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文輝
【摘 要】目的:探討根管填充程度不同對牙體牙髓病治療的影響。方法:選擇收治牙體牙髓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隨機分為超充組、欠充組、適充組,觀察三組疼痛發生率、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適充組疼痛率5%,顯著低于欠充組的60.0%、超充組的65.0%(P<0.05)。適充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顯著高于欠充組的45.0%、超充組的50.0%(P<0.05)。適充組治療滿意度100.0%,顯著高于欠充組的45.0%、超充組的45.0%(P<0.05)。結論:適當填充患牙效果顯著,并且能夠顯著降低疼痛情況,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牙體牙髓病;根管填充;填充程度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牙體牙髓病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發病率,常見的包括牙髓炎、齲齒、牙周炎等,臨床針對該疾病主要開展根管治療,其中最為常用的方法為根管填充,但因操作技術、應用材料不同,實際填充程度也有所不同。為對牙體牙髓病治療中不同根管填充程度的影響進行明確,本研究選擇收治牙體牙髓病患者60例,在根管填充治療中分別欠充、適充、超充,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收治牙體牙髓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患者均滿足牙周炎臨床診斷標準。納入標準:臨床檢查、影像學結果顯示根尖孔形成、根管通暢,滿足根管填充適應癥;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存在麻藥過敏史、精神病史、根管治療史;哺乳期、妊娠期婦女。其中包括女24例、男36例;年齡范圍23~57歲,平均(45.5±3.5)歲;患牙75顆,其中前牙50顆,后牙25顆。隨機分為欠充組、適充組、超充組,每組各20例(患牙25顆)。三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接受根管填充治療前為患者進行常規檢查,通過X光片了解根管及根尖周情況。根管預備階段進行開髓和拔髓,然后充分清理根管,根管預備長度應到牙骨質和牙本質交界處,之后逐號擴充到40號。消毒階段應用生理鹽水和3%過氧化氫溶液對根管進行交替沖洗,并用棉球吸干根管剩余清洗液,用氫氧化鈣連續消毒10天。根管填充階段,在牙膠尖部加上根管糊劑,填充致密,最后將髓腔和根管口用磷酸鋅水門汀封住。期間X線牙片觀察和確定根管填充程度。
1.3 觀察指標
評估根管填充程度時,應遵循以下標準:所有縫隙均布滿填充材料,并完全超出根尖為超充;所有縫隙均布滿填充材料,距離根尖超過1mm為欠充;所有縫隙均布滿填充材料,距離根尖小于1mm。應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評估患者治療滿意度,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79分,不滿意1~59分,總滿意度=1-不滿意率。
1.4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不存在叩痛癥狀或竇道,咀嚼功能正常,檢查顯示牙周之間間隙不明顯,硬骨板未受到損壞,根尖和填充材料距離未超過1毫米。有效:未出現特殊臨床癥狀和體征,咀嚼功能無異常,檢查顯示根尖和填充材料距離縮小幅度明顯。無效:患者存在叩痛癥狀或竇道,咀嚼功能降低,根尖和填充材料距離變化不明顯。總有效率=1-無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根管填充疼痛率對比
適充組疼痛率5%,顯著低于欠充組的60.0%、超充組的65.0%(P<0.05)。見表1。
2.2 三組臨床療效對比
適充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顯著高于欠充組的45.0%、超充組的50.0%(P<0.05)。見表2。
2.3 三組滿意度對比
適充組治療滿意度100.0%,顯著高于欠充組的45.0%、超充組的45.0%(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牙體牙髓病臨床發病率逐漸上升,臨床中常見的包括齲齒、牙周炎、牙髓炎等,這些疾病通常存在復雜癥狀,患者通常存在明顯疼痛,其飲食和正常生活因此受到較大影響,最終出現生活質量降低[1]。針對牙體牙髓病應盡早開展治療,以有效控制疾病發展,避免出現患牙周圍組織病變[2]。根管技術是治療牙體牙髓病的重要方法,一些學者認為后牙根管填充是根管治療中難度最大的部分,因為后牙形態、數目較為復雜,對應根管填充系統也較為復雜[3]。
根管填充為根管治療術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治療效果[4]。一些學者認為,對于根尖周破壞較為嚴重的患者,應采用填充劑超充以促進損傷部位愈合,但在根尖周病預防方面根管填充效果還不明確[5]。填充填充劑主要是在根管預備過度的情況下,因為預備過度會使根管細菌向根尖組織轉移,而超充根尖閉合性能不佳,所以根管內很容易進入根尖組織液,進而引發感染和疼痛[6]。另外臨床研究顯示,超充、欠充都會引發細菌滋生,進而引發腫脹、疼痛等并發癥,進而降低患牙治療效果。所以根管治療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有效控制填充程度[7~9]。
本研究中,適充組疼痛率5%,顯著低于欠充組的60.0%、超充組的65.0%(P<0.05)。適充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顯著高于欠充組的45.0%、超充組的50.0%(P<0.05)。適充組治療滿意度100.0%,顯著高于欠充組的45.0%、超充組的45.0%(P<0.05)。可見,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會產生不同療效,其中適當填充效果最好,并且能夠減少疼痛情況,患者認可程度更高,值得進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王秀琴,石夢成.根管填充程度不同對牙體牙髓患者治療療效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4,12(35):62-63.
王慶華.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對牙體牙髓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1(33):82-83.
劉魯慧.一次性根管治療牙體牙髓病患者后的臨床癥狀變化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8):2214-2216.
蔣柏榮.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對牙體牙髓病的治療效果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6(32):34-35.
唐麗芳.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療牙體牙髓病90例的隨機對照評價[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6):951.
安祥蓮.牙體牙髓病患者進行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療的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14):12-13.
胡家保.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對牙體牙髓病患者疼痛的影響對比[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23):3042-3043.
王朝陽.牙體牙髓患者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對治療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5(28):177-178.
王朝陽.牙體牙髓患者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對治療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14,12(3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