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揚
摘要:對如何選擇償還貸款方案及使用,大部分企業都是處于不關心的態度,不管采取何種方式進行還貸結果都是一樣。更多的企業完全不了解其中的竅門,還貸方式與經濟效果存在一定的關系,甚至有的還貸款方式會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
關鍵詞:長期還貸方案的選擇與運用;不同方案償還本息對比
現實中,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通常會采取貸款方式實現生產經營,一般情況下都是長期大額度貸款。但是,企業完全不了解償還貸款方式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通過會隨意采取一種方式進行償還貸款。
為了更好詳細的說明企業還貸方式的選用,特別舉一個例子進行詳細說明。假如某名企為了盡快向社會提供新產品,特意從大型金融機構進行貸款,貸款金額為1000萬元,每年的利率為10%,貸款期限5年。接下來分別列舉四條償還貸款方案,詳細內容如下:
方案1:在貸款期限第五年末采取一次性還清本金加利息。
方案2:采取等額償還本金加利息的方式。首先要確認資金回收系數,然后每年等額償還。
方案3:分5年平均償還本金200萬元和當期的利息,在第五年末償還所有貸款。
方案4:支付方式按照每年等額利息支付,每年100萬元,然后在最后一期末還清所有金額。
根據表1相關內容可以看出不同方案償還本息,有不同的結果。本金加利息總額排序:方案1(1610.51萬元)>方案4(1500萬元)>方案2(1319萬元)>方案3(1300萬元)。所以償還方式不同,所需要償還貸款本息的金額也不同,如果選取方案一,那么相對于方案三來說,就多支付給銀行310.51萬元,而這310.51萬元對于企業來說,可以進行下一個產品研發和生產。所以方案三償還貸款方式對企業有利。
但是,方案三有特定的條件限制,就是假設企業在貸款的5年內,不會發生稅后收益率大于10%的投資情況,如果限制條件發生變化,就是企業在貸款的5年內,有稅后凈收益大于10%的投資機會,此時就可不急于還貸,可將原來各年準備用于還貸的資金用來投資,可以讓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面對這種情況,償還債務方式和經濟效益就會發生變化,方案1就變成了最佳方案。詳細內容如表2,(表2仍以上述企業為例,其稅后收益率假設為16%,1.8106、1.5609等為各年的終值系數)。
根據表2詳細內容可以看出,需要注意兩點問題:第一,企業把還貸資金用于二次投資,投資后的收益率肯定大于第一次貸款時的利率,投資后的收益率越大越好,最好的經濟效益方式,是把方案3前4年的所有用于還款后的金額進行投資獲取一定的經濟效果。這種情況下,方案1才是最佳方案。第二,企業在貸款時間內,如果不發生或找不到稅后收益率大于當初貸款利率的投資機會,選擇方案三最佳,在每年末安排資金還貸,從而使償還的本息最少。
綜上所述,企業在還貸方案的選擇和運用上有明顯的差異,如果企業沒有選擇還貸方式的權利,那么一定要選擇方案1或方案4進行還貸,這種情況下企業沒有二次投資機會,也不存在二次投資。通過表1可以看出,如果企業按照方案1或者是方案4進行還款,那么要比按方案3多付出310.51萬元或200萬元的利息。面對這樣的損失,企業最好選擇其他還貸方案,最大可能建設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