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芳
摘要:財務共享中心有助于企業財務工作統一化,便于宏觀調控,提升財務工作和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借助其時效性、共享性的特點,為精細化財務管理提供技術支持。本篇文章基于煤電企業的角度,探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勢,分析其構建過程面臨的挑戰,然后提出完善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對策。
關鍵詞:煤電企業;財務管理;財務共享中心
隨著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企業收購、并購的現象也隨之增多。由于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風險,對于財務信息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改變經營過程中財務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共享程度低的劣勢,以此達到風險控制和優化管理流程的目的。
一、建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勢與挑戰
煤電企業財務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財會人員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對企業經營產生的財務信息進行核對,并落實財務工作。我國的煤電企業一般都是大規模企業,具有較多的下屬分支單位,加大了財務工作的難度,若是繼續沿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會提升相應的管理成本。建立企業共享財務中心,有效降低財務管理成本。
財務共享中心的一大特點是信息集中化管理,財會人員借助這一平臺,減少企業搜集財務信息的時間,極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往往是由下屬單位做好相關工作后,再將處理結果向主管單位進行匯報。利用財務共享中心,下屬單位的財會人員能夠及時地獲知任務要求,快速完成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評估,并將處理結果向上匯報。借助于財務共享中心,實現財會人員與核算企業隸屬關系相隔離,為前者工作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
盡管財務共享中心有相對多的優點,但若在建構過程中,對于企業發展戰略和運營情況把握不清,則會出現出現共享中心定位不明確的情況,不僅無益于財務管理工作質量,還會干擾企業正常經營。對于共享中心的流程管理不夠具體,或統一化、標準化的優勢未能完全發揮,不能有效優化具體工作流程,主要體現在企業對下屬單位的收權受到抵觸。這源于非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各下屬單位在被收取業務獨立管理權時,與上級單位在工作方式與管理習慣存在的差異。因此在進行管理模式改革時,要充分考慮流程管理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兼顧下屬單位在業務上的個性和共性。
二、健全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對策
筆者研究了各企業所構建的財務共享中心,針對它們的功能和工作模式進行分析,探究其運作實踐經驗,掌握和了解在推行過程的阻力和實際困難。發現這些阻礙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統制約、人員配置、業務流程優化和組織架構方面。文章將從以上幾個方面逐一論述,探討完善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對策。
(一)確立財務共享中心服務模式
關于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模式,應基于煤電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和經營需要來決定,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企業全面財務與資金集中的管理平臺,以此為中心實現財務工作統一化、信息化、共享化。選取共享服務模式,要著眼于企業戰略,明確自身的職能定位,再經過詳細、完整的論證分析后確立。
首先根據企業戰略規劃,分析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模式和職能定位,為企業決策層、管理層提供可行性分析報告。其次,然后基于這份分析報告進行集團內部討論,是否采用報告提出的服務模式方案。最后,根據財務共享中心的定位和服務模式,確立覆蓋管理的煤電企業下屬單位,并與其進行充分的討論和溝通,獲取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良性反饋,在集團內下達正式文件進行通知,促進財務共享中心發揮自身職能。
(二)健全、完善組織架構
健全、完善的組織架構是企業開展相關工作的基本框架,其中科學、合理的流程安排是其的基礎。財務共享中心作為企業的一部分,將它納入企業管理和經營體系,需要對其組織架構進行完善,細化共享服務的目標,健全其職責體系。在此基礎上,繼續細化職責體系,使共享服務落實到具體部門,界定各部門的職責范圍。鑒于此,充分考慮企業掌握的管理資源,評估自身的管理水平,以此確定財務共享中心組織架構。完善財務共享中心組織架構,主要有三大控制內容:設計、調整和監督[2]。
首先是設計環節,企業決策層和管理層應明確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職能定位,對于服務模式重要性和影響程度進行分析,是服務型還是管理型。如果是服務型,那么在職能上則側重于賬務和資金管理;如果是管理型,則側重于人員管理,明確共享中心的涵蓋業務范圍、管理對象和管理范圍。其次,是針對現有的財務共享中心現有的服務模式進行優化,主要針對組織的職能和運作模式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利用管理手段改進部分業務流程,更好地適應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內外部環境。定期對財務共享中心的職能部門和崗位工作效率和質量進行評估,并生成評估報告,改進其中的不足和缺陷,實時調整共享中心的管理方式。最后,做好財務共享中心的職務互斥分離工作,細化管理信息系統的權限,按照各部門和崗位層級,設置相應的權限,并加強日常監督。
(三)加強對財務共享中心流程管理
確保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有序、穩定運行,需要有完整、詳細的制度支持,為其工作提供指導,明確工作人員職權,減少工作流程要求不清晰造成的問題。構建完善的財務共享中心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規范財務工作標準和流程,為財會人員工作提供要求清晰明確的操作流程,同時將與企業經營和管理相關的最新政策和制度,嵌入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改善財務工作的內外工作環境。2.對于財務工作制定同一化的標準,并以此要求企業各部門、下屬單位,按照相關標準完成財務工作,規范相關業務流程。如,差異化分析下屬單位的非標準業務流程,并收集相關信息;根據分析結果改進非標準業務流程的內容,與下屬單位進行溝通和協調,實現非標準業務流程標準化。通過類似手段,將企業經營和管理存在的不規范、不具有統一標準的業務流程和工作機制,進行標準化改造。
(四)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財務共享中心的執行主體是人,要求這些財會員工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符合相應的工作要求,例如員工應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能夠應對后續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法;能夠快速掌握新技術,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基于職能定位,以五年作為一個周期,制定引進、培養人才計劃;2.基于崗位規劃設計,分析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的人才缺口,安排人事招聘工作;3.建立財會人員培訓機制,確保其長效化,使財務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員能力得到長足進步,能夠勝任崗位工作,通過內部培訓機制,建立管理人才儲備;4.幫助員工制定職業規劃,并制定針對性的工作過渡方案,使其有效銜接財務共享中心的工作;5.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和保密要求,防范信息泄露的風險[3]。
(五)建設財務共享中心配套信息管理系統
隨著企業經營內外環境的變化,對于財務信息的處理和傳遞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財務共享中心的需求。利用信息、計算機、網絡等技術,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將企業總部與下屬單位的數據接口相連接,進一步滿足財務管理的信息需求,提升信息處理效率。通過標準化操作的實施,降低財務工作的失誤率,制約財會人員的不法行為,減少財務舞弊風險。在系統中設置預警功能,當財務工作出現操作偏差或錯漏時,及時提醒管理人員,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解決措施。
三、結論
綜合上述,煤電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有效提升財務工作效率,實現財務統一化、標準化管理,防范員工違法、違規操作。目前我國企業對此財務管理模式的實踐經驗較少,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些問題,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讀者提供有益參考,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任.試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管理的提升作用[J].現代國企研究,2016 (02):110-111.
[2]李聞一,劉東進.大土木行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與案例研討——中交二航局財務共享中心服務的實踐[J].財會月刊,2015 (04):16-25.
[3]李少武.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實現財務集中核算管理——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的實踐總結[J].財政監督,2013 (2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