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 郭軍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于 2013 年 01月至 2017年06 月收治的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 64 例。對照組給予保守治療,研究組給予手術治療。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掌傾角、尺偏角、Gartland-Wertley腕關節評分。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掌傾角、尺偏角、Gartland-Wertley腕關節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 < 0.05)。結論:針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使用手術治療的效果更優。
【關鍵詞】:老年,橈骨遠端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引言: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骨折,約占平時骨折的十分之一,好發于老年人。[1]隨著社會的老齡化,橈骨遠端骨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同時醫學界對橈骨遠端骨折分型、治療方法、醫療器械研究的深入,使得治療方案日趨豐富。我院對比分析了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將我院于2013 年 01月至 2017年06 月收治的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 64 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 32 例。研究組:男 15 例,女 17 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5歲。對照組:男 16 例,女 16 例,年齡(61-73)歲,平均年齡67歲。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適用于AO分型中A型和B型的橈骨遠端骨折。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適用于手法復位失敗,合并骨質疏松的骨折和AO分型中的C型骨折。[1]對照組給予保守治療,骨折處經手法復位后,夾板固定 6-8 周。研究組給予手術治療,掌側入路 T 型鎖定解剖加壓鋼板固定,必要時輔以克氏針固定[2]。
1.3 觀察指標:掌傾角、尺偏角、Gartland-Wertley腕關節評分。
1.4 統計學數據處理:研究數據錄入SPSS 18.0分析系統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代表兩組患者治療后指標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Gartland-Wertley評分為(3.5±1.1)低于對照組(4.2±1.0)分。同時研究組患者的掌傾角、尺偏角均稍優于對照組(P < 0.05)。
3 討論
根據骨折原因可分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和巴爾通骨折。(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見,多為間接暴力致傷。跌倒時腕關節處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著地,暴力集中于橈骨遠端松質骨處而引起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及橈側移位。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輕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壓而短縮。粉碎骨折可累及關節面或合并尺骨莖突撕脫骨折及下尺橈關節脫位。(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較少見,骨折發生原因與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稱反Colles骨折。跌倒時手背著地,骨折遠端向掌側及尺側移位。(3)巴爾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橈骨遠端關節面縱斜型骨折,伴有腕關節脫位者。跌倒時手掌或手背著地,暴力向上傳遞,通過近排腕骨的撞擊引起橈骨關節面骨折,在橈骨下端掌側或背側形成一帶關節面軟骨的骨折塊,骨塊常向近側移位,并腕關節脫位或半脫位[3]。
治療的目的是使腕關節能獲得充分的無痛運動及穩定性,恢復正常工作和日常活動,而且將來不會有退行性變傾向。多數橈骨遠端骨折通過非手術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功能恢復。但對于累及關節面的移位骨折及不穩定骨折,普通的外固定難以維持良好的復位,常常在復位后兩周左右出現骨折再移位,從而導致橈骨遠端短縮、掌傾角及尺偏角減小、關節面不平、繼發疼痛等,會直接影響腕關節功能,故此保守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4]。手術治療的目的是要精確重建關節面、堅強內固定及術后早期功能鍛煉。關節外骨折要求恢復掌傾角、尺偏角及橈骨高度,以減少骨折繼發移位的可能。任何對位對線不良均可導致功能受限、載荷分布變化、中排腕骨不穩,以及橈腕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風險。滿意復位的標準為:橈骨短縮小于2~3mm,橈骨遠端關節面為掌傾而非背傾,尺偏角恢復接近或達到20°,無粉碎性骨折片合關節面不平整[5]。
無論手法復位或切開復位,術后均應早期進行手指屈伸活動。保守治療者外固定后每1~2周需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是否再發生移位。如果未再移位,則繼續石膏外固定;如果出現移位,則需要再次手法復位或進行手術復位。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后再復查X線片,逐漸開始腕關節活動。手術內固定穩妥者術后可不必再行外固定,早期進行腕關節的主動屈伸活動訓練[6]。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具有早期功能鍛煉的優勢,且后期患者恢復效果更好,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徐文停,倪誠,喻任,等.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1).
黃衛國,馬棟.掌側鎖定鈦板與外固定架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中期療效比較[J].中華骨科雜志,2015,(7).
孫歡,王迪,吳偉,等.橈骨遠端C型骨折石膏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的療效對比[J].實用骨科雜志,2017,(5).
周勁松,唐曉俞.復雜橈骨遠端骨折中西醫治療的臨床探討[J].2016,(8).
劉偉,朱蒙,唐彎彎,等.兩種不同的復位固定方式治療不穩定型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及安全性對比[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7,(10).
戚曉陽,陳志達,吳進,等.橈骨遠端骨折治療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7,(16).