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凱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臨床療效及影響因素。方法:選取自2017年08月至2018年07月,收治入本院我科治療的84例慢性鼻-鼻竇炎患者,搜集患者住院期間治療、檢查等有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采取手術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每個組各為42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手術方式治療,研究組患者采取鼻內窺鏡手術方式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等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兩組患者近期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0.5%,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6.2%;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其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兩組組間并發癥發生比例,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慢性鼻-鼻竇炎通過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臨床療效好,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鼻內窺鏡;臨床療效;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76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02
慢性鼻-鼻竇炎是較為常見疾病,患者往往臨床表現為鼻阻塞,流涕,頭痛,嗅覺減退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需盡早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治療。近年鼻內窺鏡手術技術的發展,成為鼻部手術治療的首選方式,能夠為患者帶來有效、更好的醫療服務[1]。但由于副鼻竇其解剖與眼眶相毗鄰,在鼻部手術治療中,產生眼科并發癥比例較高。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7年08月至2018年07月,收治入本院我科治療的84例慢性鼻-鼻竇炎患者,搜集患者住院期間治療、檢查等有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采取手術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每個組各為42例。對照組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在27~68歲,平均年齡(46.5±9.7)歲;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時間(7.5±1.6)年;研究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齡在25~69歲,平均年齡(46.2±9.5)歲;病程在2~11年,平均病程時間(7.8±1.9)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病程時間方面,對比無差異,兩組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手術前給予抗菌素,地塞米松及止血劑等治療,待炎癥控制后再行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開放手術方式治療,患者在全麻狀態下行上頜竇根治或在局部麻醉下鼻腔手術,包括鼻中隔矯正以及鼻息肉摘除。
觀察組患者采取鼻內窺鏡手術方式治療,患者在全麻狀態下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在內窺鏡輔助下對患者鼻息肉進行觀察,并根據鼻息肉位置,對鼻息肉進行逐步切除,將篩泡和鉤突充分顯示,開放前,后組篩竇,擴大上頜竇自然開口,經蝶篩隱窩或后組篩竇進入蝶竇,明確患者病變位置進行清除處理;鼻中隔解剖結構變異患者,對通氣造成影響,可同時行矯正術;鼻中甲病變狀況對其進行清除,盡量在避免損傷正常組織情況下去除不可逆病變部位。術后兩組患者給予抗感染及促黏液排出等基礎治療,定期換藥清洗,術后一周徹底清除鼻腔分泌物,囑患者定期隨訪檢查[2]。
1.3 療效判定/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無膿涕,鼻塞等癥狀,頭痛癥消失,鼻道干凈清潔,竇口完全愈合,鼻部嗅覺正常;有效:患者膿涕以及咳嗽等癥狀有所好轉,鼻部仍有輕度鼻塞,但竇口出現腫大,并分泌出膿液;無效:患者膿涕,鼻塞以及咳嗽等典型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的趨勢,竇口無法愈合并形成息肉,嗅覺無任何好轉[3]。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觀察記錄本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X?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近期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比較見下表;
2.2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其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比較見下表;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兩組患者近期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0.5%,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6.2%;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其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兩組組間并發癥發生比例,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眼科并發癥分析:眼眶和鼻竇在解剖上臨近,篩竇外側壁即眼眶內側壁較薄,在手術操作中,極易注意不能損傷篩骨紙板;術者有關耳鼻喉專科知識缺乏,術中忽略眼與鼻特殊關系,未能做好鼻部手術預防眼科并發癥的發生;對鼻部及眼部解剖結構掌握未透徹,技能不熟練等;術前未做好健康教育注意事項,術后保持傷口及眼部的衛生,防止感染[4]。需要對醫師進行系統性培訓,嚴格按照手術操作流程進行,能夠熟練掌握手術的治療方法。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案,術后不同并發癥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因此,慢性鼻-鼻竇炎通過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臨床療效好,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馬義,孟祥宇,李紅芳.鼻內窺鏡手術與傳統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 療效差異及影響因素 [J].中國醫師雜志.2016,12(24):136-138.
余慶燦.鼻內窺鏡手術與傳統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差異及影響因素 [J].調查分析.2017,06(16):340-342.
孫 靖,張正旭,蔡 航.鼻內窺鏡手術與傳統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 [J].健康前沿 臨床研究.2018,03(27):121-123.
蔡小麗.鼻內窺鏡術后眼科并發癥的原因及護理干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6):227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