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艷
【摘 要】:目的:通過臨床觀察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冠狀動脈CT檢查中患者心率的影響。方法:本研究隨機選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5年9月之間收治的160例冠狀動脈CT檢查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年齡分布在24-67周歲之間,男性患者有91例,女性患者有69例;按照隨機數表法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80例患者;對于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則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施加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觀察和記錄,探究護理干預在冠狀動脈CT檢查中患者心率和血壓的影響。結果:在剛入院時,兩組患者的心率和血壓都沒有顯著的異常之處,而進入CT檢查室前,觀察組的心率平均值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對患者開展冠狀CT檢查時,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起到顯著降低患者心率的作用,且值得臨床醫學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冠狀動脈CT檢查,降低心率,推廣使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引言: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人們的工作壓力也不斷增加,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冠心病的發病率隨之不斷提升;在過去,冠心病主要發作于老年性群體中,但是近年來,冠心病在年輕群體中的發病率也不斷提升;由于人們對冠狀動脈CT檢查的認知不足,所以在接受檢查時往往會表現出恐懼和緊張的反應,為了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引導患者取得較好的檢查效果,近年來,心理護理干預在冠狀CT檢查中有著有效的應用,現將具體探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隨機選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5年9月之間收治的160例冠狀動脈CT檢查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年齡最小為24周歲,最大為67周歲,平均年齡為45.78周歲;男性患者有91例,女性患者有69例;按照隨機數表法的原則將這被選作研究對象的1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80例患者,保證組間分配時,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相差不大,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該細心向患者講解各種注意事項,讓患者盡快對周圍的事物熟悉起來,減少其陌生感;且在對患者進行各項評分時,應該邀請專業水平較高的護士進行各項指標的評分,保證評分的客觀性。觀察組則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施加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觀察和記錄,探究護理干預在冠狀動脈CT檢查中患者心率和血壓的影響。觀察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尊重患者的個性化,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該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結合每一個患者的個性化特點,制定出更佳的心理接受檢查方案,從患者心理角度出發,設法打消患者的心理顧慮。(2)做好充分的檢查前的準備工作:觀察組患者在接受CT掃描檢查時,應該在檢查前的5小時就禁食,避免食物消化過程對患者心率測量產生干擾,同時,還應該要求并且監督患者在接受冠狀CT檢查前的12小時停止飲用茶類、咖啡等飲品,這也是避免心率上升的有效保障。(3)檢查前進行診視干預,為了進一步讓患者對檢查環境產生一定的熟悉感,在檢查前,護理人員應該主動陪伴患者到CT室內進行預約檢查,通過檢查前的接觸,讓患者能夠對CT室內的環境和主要儀器產生更加清晰的認識,并且讓患者以及家屬都能夠明確檢查前需要準備的工作,以及檢查方法和檢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4)模擬檢查過程干預:對患者需要檢查的項目進行檢查前的全模擬,并且檢查過程中設置專門的責任護理人員,通過反復練習呼氣、憋氣過程,從而使得每次屏氣的呼吸幅度盡量趨于一致性。同時,還應該指導患者開展每一個步驟的注意事項,因為患者在檢查中可能會面臨胸部發熱、胸悶等現象,這都屬于正常現象,通過提前的模擬訓練,來消除其恐懼和焦慮心理,讓患者以平和的心態來接受檢查。
1.3 觀察方法和評定標準
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冠狀CT檢查的患者進行檢查時的心率檢查,合理應用脈氧儀,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在測量患者心理狀態時,要善于傾聽患者的傾訴,當患者的心率較于平時的10次/分鐘時表示心率增快。
2 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時其心率并沒有顯著差異,組間比較并沒有顯著差異(P<0.05);而患者進入CT室前,等待檢查的過程中,對照組的心率值明顯增加,觀察組患者的心率盡管也有增加,但是較對照組增加較少,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 討論
冠狀動脈CT檢查是檢查患者心臟血管灌注情況的有效手段;由于患者在檢查前后難免會產生緊張的情緒,所以在進行冠狀動脈CT檢查時,患者的心率會不由自主的上升,同時還伴有患者心動周期縮短的現狀,同時,冠狀動脈在運動的過程中,與靜止時相比也會縮短,而且冠脈搏動時的偽影會增大,當心率大于70次沒分鐘時,偽影還有可能影響掃描過程中的圖像質量,所以,為了從根本上保證CT掃描檢查的成功,就應該注意將患者在檢查前后的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鐘之下;其次,許多患者都是第一次接受CT掃描檢查,所以往往存在對檢查過程不了解的現狀,會導致一定的恐懼緊張性,從而刺激機體產生緊張感,患者處于應激狀態還有可能導致心率的加快,對于冠脈CT檢查十分不利。由此,在檢查中降低患者的心率就變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選擇曾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做好心理疏導與模擬檢查等工作,結果發現心理干預對于降低患者恐懼心理、保持心率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醫學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心理護理干預對冠脈CT檢查患者臨床影響觀察[J]. 肖金利.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71)
電子計算機斷層攝影(CT)增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J]. 李玉云. 吉林醫學.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