路徑探析[J].生產力研究,2014(12).
[2]陶冶.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建立與監管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