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能源形勢日趨緊張,利用清潔能源、實現綠色發展已成為新形勢。近些年,在國家政策的不斷支持下,光伏發電得到快速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應用規模的擴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迅速增長。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低成本意味著以較少的資源投入獲得更多的產出。因此,加強光伏發電企業的成本管理,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本文以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意義為基礎,對光伏發電企業的成本進行分析,并對光伏發電企業的成本管理思路進行闡述。
關鍵詞:光伏發電企業;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成本管理,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能夠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核心競爭力。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光伏發電產業快速發展導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光伏發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迎來新的挑戰。作為光伏發電企業,在電價既定的情況下,要想實現盈利目標,除了要在電力營銷上做文章,還要將低成本作為核心競爭力,嚴格控制企業的各項成本,切實做好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一、成本管理對于光伏發電企業的意義
(一)順應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發展趨勢
未來的能源不但要清潔,而且還要經濟,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正在逐步退坡。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2018年1月1日之后投運的光伏電站,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標桿電價分別由2017年的0.65元、0.75元和0.85元降低為每千瓦時0.55元、0.65元和0.75元,比2017年電價每千瓦時均下調0.1元。2018年1月1日之后投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全電量補貼標準降低為每千瓦時0.37元,比現行補貼標準每千瓦時下調0.05元。光伏制造技術的進步,促使光伏發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市場整體進入微利時代,平價上網已成為發展趨勢。在平價上網的微利時代,做好成本管理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在市場中提升企業競爭力
隨著光伏產業的不斷快速發展,光伏發電企業的市場競爭正在逐步升級。為規范市場秩序,確保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促進中國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國家對光伏電站項目采取競爭方式配置。光伏電站競爭上網電價項目,指的是不通過主管部門發放“路條”的方式獲得地面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資質,而是通過市場化的競價方式獲得該資格,在保證一定的發電效率和質量的前提下,誰的報價低誰獲得項目建設權。因此,價格競爭已成為光伏發電企業的主要競爭形式,如何降低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取得項目資源,是各大發電企業的燃眉之急。通過成本管理,發電企業充分利用資源、降低成本,進而在價格競爭中占據優勢。
(三)降低成本保證企業收益
從近來發布的政策來看,國家正在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加速新能源補貼的退場,補貼正在逐年下調,電價補貼的拖欠規模也在逐年增長。雖然光伏發電企業對于補貼的下調和拖欠都有所預期,但這還是實實在在的減少了企業的收入、增加了企業的資金成本,影響到了企業的收益。面對收益的下降,光伏發電企業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這就要求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做好成本管理,為企業完成效益目標提供支持。
二、光伏發電企業的成本構成
光伏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主要包括折舊費用、財務費用、運行維護成本和相關稅費。折舊費用由光伏電站在投資建設時的投資金額和設備的使用年限決定。財務費用是指光伏發電企業的融資成本,主要影響因素有企業投入資本金的比例、融資方案和利率。運行維護成本主要包括光伏發電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修理費、人工成本及其他費用等。相關稅費有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印花稅等。以某光伏發電企業2017年成本為例,折舊費用占發電成本的52.37%,財務費用占發電成本的37.17%,稅金及附加占發電成本的5.5%,運行維護成本占發電成本的4.96%。由此可見折舊費用和財務費用占發電成本的比重較大,運行維護成本和相關稅費占發電成本的比重較小。
三、光伏發電企業成本管理思路
從光伏發電企業的成本構成來看,光伏組件投資及電站建設安裝成本依然是發電成本的最主要部分。光伏電站投資金額較大,隨著銀行政策的收緊,融資成本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土地租金、土地使用稅、結網工程及其他中間費用也在水漲船高。相對而言電站建成后的日常運行維護成本對發電成本的影響不是很大。由此可見,在建成后的運營管理階段才重視成本管理,因成本結構所致,可管理的空間不大。光伏發電企業應從前期開發、項目建設就開始規劃成本,全過程對成本進行管理,而不是僅在運營階段才開始重視成本管理。
(一)項目前期開發階段
企業在項目的前期開發階段以市場為導向,按照未來可取得的上網電價,企業想要達到收益目標等,對可能影響發電成本的影響因素進行提前規劃。
1.土地類型及使用方式。光伏發電項目占地面積較大,企業應重視土地的使用成本。土地的使用成本主要有補償費用、耕地占用稅、土地使用稅、租金等。耕地占用稅以占用耕地的面積為計稅依據,以平方米為計量單位,在占用耕地時一次性繳納。土地使用稅以實際占用土地的面積為計稅依據,以平方米為計量單位,按年繳納。項目前期開發階段需要考慮占用土地的類型是農用地、建設用地還是未利用地,土地補償費用是多少,是否需要交納耕地占用稅、土地使用稅,補償和稅費會直接導致土地使用成本的增加。另外,還需考慮土地的使用方式,如果是以出租的形式使用土地,租金的標準,租金是按年支付還是一次性支付,都會影響土地的使用成本。
2.接入工程。項目前期開發階段應充分考慮接入條件,是否需要光伏發電企業自行投資建設匯集站、升壓站、線路以及間隔等,會造成電站的投資成本上升,升壓站及輸電線路建成后還需要企業運行和維護,也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
(二)設備采購及項目建設階段
1.采購和施工成本。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成本大致可分為光伏組件、并網逆變器、配電設備及電纜、電站建設安裝等成本,其中光伏組件投資成本占初始投資的50%~60%,是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光伏組件效率的提升、制造工藝的進步以及原材料價格下降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未來光伏發電的成本。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光伏組件的效率在持續提升,成本在不斷下降,光伏發電產業鏈已逐步完善。發電企業在設備采購及建設安裝過程中應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標,在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嚴格控制采購和施工支出,降低企業成本。
2.融資成本。光伏電站建設周期短,投資金額大,怎樣在短時間內籌集到項目建設所需資金是所有光伏發電企業面臨的難題。在貨幣方針收緊和金融監管持續的背景下,光伏發電企業融資難度越來越大,融資成本也越來越高。企業可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利用集團公司資金優勢進行內部委貸等多種融資方式中選擇成本較低的融資方案,來滿足項目建設所需資金。另外,光伏發電的補貼電費占電費的比重較大,近年來拖欠比較嚴重,且結算的不確定性較大,在考慮融資成本的同時還應關注還本付息風險,將企業的財務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內。
(三)項目發電運營階段
在光伏發電項目的運營階段,企業要轉變成本管理觀念,完善成本管理體系,加強日常管理,降低企業成本,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1.加強設備運行管理,降低設備故障率,控制維修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利用先進的監控檢測設備、無人機技術等,改善技術手段,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2.加強預算管理,控制各項費用的支出。積極落實補貼電費的結算,利用補貼電費資金提前償還貸款,利用低成本資金對成本較高的資金進行置換,以降低財務費用。
3.充分利用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增值稅即征即退、西部大開發等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做好優惠備案、退稅等工作,保證優惠政策的落實,降低企業稅費。
綜上所述,在成本管理方面,我國的光伏發電企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光伏技術持續進步,電價逐步降低,競爭日益激烈。重視成本管理,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在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叢永進.企業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J].現代經濟信息,2013 (01).
[2]郭時青.淺析太陽能發電站的成本控制[J].財經界,2014 (17).
[3]謝建湘.光伏發電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J].中國市場,201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