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 要】:目的對綜合性康復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運動功能相關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實施綜合性康復護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干預前后的運動功能及生存質量改善情況。結果干預前觀察組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性康復護理能夠將腦癱患者的運動功能有效改善,將其生存能夠提升,有著很好的護理效果,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綜合性康復護理干預;腦癱患兒;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為小兒腦癱,現階段,腦癱還沒有相應的根治方式,采用早期發現并且實施干預是對其治療的主要原則。對于腦癱兒的實際治療中不但需要將患兒軀體的形態功能進行恢復,還需要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進行補償,促進身體以及智力等方面正常發展。因此,在實際的護理當中,就需要采用飲食以及心理護理和康復運動訓練等護理方式,促進患兒的身體以及智力等合理發展,從而將患兒的生存質量提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患兒基本上都能夠和醫患人員進行良好的配合和交流。并且對不愿意參與到該實驗和含有氣壓相關功能性障礙的患兒。對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一組人員為50例。觀察組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0±1.2)歲;在這當中,痙攣腦癱26例、肌張力低下腦癱15例、手足徐動型腦癱6例、其他類型腦癱3例。對于對照組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3.9±1.5)歲;其中痙攣型腦癱25例、肌張力低下腦癱17例、手足徐動型腦癱6例、其他類型腦癱2例。對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一定的比較性。
1.2 護理方法
多招租患兒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觀察組患兒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其實際的操作主要有:第一,運動訓練,因為選擇的患兒在一定意義上都存在相應的運動 功能障礙,所以,在實際的護理中需要按照患兒的實際運動功能有針對的干預,對其實施翻身以及抬頭等運動訓練,同時在訓練中需要對患兒的異常動作及時的糾正。因為很多腦癱患兒都有肌張力增加的情況,所以,就需要強化患兒肌肉的訓練,在對患兒肌肉痙攣狀態進行解除,將拮抗肌的力量加強。第二,語言訓練,護理人員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可以讓家長觀察學習,同時使得家屬和患兒做好相應的交流,在訓練中,主要就是給患兒提供相應的刺激,以此來對患兒的注意力進行吸引,例如,一些玩具以及圖畫等對患兒實施反復訓練,同時加強和患兒的溝通,以此來對患兒的語言能力提升。第三,智力訓練,腦癱患兒通常都有一定的智力障礙,對于沒有發現的并且伴有智力障礙的患兒更要加強預防性護理措施,以此來將患兒的智力障礙發病率和嚴重程度降低,在本文的研究中,護理人員主要就是對患兒反復進行人和物的教育,在病房當中護理人員和家屬以及患兒之間實施簡單的游戲活動,使得患兒能夠很好的參與到游戲當中,同時可以將孩子帶到戶外對相應的事物進行基礎,采用生動的形象方式將患兒的興趣提升,以此來促進智力的提升。第四,心理干預,在和患兒以及家屬的交流當中,需要確保態度和藹,同時對于患兒家屬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及時的解答,實施針對的心理疏導,將患兒以及家屬對病房的環境所帶來的恐懼感降低,對心理問題有效改善。第五,飲食指導,相對于處于母乳期的患兒做好相應的母乳喂養,對患兒給予正常的飲食,采用一些高蛋白和容易消化的事物,相對于一些喂養比較困難的患兒需要實施相應的飲食訓練。第六,加強健康教育,主要就是對患兒家屬實施相應的腦癱知識的講解,使得家屬能夠對腦癱相關有效了解,提升對其康復知識的認知,提升患兒家屬治療以及護理的依從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在采用康復護理前后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分別為(43.2±5.1)、(65.8±4.7)分。對照組分別為(42.9±4.5)、(58.7±3.6)分。觀察組在采用康復訓練護理前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和對照組的相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干預后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分別和本組治療前的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有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分和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于腦癱其主要表現就是運動障礙異常,通常還有相應的語言障礙和智力問題等并發癥,對患兒的實際正常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并且還會將家庭以及社會的經濟負擔加重,所以,加強對腦癱加強合理的治療以及護理非常重要。現階段,腦癱護理中其康復目標就是將患兒的運動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和改善,所以,在對患兒進行康復護理當中,就需要針對運動以及智力和語言等方面的重視。
對于腦癱患兒能夠達到生活自理的基礎條件主要就是運動功能的訓練,比如,患兒的運動功能恢復的良好,就能夠使得其很好的在正常的生活中融入,并且,也能夠將患兒的自信心提升,所以,運動訓練在患兒功能恢復當中非常重要,通常,康復訓練主要就是智力訓練和語言訓練。語言訓練主要有語音訓練、語言理解能力和語句訓練。同時,在對腦癱兒訓練當中還需要加強特殊教育和語言訓練等作為綜合康復訓練,可以將患兒自身的內在潛力體現出來,從而為腦癱兒童獲得全面的康復條件。并且由于腦癱兒需要長期的訓練,這樣才能夠使得其肢體功能獲得最佳。采用對腦癱患兒實施準確的康復護理,才能夠將患兒的治愈率提升,最大的降低并發癥的產生,對住院病程降低,提升患兒的實際生活質量。
本文研究表明,在采用康復護理之后觀察組的粗大運動功能量表總分優于對照組評分;觀察組干預后生存質量評分評分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在一定意義上表明觀察組護理方式不但能夠對患兒的運動功能提升,還能夠對患兒的實際生活質量提升。綜上所述,在腦癱患兒實際的護理中,采用綜合康復護理方式能夠對患兒的運動功能合理的改善,對患兒的生活質量能夠提升,效果良好,在實際的臨床中可以有效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李海娟,吳躍偉.綜合性康復護理干預對腦癱患兒運動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OL].河南醫學研究,2017(21):1
金偉.綜合性康復干預對腦癱患兒肢體功能及基本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0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