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蘭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手術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非全身麻醉的手術患者148例隨機分兩組,各74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心率、血壓水平以及術后疼痛、焦慮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前、術后血壓、心率水平比較無明顯的差異(p>0.05),但對照組患者術后血壓、心率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2h、12h VAS疼痛評分以及術后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穩定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率、血壓水平,同時還可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焦慮程度。
【關鍵詞】非全身麻醉;手術;心理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手術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大多數患者在圍手術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這不僅會影響術中機體的血流動力學穩定,還會加重術后疼痛感,阻礙患者的術后康復進程。而其中以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程度最為嚴重。因此,加強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對74例手術室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予以心理干預,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觀察。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非全身麻醉的手術患者148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兩組,各74例。其中,對照組有44例男,30例女;年齡18~59歲,平均(45.82±7.14)歲;手術類型:婦科手術21例,骨科手術18例,五官科手術11例,胃腸外科手術24例。觀察組有40例男,34例女,年齡18~59歲,平均(45.16±7.89)歲;手術類型:婦科手術19例,骨科手術21例,五官科手術12例,胃腸外科手術22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術前生命體征監測,術中體位、吸氧、靜脈通路護理,以及術后體位、病情觀察、飲食指導、并發癥預防等相關圍手術期常規護理措施。在此基礎上,加強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心理干預,具體包括:(1)術前:根據患者信息接受能力給予手術、麻醉相關知識的講解,并根據其心理特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手術、麻醉認知。(2)術中:手術過程由責任護士全程陪伴病患,給予患者情感、精神支持,并對術中出現的異常感覺進行講解。與此同時,在手術全過程護理人員均保持和藹的態度,且操作要輕柔。(3)術后:定期評估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加強病房巡視力度,并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及恢復情況對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講解、指導,盡量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升其臨床診治配合度。
1.3 觀察指標
①術前、術后10min測量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以及心率,并觀察其變化情況。(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焦慮情緒,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明顯[1]。同時,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術后2h、12h疼痛情況,評分范圍0~10分,分數越低表示痛感越小[2]。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及心率水平分析
觀察組患者術前、術后血壓、心率水平比較無明顯的差異(p>0.05),但對照組患者術后血壓、心率水平較術前以及觀察組的患者均明顯升高(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疼痛、焦慮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2h、12h VAS疼痛評分以及術后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治療作為一種強烈的應激源可導致患者產生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精神緊張等非特異性生理及心理反應,甚至是應激反應綜合征。而采用非全身麻醉方式的手術患者由于在術中具備清醒的意識,且術前對這一狀態具有清楚的認知,極易在術前或術中產生嚴重的緊張、焦慮心理,影響手術進程[3]。
心理護理干預是指通過改變患者情緒、認知、行為,對患者因各種因素引起的異常行為、消極情緒起到緩解作用,并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的護理措施[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血壓、心率水平無明顯的變化,但對照組患者術后的血壓、心率水平均較術前明顯升高,且該組患者術后的疼痛、焦慮評分也明顯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研究在實施心理干預過程中通過術前的相關事項講解以及個性化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對非全身麻醉手術的恐懼,使得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手術治療;術中通過責任護士的陪同及精神、情感支持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輕松的狀態;術后通過加強病房巡視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的講解指導使患者感到被關注的滿足感,進而緩解其因術后疼痛、對恢復情況不確定的焦慮心情。
綜上,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穩定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率、血壓水平,同時還可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焦慮程度。
參考文獻
趙夏,況桂英.心理護理對普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0):84-86.
嚴廣斌.視覺模擬評分法[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2):34.
劉素瓊,陳玉.護理干預對手術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負性情緒及舒適度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11(6):1021-1023.
馬貴娟.心理護理干預對手術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研究,2016,24(10):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