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芳 吳金姐 王丹
【摘 要】目的 對老干部迷信保健品進行干預 方法 干休所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提高老干部的自我保健管理意識 結果 老干部樹立正確的保健觀念,理性購買保健品
【關鍵詞】:干休所老干部;保健品;原因分析 ;干預
【中圖分類號】R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據統計,2009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65億,約占總人口的14.01%。2015年達到2.16億,占總人口的16.9%。人口老齡化與人口高齡化已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1]。時下,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龐大的高齡隊伍讓無利不往的商家嗅到高額利潤的氣息,品種繁多、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的保健品也應運而生,充斥著市場,泛濫成災,過分的夸大宣傳,過度的包裝,大打感情牌,使眾多老年人經不住誘惑,從而成為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他們一輩子省吃儉用,卻用一生血汗來換取高昂的“長生不老藥”。
干休所是一個集聚離退休老干部頤養天年的特殊場所,在保健品大軍無孔不入的攻擊下,很多老干部也被拉進保健品行列中。某干休所現有老干部52人,有近半數老干部常年購買保健品,有的甚至達到癡迷到不可自拔的地步,甚至把生活費都投之于其中,再為費用問題和干休所及自己的子女發生矛盾。有些保健品公司抓住了老人希望延長生命和貪小便宜的心理,將一些劣質保健品以高價的形式賣給這些老人,有的甚至還提出購買保健品可以享受“免費旅游”,一些老干部往往會被吸引去買這些保健品,從而導致本應富足的退休生活變成了捉襟見肘。更有個別老干部對于常見老年病排斥正常的藥物治療,代之以服用劣質保健品造成平穩的病情急性加重甚至生命危險。以上這些給我們日常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難題,也造成了老干部家庭關系的緊張。怎樣解決保健品給老干部生活及身心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樹立老干部正確的健康觀念,確保老干部有個平穩安逸的晚年,干休所領導進行了專題分析,并采取了相應的干預措施。
原因分析
1.1 個人成長史和現實相沖擊,造成老年人消費觀念的混亂 干休所的老干部們均生于物質匱乏的艱苦年代,從前吃苦受累大半輩子,后來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步提高,離職休養后,沒有了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豐足的離休金讓他們產生高水平生活和健康長壽的愿望,以彌補以前生活的匱乏。為了實現這個愿望,很多老干部開始選擇了吃保健品,他們認為現代科技空前發達的,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保健品是研發出來的“神藥、好藥”,是給他們送健康,保長命百歲的。WHO生命歷程司司長Beard的確說過,由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科學技術與醫學的進步,大部分人將可能有望活到百歲[2]。這里的科學技術和醫學并非包括市場上的保健品,而很多人把科技和醫學與保健品混為一談,造成對保健品的盲目追求和迷戀。
1.2 老人晚年的情感孤獨和保健品推銷人員的趁虛而入,無孔不入 由于快速的現代生活節奏,絕大部分老干部子女均忙于工作和生活,與老人的相處時間少之又少,對老人的關心照顧有所缺失,這就造成老人的生活空虛,情感無處寄托。特別是空巢老人,更是無法抵御保健品公司銷售人員的“噓寒問暖”。保健品公司大打感情牌,一幫年輕的銷售人員圍著老人“爺爺、奶奶”的叫,如同親孫子孫女一般,剛好填補了老人的生活空虛和情感需要,保健品送貨上門時,銷售人員為老人擦地、洗衣服,甚至洗頭、擦澡。有的老人明白保健品的貓膩,但卻依然愿意花錢買一大堆的保健品堆放在家里,并不吃,他們說這是花錢買高興,買尊重,買情感依托。保健品公司大搞心理戰術,利用一些老人喜歡占小便宜的心理,發放一些廉價的生活小物品如牙膏、牙刷、洗衣粉等,來吸引眾多老年人前往保健品公司接受“洗腦”,聽所謂的營養專家講保健品功效的課,購買保健品。環環相扣的營銷策略讓老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1.3 一些保健品公司的虛假或夸大宣傳,讓老人失去辨別能力
《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二條明確指出:保健品不是藥物,是食品,不能治病,不能替代藥物。保健品的生產門檻較低,產品標準也很低,一般只需要通過安全性評價和功能性評價、衛生學檢驗,而不需經過醫院臨床實驗等便可投入市場。一些保健品標榜所謂“高科技產品”,包治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癥等,實際上是天大的謊言。一些保健品會夸大某種成分的功效,其實這種成分的作用本身就不明確。還有一些保健品添加了藥物成分,卻打著“純天然”的噱頭唬人。更有一些保健品公司為了達到高額利潤的目的,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大肆宣傳,租用公共場所給老人上課“洗腦”,街頭巷尾發放宣傳資料,甚至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同時在利益驅使下,一些職業素養低下的醫學人士也被保健品公司請去講課宣傳,把保健品吹捧成包治百病、益壽延年的“神藥”。由于絕大部分老年人都長期受到老年慢性病的困擾,病急亂投醫,同時被一些所謂“神醫”蠱惑,淪為保健品的奴役,甚至抗拒正規的醫療和服藥,延誤了病情。
2 干預措施
2.1 找準病因,對癥下藥,干休所采取了一系列相關措施來干預保健品對老干部的影響 首先從根源上著手,讓老干部樹立正確的保健觀念。把如何引導老干部正確養生保健作為考量干休所衛生人員能力的一項指標。充分調動干休所全體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力求多元化服務。與老干部進行反復多次面對面交談,深入了解老干部的不適和憂患,及時排解他們身心和生活的困擾,注重細節觀察,體貼關心老干部。每周安排兩次茶話會,鼓勵每個老干部積極發言,使老干部能敞開心扉,排解孤獨和困擾。開設書畫學習班,開展銀發運動會,讓老干部生活充實起來,從內心對干休所工作人員產生信服感和依賴感。讓高水平的專家走上保健一線[3],衛生所定期邀請三甲醫院的中西醫高水平知名專家來所里進行健康保健知識講座,以醫學專家的權威來宣講如何正確養生,分析保健品的夸大其詞的功效宣傳的根本原因,引導老干部做到自我健康管理:自我觀察,自我治療,自我護理,自我預防,積極主動參加定期體檢[4]。讓老干部懂得怎樣才能真正的健康長壽,把保健品帶給他們的偏離的保健意識糾正過來,摒棄錯誤的保健觀念,提高老干部對健康管理的依從性,為干休所醫療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2.2 衛生所改進服務方式 日常巡診工作是老干部保健的防控前沿,由醫務人員向老干部提供醫療、護理、疾病的預防等服務,通過定期檢查,適當的飲食、運動、藥物等全方位干預,達到疾病早期防控,減低重大疾病發生,保證老干部身心健康的目的[5]。衛生所加強巡視制度,由原來的一周一次巡診,變為一周至少兩次以上巡診。重點對象專人專管,空巢老人建立日電話問詢制度,不留一絲死角。促進親情融合,將每個老干部的子女聯系方式登記入冊,規勸他們多陪老干部,滿足老干部的情感需要,子女的關心陪伴是老人最好的保健品。衛生所開設心理咨詢室,陪老干部聊天,靈活運用溝通技巧,使用撫慰、傾聽、意向轉移等心理護理方法,以真誠地態度勸慰老干部,醫務人員以熱情的態度,謙和的姿態,關懷的語言為老干部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了解老干部的身心狀態,宣泄他們的不良情緒,排解情感孤獨,老年人良好的情緒和心境能直接影響老年人的認知功能[6],讓他們明白保健品的“糖衣蜜彈“,斷絕老干部與保健品營銷人員的情感依賴紐帶。
2.3 加強營區防控 門崗24小時值班,對外來人員嚴格審查,杜絕保健品推銷人員入內。對老干部的家政人員實行實名制詳細登記,嚴防死守,避免保健品推銷人員冒充家政人員。并對家政人員進行宣教,杜絕他們借家政服務機會向老干部推銷保健品。
3 干預效果評價
通過干休所的積極采取措施,某干休所目前老干部整體精神面貌健康,除個別尚未斷絕對保健品的依賴,其他老干部都能理性對待養生保健,有幾位老干部已近百歲,身心狀態佳。干休所工作人員亦親亦友,醫務人員亦醫亦師,在積極的行動中和潛移默化中矯正了老干部的保健誤區,提高了所有老干部的保健意識,預防意識,強化了老干部對醫療工作的依從性,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俞卓偉,鄭潔皎。老年醫學與康復醫學交匯[J]. 老年醫學與保健,2011,17(2):67-68
Beard J.Key speaking on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n Ageing,10th Global Conference.Melboume,2010,3-6
謝雷星,歐陽亞迪。基于海南某部隊醫院干部保健標準化建設的討論[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7,1(19):77
宮克,俞卓偉,馬永興。老年人健康保健的自我管理[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0):4591-4594
饒利,王玨。從旅游業角度看海南“候鳥式“養老的發展[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4(1):100-104
周益萍,王傳馥等。上海地區百歲老人認知狀況調查[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7,2(1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